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際愛心人物】


居禮夫人


──謙虛奉獻的最偉大女科學家(1)


■侯忠貞 編譯


居禮夫人(Marie Curie)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母女兩對夫婦先後獲得諾貝爾獎,一門四傑三度得此殊榮,是空前也可能是絕後的成就。


最令人景仰的是她的博大謙沖,從容犧牲奉獻而一無所取,一顆無論處於順利或逆境都不改變的聖潔的靈魂。


她懷著追求進步的心境,負笈巴黎,在貧困交迫下求學;在寒傖簡陋的實驗室裡,從事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鐳,造福人類。


她不屈服於喪夫之悲傷和身體之病痛,勇往直前,其堅忍卓絕,永不放棄的奮鬥精神,至今仍是值得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長大要當科學家


居禮夫人原名瑪麗亞‧史克羅德夫斯基(Marja Sklodowska)1867年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大家都叫她瑪妮雅(Manya)。她是全家的老么,上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姊姊。


瑪妮雅從小就充滿好奇心,最喜歡到父親的書房,父親總是耐心向她解釋燒瓶、天平等儀器,並告訴她做實驗是科學家應具有的訓練。


父親風趣的解說科學知識,讓瑪妮雅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她在稚小的心靈裡對自己說:「我長大以後也要當科學家。」


瑪妮雅的父母都從事教育工作。父親遠赴俄國接受高深的科學教育,學成後回 華沙 教授數學和物理。母親是鄉下地主的女兒,在華沙一所私立學校接受完善的教育,後來在這所學校教書,最後當了校長。父親精通法文、德文、俄文和拉丁文,他把古典文學名著譯成波蘭文,唸給孩子們聽。當時波蘭被俄國統治,波蘭人不能說母語,學祖國文字都要偷偷摸摸。


童年軼事


瑪妮雅四歲時就學了很多字。有一天,二姊布蘭妮雅在父母面前把一課很簡單的課文念得結結巴巴,瑪妮雅拿走姊姊打開的課本,大聲朗讀了起來。練了很久還讀不順口的布蘭妮雅,羞愧得哭了起來。瑪雅愣住了,淚流滿面地說:「請原諒我!我不是故意的,那不是我的錯,因為它實在太容易了……。」


她的父母擔心這個小女兒過分早熟,只希望她好好享受童年生活。學齡已到,瑪雅進入一所女校就讀。她比同學小兩歲,計算、歷史、文學樣樣首屈一指。校長 和 老師都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常偷偷教學生波蘭文和波蘭歷史。


有一天上課時,瑪妮雅的老師正在講述波蘭文。突然二長二短的督學突檢暗號鈴聲響起,老師趕快拿出預藏的針線和布料,裝作是在上刺繡課。


督學走進教室,請老師喊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瑪妮雅是班上俄文說得最流利的學生,老師當然指定她。她一一回答一些俄國歷史問題後,督學最後問:「誰統治我們?」


「亞歷山大二世陛下──全俄羅斯屬的沙皇。」督學這才滿意地揚長而去。瑪妮雅感到無比的羞辱,馬上嚎啕大哭,小小年紀已知道被異族統治的悲哀了。


瑪妮雅出生後不久,舉家從母親擔任校長的學校宿舍,搬到父親擔任副校長的俄羅斯男子學校宿舍。母親得了肺病,辭職到法國療養,父親一肩扛下全家的生活重擔。


父親總是私下向學生傳授波蘭歷史和文化,有一天被學校當局發現,校長勒令削減他的薪俸,撤銷他的宿舍和副校長職位。一向和樂的小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


為了貼補家用,瑪妮雅的父親只好收留一些寄宿生,提供食宿和個別教導。哪裡知道,寄宿生使家裡變成一個吵雜的軍營;更慘的是,大女兒卓希雅和布蘭妮雅被寄宿生傳染到斑疹傷寒,卓希雅病死了。


她的母親不久之後也病情危篤。187859,母親費盡力氣才低聲一口氣說出「我愛你們……」的最後一句話後,就結束她短暫的四十二年人生。


少年老成 秉性專注


瑪妮雅藉著讀書來紓解喪親之痛。她可以幾個小時埋首書堆不理人,女兒伊芙在其大作「 居禮 夫人傳」描述:「這個孩子的唯一怪癖就是精神專注的秉性」。姊姊和寄宿生對沉溺於讀書的瑪妮雅,連續騷擾達十二次,始終無法使她抬起眼睛。


瑪妮雅中學就讀一所俄式公立學校,她仍是這所學校最傑出的學生,以第一名畢業,繼哥哥約瑟夫、姊姊布蘭妮雅後之後拿到他們家的第三面金質獎章。


才十六歲的瑪妮雅,看起來老成又沒有朝氣,父親決定把她送到鄉下生活一年。


到鄉村度假,丟開了書本,她生平第一次嘗到了閒散的滋味。她在親戚家中輪流暫住,四處神遊,觀察四季的變化,採集蔬果;或穿著亮麗衣裳,盡興唱歌跳舞。她在寫給好友的信裡說:「我不再相信幾何、代數的存在,我幾乎把它全忘了。我享受到天天過節的滋味,一生中從沒這麼快樂過……。」


這次度假,使瑪妮雅對田園深感熱愛,日後她常到鄉野享受自然的樂趣。


復興波蘭 姊妹相挺


父親的薪水入不敷出,他所有的積蓄又投資姻兄的生意,三萬盧布全部泡湯。家裡只能供給哥哥約瑟夫念醫學院,而瑪妮雅姊妹也想上大學。


她還有「復興波蘭」的偉大夢想。她生長的時代,適逢文化藝術與哲學思想百家爭鳴。波蘭知識分子受當時實證主義的影響,放棄以武力反抗俄國統治,而主張用傳播知識,來點燃波蘭人民復興祖國的火苗。在被禁錮的波蘭,傳授這些新思潮只能以地下活動進行。「流動大學」乃應運而生。


瑪妮雅不久就和姊姊布蘭妮雅到「流動大學」聽講。每次在私宅的聚會,約有八至十位學生聽講上課,老師和學生總是提心吊膽。瑪妮雅後來也在一位波蘭人的工廠老闆提供的場所,為波蘭婦女授課,收集波蘭文書籍,讓她們閱讀。


大姊和母親相繼過世後,布蘭妮雅姊代母職,料理家務,照顧瑪妮雅。瑪妮雅知道,姊姊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到巴黎學醫,然後回到波蘭鄉下開業。


姊妹倆決心要完成高等教育,她們只好當家庭教師,不辭奔勞,存錢上大學。帝俄統治下的波蘭,女孩子不能讀大學,她們嚮往自由開放的法國。但不知何時才能存夠學費去巴黎。


有一天,瑪妮雅告訴布蘭妮雅,她已想出一個法子了。「……我們只靠一次家教半個盧布,永遠無法上大學。」她接著說:「假如我們合作,你在幾個月後的秋天,就可搭上巴黎的火車。剛開始,你可以用你自己的錢,以後就由我來想法子匯錢給你……等你當了醫生,就輪到我出去。」


瑪妮雅安慰姊姊說:「我還年輕,我可以等。我打算找一個提供食宿的家教工作,一年可賺四百盧布。」


家教生涯──初墜情網


瑪妮雅在一位律師家中擔任家教。她發現這個有錢人家刻薄吝嗇,談吐低俗。教養高尚的她覺得格格不入,不久就辭掉了。


1886年,瑪妮雅在普羅庫縣鄉下當家教。主人左洛茨基一家對她很客氣。


擔任家教的同時,瑪妮雅不忘自修。經過這些年的學習,她真正的愛好轉向數學和物理。


瑪妮雅總是不吝幫助處境困難的孩子。有一天,她在路上碰到一群農夫的小孩,個個蓬頭垢面。她深植心中的「啟蒙民眾」理念再度燃起,於是就在農舍裡免費授課,天真無邪的小孩學得津津有味。


左洛茨基的長子卡希米亞在華沙讀大學。他放暑假回來,發現家裡有一位女教師,聰穎高雅,博學又有愛心。兩人一見傾心。


卡希米亞向父親表明他對瑪妮雅的愛意,父親當場大發雷霆,母親幾乎昏倒。父母以「不准娶女家教」,反對兒子繼續和瑪妮雅交往。卡希米亞不敢據理力爭;瑪妮雅因受蔑視而感到痛心。


她好想一走了之,可是他放棄不了這個一年五百盧布的好工作。就當什麼都沒發生,安份做個好教師。


這時,父親退休領到一筆養老金,且在一所感化院當院長,有更多餘力幫助約瑟夫和布蘭妮雅。瑪妮雅的積蓄逐漸增加,18895月,她離開左洛茨基家,到波羅的海濱當家庭教師。


巴黎在招手


18903月,布蘭妮雅寫信告訴瑪妮雅,她決定在放假時結婚,婚後還要在巴黎住一年,「如果你今年能積存幾百盧布的學費,明年就可以住在我們家」。


瑪妮雅的夢想早已被消蝕殆盡,不想去巴黎了。結束家教生涯,她回到父親身旁,且第一次走進實驗室。她的表哥主持一個勉強可稱為「農工博物館」的研究所,裡面有實驗室。她在這兒發展出她對實驗研究的興趣,深夜從實驗室回到家,總有一種不尋常的亢奮使她久久無法入睡。她的巧手拿起實驗管,宛如回到她童年時代的專注。她心中的知識之火重新燃起,巴黎之夢重回她的思緒中。


瑪妮雅和卡希米亞情絲未斷,她知道他對他們的感情還是猶疑害怕,決定徹底斬斷情絲。巴黎之路的最後一道障礙排除了。


負笈巴黎


189111月,二十四歲的瑪妮雅揮別父親,她保證學成後一定回祖國教育下一代。她萬萬沒想到,當她走進車廂,她已在黑暗與光明,卑微與壯麗的生活之間有所抉擇了。


到了夢想多年的巴黎,瑪妮雅第一次呼吸到自由國度的空氣,每樣事物對她都充滿神奇,渾身有著神妙的解放感。


1891113,索本大學開學。入學後,瑪妮雅改名為瑪麗。巴黎引領世界時裝和時尚,瑪麗的同學衣著華美時髦,年輕男女打扮入時。這些世俗的浮華,對樸實的瑪麗有如天上浮雲。她專心課業,所有的學習,尤其是科學,使她覺得就像全世界「在我眼前張開大門迎接我一樣」。


瑪麗擁有自由學習的許可證了!她可以使用儀器作實驗,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令她享用不盡。索本大學有許多享譽國際的教授,瑪麗想聽白色公佈欄上全部二十三位教授的課,她有一股無法滿足的渴望!


瑪麗一開始就遭遇了難題。她發現靠自修學來的數學和物理知識仍有諸多不足,法文也不夠流利,她非迎頭趕上不可。


住在姊姊家固然節省又舒適,但每天得花兩個小時通勤。姊姊和姊夫杜魯斯基好客,僑居巴黎的波蘭夫婦都知道「隨時可到杜魯斯基家」;姊夫有時邀瑪麗一起去聽音樂會。為了專心讀書,她搬到拉丁區,靠近學校、實驗室和圖書館。


        (待續).....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09夏季號009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