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心懷念】吳尊賢先生辭世十周年紀念


 


編者按:


「吳尊賢基金會」創辦人吳尊賢先生(1916~1999)逝世迄今十周年,本刊特別轉載吳 豐山 先生當年為《吳尊賢回憶錄──一個慈善企業家的成功哲學》(1999‧遠流出版社)一書寫的「補述」,以表懷念。


這篇「補述」是對《吳尊賢回憶錄》中只一筆輕輕帶過或根本未著一墨的諸多 相關尊賢 先生的感人事跡,加以記述。


吳豐山先生曾任「吳尊賢基金會」秘書長十七年。現任監察委員。


《吳尊賢回憶錄》補述(1)


                                 ■吳豐山



曾經在尊賢先生旗下服務過的 陳宏正 先生,一向熱心公益,對台灣文化建設有許多堅持。 陳 先生與遠流出版公司的負責人 王榮文 先生是同道好友。 陳 先生知道尊賢先生在十二年前自己執筆寫了回憶錄《人生七十》,當然也知道二年前尊賢先生及親友合撰了《人生八十》。他認為 王榮文 先生假使能將《人生七十》和《人生八十》的精采篇章合輯為《吳尊賢回憶錄》,公開發行,那麼既可發揚尊賢先生的人格典型,又可有益世道人心,所以陳、 王二位 先生便於八十七年二月聯袂說服尊賢先生,同意出版這本《吳尊賢回憶錄》。


陳、 王二位 先生在企劃刊行這本回憶錄的時候,同時認為假使由筆者以「評尊賢先生及其志業」為題,寫一篇評傳性文章,應可對回憶錄有所增益,尊賢先生也認可這個建議。筆者追隨尊賢先生前後三十年,覺得負責撰寫這篇文章是很光榮的事,欣然同意執筆。不過後來又覺得評傳文章由我來寫不免僭越,而改為補述,這就是本文的由來。


二、


覺得負責撰寫這篇文章很光榮,是一回事,如何撰寫這篇文章,卻又是另一回事。在《人生七十》一書裡,尊賢先生已經鉅細靡遺地把他一生的經歷做了記述。在《人生八十》一書裡,尊賢先生的親友門生故舊,也已經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寫出了他們的看法和感受,我很難有所突破;所以在距離當初出版方案確定的兩個月後,我仍未下筆。


四月下旬某日,尊賢先生打電話到舍下找我,說他正在看二十七頻道,該頻道正在播放保生大帝吳真人傳,要我也打開看看,並且設法買到該播放帶或腳本,送給吳姓宗親,讓他們知道吳姓這位了不起的祖宗的來歷。這個電話給了我靈感,我應該從這裡切入,去寫這篇文章。


三、


人類有別於其他物種的特殊現象之一是,人類會問「我從哪裡來?我要往何處去?」尊賢先生的祖先從中國大陸福建泉州乘筏渡海來台,定居在西海岸台南縣學甲鄉頭港地方,在清朝統治期間和日本據台時期的大部分歲月中,耕漁維生,傳宗接代。一直到日據末期,吳家才棄農從商。


所謂「天道酬勤」,吳家兄弟叔侄賣命苦幹、省吃儉用,光復後他們已來往於上海、台北之間,是當時台南和台北最大的布疋批發商。民國四十四年,他們創立了第一家生產事業─台南紡織公司,溯自民國二十三年台南新和興布行設立,六十餘年間創造了龐大的台南幫企業集團。


經歷了清朝、民國、中共三個朝代的泉州故鄉父老,當然知道台灣的他鄉遊子變成了大企業家,兩年前以祖祠破舊待修,派人來台募款,尊賢先生認為協贊祖鄉修祠,義不容辭,慨允負責向在台裔孫募款,並交代我負責本案。去年冬天,修祠大功告成,尊賢先生本欲親自帶團,臨行前因體力較弱,改由其長子昭男君領隊,一行數十人浩浩蕩蕩返回祖鄉,焚香祭告先祖;從人類最內層心靈來看,這是一種心靈的完成、一種敬天畏祖的最真誠表現。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尊賢先生兄弟叔侄,即斥巨資在學甲新頭港家鄉,興建美奐美侖的「光覽祖紀念館」以崇祀先祖,每年春秋二次召集族人,焚香祭拜,並敦睦族誼。更早在四十五年前,台北市吳姓宗親會在南京東路三段興建吳氏宗祠的時候,尊賢先生即慨捐半數購地款。台北市吳姓宗親會理事長和全台吳姓宗親聯誼會理事長,是兩個純服務奉獻性的職位,尊賢先生於民國七十八年繼三 連 先生之後,主持這兩個單位,具見在他的身體裡,永遠暢流著祖先古樸謙卑的血液。


四、


由於天賦資質,也由於一心向上,尊賢先生和他的兄弟及事業伙伴,一生堅信「勤儉誠信」這個教條。「勤儉誠信」這四個字,大概每一個人都可以瑯瑯上口,可是一個字一個字拆開來看,要不打折扣地逐字做到,而且一生堅守,便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說「勤」,尊賢先生的勤,勤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在回憶錄裡記述早年他曾經在一天之間,騎腳踏車在民國三十年代初期南台灣凹凸不平的道路上奔馳百里,只為了要在一天之間把貨賣掉。他在回憶錄裡也曾記述民國三十年代後期,他如何時常一天工作二十個小時。諸如此類的勤奮故事在回憶錄中隨處可見,對強調休閒生活的新一代青年來說,這些故事也許不可思議。


不過,它絕非天方夜譚。僅兩年來,筆者就親身見證了尊賢先生勤奮無比的二件事;


兩年前,尊賢先生擔任名譽董事長的環泥建設公司,在台北汐止推出第一個建設案,市場反應極為冷淡。尊賢先生認為這是環泥建設公司成敗的關鍵,於是以八十高齡,捲起袖子,親自下場,鼓勵同仁,日以繼夜,絞盡腦汁,更新規劃,費時一月,把將近千戶住宅與商店之中擬先出售的部分全部賣掉。本來可能「一炮而黑」的事件,變成「一炮而紅」,這當中全憑尊賢先生一個「勤」字。


兩年前,吳尊賢基金會與某報合辦「勸世文句」徵稿,湧進了上萬件作品。在廣播電視報章雜誌上播刊「勸世文句」是吳尊賢基金會從民國七十年創立後即不停辦理的重要業務之一,尊賢先生對此項業務一直非常重視。上萬件作品必須評選,通過初步評選的必須在逐字斟酌。尊賢先生親自帶隊,上午審到中午吃個便當,下午審到晚上再吃個便當,如是者達七、八日之久。初審後交付打字,然後再從頭來過,稱為複審,又是七、八日工夫。我們參與的人,個個人仰馬翻,尊賢先生卻精神抖擻,「勤」以貫之,您相信嗎?


說「儉」,尊賢先生在中年的時候,已家財萬貫,卻至今始終不改其儉樸生活的堅持。尊賢先生在台灣的子女都住在企業總部附近的巷弄公寓,以方便聯繫和工作。他們在淡水有處不錯的別莊;不錯的是花木和視野,房子老舊樸實不華,沙發桌已經用了三十幾年。尊賢先生喜歡打高爾夫球,打球的時候,上衣是舊襯衫,褲子是舊西褲,裝球鞋用塑膠袋。我認為塑膠袋實在太簡陋,有一次我送給尊賢先生一個帆布袋,他說還是塑膠袋好用。他手上的手錶金光閃閃,一個兩仟元,而且已經用了幾十年。某年某日,我跟尊賢先生在萬通銀行開會,開到夜晚大家吃便當,我便當吃剩很多,尊賢先生轉過頭來正色地告訴我:「把它包起來,帶回家再吃!」


當您在報紙上看到尊賢先生捐給這裡一千萬元、捐給那裡兩千萬元的時候,您知道尊賢先生本身和他的子孫們卻只過這種樸素的生活嗎?最近尊賢先生決定傾其積蓄捐建一棟十層大廈給台灣大學;假如您認為尊賢先生對自己也像對別人那麼慷慨大方,那就大錯特錯了。


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信念形塑出尊賢先生的這種不凡的財物觀?尊賢先生在回憶錄中曾提到,為了生活,一個人要用的錢實在極其有限。我卻認為在他的人生信念裡,有一種「救人救世」的強烈因子。吳尊賢基金會創立以來,筆者擔任了十七年的祕書長職務,在每個月一次的董事會裡,或者在辦公室與尊賢先生討論申請個案時,筆者最常看到的是尊賢先生為人間悲劇仰天嘆息,為社會紊亂深鎖眉頭。他在《我的祈禱》文中寫道:「世界上會有這麼多不祥和的事情,是因為人類的『善性』較弱、『惡性』較強所致,所以應由世人共同誠懇祈求神、仙、佛、道來一次大合作,幫助科學家發明一種『去惡歸善丸』,使世人一吃下這種藥丸,就會『去惡歸善』、『改邪歸正』。如這種希望無法達成,則另一個方法就是,『人』絕大多數都希望將來能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神、佛本來也是希望能早日渡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所以是否可以大家一起來懇求神、仙、佛、道幫助科學家,發明威力很強的『西方極樂彈』,將大家剎那間一起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筆者並不喜歡這種論調,不過我深深能夠瞭解他每一次說這些話的時候,內心所充滿的悲憫情懷。


一個人「勤」「儉」如此,悲憫如此,其誠其信,也就無庸贅述了。


         (待續).....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09秋季號010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