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封面人物】
倡導「安寧照護」‧讓末期病人找回生命尊嚴
──專訪鍾昌宏醫師(一)
(第一屆「保生大帝仁心仁術醫療學術貢獻獎」得主)
■洪樹旺
引進「安寧照護」(HOSPICE)理念,宣揚愛惜生命積極觀,鍾昌宏醫師終身奉獻癌症患者
國內首創由宗教界──台南縣「學甲慈濟宮」舉辦的「保生大帝仁心仁術醫療學術貢獻獎」,由羅東聖母醫院腫瘤科暨安寧緩和照護病房主任鍾昌宏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兩位醫師獲得,於4月24日在該宮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兩人在醫療方面的成就與貢獻,兩人並各獲贈22兩重、手工打造,時值約130萬元的純金保生大帝神像一座。
主辦這項醫療奉獻獎的學甲慈濟宮,邀請長庚醫院最高顧問吳德朗、司法院大法官蔡清遊等人組成評選委員會,在58位參加甄選中先選出6位入圍者,其中林杰樑及鍾昌宏兩位醫師除了門診義診救治病患之外,更付出畢生心血致力找出新方法,創造人類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脫穎而出獲獎。 由於獎座採純金打造,從選拔之初就被外界譽為是台灣的「小金人」、「醫界金像獎」。
獲獎者的鍾昌宏醫師是國內「安寧照護」創始人、「台灣安寧照護學會」創會理事長,不但是位醫師,更身兼神職,是國內少數的醫師牧師。由於鍾昌宏長期幫助癌症病人,宣導安寧照護理念,開創安寧病房,並宣揚愛惜生命的積極觀念,讓許多癌症患者重燃希望,找回了生命的尊嚴。
鍾昌宏醫師是台灣近代第一個接受完整腫瘤訓練的專業醫師,他透過歷任榮總、馬偕、門諾與聖母醫院醫師的機會,以及於各醫科大學教授安寧療護、腫瘤學及生死學,培訓出無數腫瘤專科與安寧照護的優秀專業醫護人員,對深化安寧照護品質與建構台灣安寧照護綿密網路具有革命性的貢獻。
鍾昌宏醫師個人興趣廣泛、熱情洋溢,熱心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包括成立「馬偕病友會」、擔任「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等。其本身具有多種音樂與運動才藝,且博學多聞、風趣幽默。他將這些專長揉合在他的積極樂觀的心情中,感染了無數醫護人員與病人。
在頒獎之後兩天,榮獲該項醫療貢獻獎的鍾昌宏醫師,又把這座22兩重、價值130萬元的純金獎座轉贈給他所服務的「羅東聖母醫院」,由陳永興院長代表受贈。院方計畫義賣,所得捐作興建老人醫療大樓基金。捐贈時,鍾昌宏允諾為腫瘤病患繼續打拚。他說:「如果身體許可,我會努力下去,希望治癒更多病人,即使力有未逮,也要提供最好的生理及心靈照料,讓他們了無遺憾。」對於癌末病患,鍾昌宏設法減輕其生理疼痛,再安撫身心,讓他們嘗試與癌細胞和平共存,透過愛的力量,使病患安度餘生。
捐出獎座,鍾昌宏盼將聖母醫院創立者懸壺濟世的醫界美德昇華傳承。「得獎固然高興,助人更重要」,他希望能因此幫助更多的人。陳永興院長說,屬於傳統信仰的學甲慈濟宮,把獎項頒給基督徒鍾昌宏,鍾再捐給天主教會創辦的羅東聖母醫院,凸顯國內宗教界兼容並蓄的特色。
鍾昌宏醫師成就耀眼又富愛心,對社會貢獻至巨,值得報導表揚,本刊特別專訪鍾昌宏醫師,做為本期的「愛心封面人物」。
5月中旬一個炎熱的下午,本刊編輯來到羅東聖母醫院訪問鍾昌宏主任。鍾主任首先帶領我們參觀設有15床的安寧病房,大門口有間佛堂。鍾主任指出,聖母醫院雖是天主教醫院,但是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所以也設有佛堂,給佛教徒方便求神拜佛。病房佈置得像家庭一般,沒有一般醫院病房的急迫感覺,病房外寬敞的陽台植有花草,讓病人有休閒去處。
傳承奉獻精神 捐出小金人獎
鍾昌宏醫師接受本刊編輯專訪內容如下:
◎編輯問:請談談您榮獲「保生大帝仁心仁術醫療學術貢獻獎」的感想,以及得獎後為何又立即將獎座捐給聖母醫院?
◎鍾醫師答:我得到這個獎項特別受到注目的是,我是醫師,也是個基督教牧師,道教的慈濟宮頒獎給天主教醫院的基督教徒醫師,這是很特別的事。其實,在台灣有很多有名很好的醫師,也都很有貢獻,他們卻頒獎給我,我真的很感謝。他們那種不分宗教的情懷,令人感動。
至於我為什麼要把保生大帝的金像獎捐出來呢?第一個原因是,我的宗教信仰不允許我在家裡擁有神像。其次,我會得獎是因為聖母醫院陳永興院長的推薦。我3月1日才來這裡服務,剛來就推薦我參加甄選,我很訝異,認為並不適合,但陳院長卻很有信心,我就說,要是真的得獎,我就把它奉獻出來。所以說我奉獻出來,只是盡我的本份而已。
況且,我在這裡服務,這是個天主教醫院,聖母醫院的精神就是要奉獻,我這樣做,只是秉持並傳承其精神而已。當初創辦醫院的神父、修士、修女們,他們從義大利來台灣,四、五十年來,一生奉獻在此,要跟他們比,我差得遠了,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盡本份而已,也是上帝的恩典,帶領我這樣做。
此外,聖母醫院正在拆除舊房子來興建一棟老人醫療大樓,所需的經費太多了,我奉獻此獎出來,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作用。能為醫院籌措更多的經費來完成大樓的興建,其意義就大了。
小時體弱多病 立志當醫生
◎問:您當了40年醫生,畢生奉獻給病人,當初為何要當醫生,又為何成為腫瘤科的專科醫生?
◎答:我從小身體就不健康,生下來才3個月大,就得到嚴重的疝氣,把腸子給絞住了。那時是二次大戰末期,1945年的7月,父母親冒著空襲的危險,帶著我從鳳山坐火車到台南市去看醫生,因為那時台南以南沒有人會開這種刀。小時候身體多病,讓我從小就立志當醫生,以便照顧自己的身體。
家庭因素也有。我祖父是醫生,我父親從老師當到校長,雖不是醫生,但他鼓勵我:如果要幫助人,尤其要幫助痛苦的人,最好去當醫生。安寧照護創始人桑德絲,原本是護士,後來當社工員,而為了幫助更多人,她去讀醫學院,成為醫生時已40歲。
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我到榮總服務,那時腫瘤科是冷門科,乏人問津。我的老師是此科的兼任醫師,他徵詢我們這些新進的醫生,看是否有人願意加入。他說這一科很辛苦:首先,癌症的真正原因不明,未來10年可能還研究不出來,因此要控制病情是很困難的事,所以此科醫生常需閱讀很多臨床報告與論文。其次,一個人從頭到腳、從剛出生的嬰兒到百歲人瑞,都有可能發生癌症,而且越到末期越痛苦,越需要幫助。
我之所以選這一科,一來我從小就想當醫生,且有接受挑戰的個性,越困難越要去做;二來我是基督教徒,要幫助最痛苦的人;加上我也是個喜愛學習新知識與新事務的人,所以就選定腫瘤科接受完整的訓練。在台灣,我可能是第一個被訓練成腫瘤科的專科醫生。在當時,以我在校的成績,要選擇任何一個熱門科當醫師,都非難事。
引進「安寧照護」理念 被譽為「台灣安寧照護之父」
◎問:您是台灣安寧照護創始者,被譽為「台灣安寧照護之父」,從1983年引進安寧照護(Hospice)理念,經過實踐,再到今天被普遍接受,請您談談其間的過程與甘苦。
◎答:在台灣,50年前癌症一年死亡人數約二千多人,對國人生命的威脅排名第12位;到1963年則升到第8位;1982年進到第一位,癌症成為奪取國人生命的頭號殺手。40年來,癌症病人約有三分之一可以治好,但仍有一半的人走上臨終之路。病人在癌症末期至臨終時大都會感到極大的疼痛,很多人受不了,寧願拔管以求安樂死,有的雖送加護病房插管,以延長生命,但也延長不了一兩天。身為腫瘤科醫生,天天接觸到這種情況,我常在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讓癌症末期的病人,可以減少痛苦,活得有尊嚴。
1982年,我到美國進修,了解到「安寧照護」的理念已在英國創建並實踐,心中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接著又到英國去考察,看他們如何運作。次年我把它帶回台灣,但當時沒有人聽得進去。醫院行政人員認為安寧病房不會賺錢,醫生說急症病人都看不完了,那有時間照顧臨終的人?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你知道我們為什麼稱為「醫生」嗎?就是要把病人醫好讓他存活下來,而不是為了「醫死」;護理人員也表示不曉得要怎麼做。所以剛開始時,這件事的推動可說並沒成功。
當時引進安寧照護的理念,在翻譯名詞時,我花了一番工夫。英文「Hospice」要怎麼翻譯呢?我曾參考其他國家,也到日本訪問,發現他們並無此字的漢字翻譯,而是以片假名將英文直接音譯,如果以中文發音變成「好死必死」,這怎麼可以呢?英文的「Hospice」,原意是接待收容旅人之處,引申為照顧癌症末期病人的地方。Hospice的Hos含有醫院(Hospital)與客棧(Hostel)的意義,都是在照顧旅人或病人;而pice音與peace相同,peace即安靜之意,於是我就自己造詞,把它翻譯成「安寧照護」,後為醫界與社會大眾沿用至今,成為專有名詞。
1985年我再到美國進修,回來後,才開始有人聽了進去。那年馬偕醫院董事長及其夫人得了癌症,他們希望醫院好好研究,推動「安寧照護」的理念。兩年後馬偕成立了「安寧照護小組」,又三年後,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終於在1990年2月18日成立,就設在淡水的馬偕分院。到今年剛好20年。
第一個「安寧病房」1990年在馬偕分院創設
雖然我那時擔任馬偕分院的院長,但要成立「安寧病房」也不是說設就能設,仍有一段辛苦的過程,因為各科的床位多已分配使用。後來找到一個廢棄不用還會漏水的宿舍,整修後設為有18個床位的「安寧病房」。
繼馬偕之後,耕莘醫院設了台灣第二家「安寧病房」,但也隔了四、五年;接著是台大醫院等,至今全台的綜合醫院普遍都設有「安寧病房」。
在馬偕成立「安寧病房」那年,我結合各方成立「安寧照護基金會」,並赴各地去推動「安寧照護」理念,協助各醫院設立「安寧病房」;隨後創立「台灣安寧照護協會」,宣導「安寧照護」理念。而隨著腫瘤科醫生的增加,也籌設成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安寧照護」理念至此已在台灣被接受及實踐,這些團體機構都運作得很好。
隨著癌症病人的增多,不但醫院醫生及護理人員都願意做「安寧照護」的工作,衛生署也了解「安寧照護」對病人的重要性,遂於2000年提出「安寧緩和療護」條例,完成立法程序,健保開始給付。現在更進步了,連非癌症的八大類重症病人,所有的慢性衰竭症病人,也都納入健保給付的範圍了。
回首當初,一個理念開始推動時是非常不容易的,到被接受、實施,真的要花很多時間與心血。「安寧照護」理念引進台灣,7年後才有第一家「安寧病房」,12年後才有第二家,而到真正立法,也走了18個年頭。即使如此,台灣是世界上第18個設立「安寧病房」的國家,也算不錯了。
40年前,我接受訓練成為台灣第一個腫瘤科專科醫生,現在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的會員,即腫瘤科專科醫生將近有600個,全時間幫助及治療癌症病人。
癌症不是絕症 有三分之一的人治好了
◎問:世界衛生組織於上世紀末曾指出,未來世紀有三種病很難控制,即癌症、愛滋病及憂鬱症,尤以癌症最嚴重,現代人也談癌色變,認為是死亡的代名詞,身為腫瘤科醫生,您的看法如何?
答:癌症自1982年成為國人生命的頭號殺手後,排名一直居高不下。現在台灣每年約有14萬多人死亡,而因癌症死亡的人數是4萬多人,約佔三分之一左右,是第二名的一倍以上。可說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死於癌症,其對國人生命的威脅越來越大,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儘管如此,其實癌症是可以治好的,癌症不是絕症,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死亡,這是錯誤的觀念。它是所有慢性病中,治癒率最高的,慢性病中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那個是可以醫好的?能控制已經不錯了。但是根據統計,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可以治癒的,只是治好的人,不一定都願意像孫越先生一樣,公開說他得了癌症,而且治好了。願意這樣公開的人太少了,很多人怕讓人知道他得了癌症,即使治好了也不說出來。
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癌症治癒的機會很高。像子宮頸癌,第一期病人有93%治好,只有7%失敗,即使第四期的病人,也有14%的人能活過5年,所以癌症絕非絕症,國人不必自己嚇自己。
~【待續】~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0夏季號013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