【國際愛心人物】


居禮夫人


──謙虛奉獻的最偉大女科學家(3)


                                                                                                           侯忠貞 編譯



天妒英才


1906419,是國際科學界悲慘的一日。諾貝爾物理獎共同得主皮耶‧居禮車禍去世。


當天,皮耶參加理學院教授年會午餐後,要趕到出版社校稿。下午兩點半,他離開午餐會。外面傾盆大雨,路面泥濘,出版社大門深鎖,他急著要回家。他跟在一輛出租馬車後面,這時一輛載貨馬車突然從路邊衝出,快速進入皮耶行走的道斐納街。皮耶想橫越馬路走另一邊人行道。


忽然載貨馬車有一匹馬發瘋也似的衝向他。驚慌的皮耶企圖拉住牠,他在潮濕的路面滑倒了。六噸重的馬車從皮耶的身上輾過去,他當場因頭蓋骨破裂而死亡,年僅四十七歲。


瑪麗下午六點進門,被告知這個惡耗。她像一個稻草人僵立著,過一陣子才發出低沉的聲音:「皮耶死了?真的嗎?」她陷入深沉的悲痛,精神恍惚。


兩天後,瑪麗為親愛的丈夫舉行了最簡單的喪禮。翌日,瑪麗拒絕法國政府要頒給她和女兒的國家年金。她說:「我不需要年金。我還年輕,可以賺錢維持自己和孩子的生活。」


51,瑪麗被任命以講師的資格,擔任她丈夫在索本大學遺留的講座職位。她成為索本大學第一位女教授。


夫婦共同的理想,提醒她不能長此消沉下去。八年前瑪麗抽離礦渣遭遇困境一度想放棄時,皮耶說過,如果他們其中有一人先離開人世,活著的那一個人必須為另一人完成研究。這份使命感,讓瑪麗毅然清醒過來;她決定整個夏天留在實驗室工作,並準備十一月的授課。


傳承的一課


1906115,索本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要上第一堂課。整個巴黎都在注意這位「著名的未亡人」第一次公開出現。許多好奇人士不是來聽她講授「氣體中離子的學說」,而是來湊熱鬧,看看她如何悲傷,如何談她死去的丈夫。


下午一點半, 居禮 夫人步上講台,聽眾鴉雀無聲。「當人們回顧近十年來物理學上所完成的進步,將會為我們思想中有關電氣和物質的躍進而驚訝不已……。」


她從皮耶上學期最後一堂課停下來的句子重新開始。這代表承先啟後的意義,也代表對皮耶的緬懷。她一口氣講完課,人們被她沉穏堅定的態度感動了。


1908年,瑪麗升任索本大學正教授,開授當時全世界唯一的放射能課程。兩年後,她把講義編成一本權威著作「放射能概論」。


在一場大論戰和受到質疑詆毀後,瑪麗決定以實驗證明,讓反對她研究成果的人啞口無言。這次她不僅要提煉出純鐳,更要提煉出鐳的最原始狀態──金屬鐳。經過三年的努力,瑪麗於1910年成功將金屬鐳完全分離出來。科學界對她不再懷疑,她也向世人證明:她不是只靠丈夫的研究而成功的科學家。


由於這項成就,居禮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首位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


美國人熱情相挺


19047月,巴黎大學鐳研究所(居禮館)成立,瑪麗擔任主持人。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瑪麗全力投入鐳研究所,它以放射線治療癌症的長期研究為主。鐳研究所缺乏經費購買設備。19205月,美國女記者梅勒尼夫人前往會晤居禮夫人。對梅勒尼夫人來說,居禮夫人代表著女性崇高的夢想。瑪麗告訴梅勒尼夫人,她需要 一克 鐳,以繼續研究工作,但鐳太貴了,她買不起。


梅勒尼得知 一克 鐳市價十萬美元,答應回美國替 居禮 夫人募款。她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在美國各城市為「瑪麗‧居禮鐳基金」募捐。不到一年, 一克 鐳的錢就有著落了。


瑪麗深受感動,接受 梅勒尼 夫人的邀請,親自到美國接受這項大禮。1921年,母女三人抵達美國。美國人為這位「衣著簡樸的科學家」發出愛的讚嘆,各都市、各大學院校,都邀請她去訪問、演講。520日,瑪麗在白宮接受哈定總統致贈 一克 鐳。


瑪麗一直希望在華沙興建一座鐳研究所,作為癌科學研究和治療中心。波蘭舉國熱烈響應「為瑪麗‧居禮鐳研究所買一塊磚頭」的運動,瑪麗1925年回國主持研究所奠基。但仍缺乏資金購買癌治療用的鐳庫存品。


梅勒尼夫人再伸援手,募得 一克 鐳的錢。1929年,瑪麗第二次訪美,代表波蘭向美國致謝。


百花齊開


已五十五歲的居禮夫人,她要對一種新科學和治療法擔當責任。她只要一露面,想要的公共利益無往不利。她想使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卻每每與自己的健康過意不去。


19225月,國際聯盟理事會推舉居禮夫人為智能合作國際委員會委員。她推動國際文獻目錄之編篆,科學符號、術語、科學出版物大小之統一。她全力推展國際科學獎金制度,以發掘天賦被埋沒的弱勢階層人才。


法國於1920年成立了居禮財團。1923年,鐳發現二十五週年,法國國會通過贈予 居禮 夫人四萬法郎年俸,女兒有繼承權。1932年, 居禮 夫人最後一次回波蘭,參加她們姊妹推動的鐳研究所落成典禮。


居禮夫人晚年的生活為群眾的頌讚所簇擁,受到各國元首、王公貴族的禮遇。她把自己的威望用於光耀和充實科學,允許自己的傳奇當作她認為重要事項之宣傳道具。但她本身並沒改變,仍對群眾恐懼,對虛榮心還是無可救藥的不適應。


提攜後進


瑪麗每天早上要到鐳研究所召開評議會,指導研究生。她向工作夥伴提供意見,了解他們的研究情形,細心培植這些她經性向測驗挑選的實驗室學生。四十年科學生涯累積了無比驚人的知識,瑪麗已成一座鐳的活圖書館。


她全力取得大規模研究需要的大量放射性物質。比利時礦山協會免費提供數噸瀝青礦渣,她立即著手抽取各種渴望的元素。


她的晚年大部分時間用於擔當主任與教師的角色,以極大的犧牲精神為下一代鋪路。她無法也沒有時間做更創造性的研究,轉而扮演一位偉大的激勵者和研究指導人。


1934年,在瑪麗主持的實驗室做研究的女兒伊蓮和女婿卓利歐特(Frédéric Joliot),在研究原子交換現象後,發現了人工放射能。這項發現,使他們夫婦為居禮家族拿到了第三次諾貝爾獎。


光華璀璨 永照人間


1920年開始,居禮夫人的身體出現重大的異常。她兩眼白內障嚴重,耳鳴不斷。連續四次手術,才勉強恢復她的視力。


她無視於日益加深的疲憊和病痛,正在興建一座大量處理鐳的工廠,編寫她的鉅著「放射能」。她每天還是很早就到實驗室,晚飯後又回到那裡,直到凌晨二、三點。


1932年,瑪麗在實驗室跌倒,傷口久久無法癒合,被放射線灼傷的手指更加嚴重,耳鳴越來越頻繁。逞強自認健康無虞,她和布蘭妮雅到普羅旺斯共度復活節。開車長途旅行,透骨的寒冷令瑪麗全身發抖崩潰。


她很快就高燒不退,惡寒更加劇,醫生要她躺在床上多休息。她還是幾乎天天到鐳研究所工作。19345月的一天,瑪麗下午三點仍在做實驗。頭痛、身體忽冷忽熱,她跟同事說:「我在發燒,我先回家。」這天以後,她便沒再回到鐳研究所。


伊芙按醫生建議,帶母親到山間療養。在療養院再做檢查,肺部無恙,器官也沒問題。日內瓦請來的洛克醫生,診斷她患的是極危險的惡性貧血症。


73早晨,居禮夫人看到體溫計的溫度下降,還高興的認為是這裡清新空氣的療效,殊不知這是死亡的前兆。


她開始陷入昏迷,74黎明, 居禮 夫人在桑榭魯莫斯療養院因白血症去世。他們夫婦發現的鐳,最後成為結束她六十六載偉大人生的殺手。


居禮夫人帶著在俄屬波蘭所受殘缺不全的科學教育,到巴黎大學苦學成功。夫婦倆在寒傖簡陋的實驗室裡發現了鐳,完成近代物理學上最富創造性的革命。她放棄可輕易致富的專利權,把研究成果全部奉獻給人類。她虛懷若谷,謙沖淡泊,犧牲奉獻而一無所取,對榮譽盛名漠不關心。愛因斯坦曾說,居禮夫人是「舉世名人中唯一沒有被聲譽損毀的人」。


居禮夫人在她生命中的每個轉折點,都能堅毅不屈,克服挑戰。她的奮鬥人生,值為世世代代的榜樣。她為科學奉獻了寶貴的生命,正如她最後遺作的書名一樣,她是人類中的「放射能」,光華璀璨,永照人間。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09夏季號009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