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特展】愛心世界展覽館特展預告


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大愛


──台灣早期外籍醫療傳教士特展


編輯部


愛心世界展覽館特展預告


(2011年元月起展出‧敬請期待)


「吳尊賢基金會」與「台灣大學」所共同創設的「愛心世界展覽館」,即將邁入第十個年頭。為提供社會大眾另一層面的資訊,我們決定全面更新展出內容,特別委請台大 林萬億 教授設定展出主題。經 林 教授主導的教授團隊多次討論,定調為早期外籍醫療傳教士在台灣的愛心事蹟與卓越貢獻。 


       早期的台灣民生凋敝、醫療落後、癘病猖獗、文盲眾多。多位外籍人士不遠千里而來,憑藉著一股對宗教的狂熱與愛無國界的堅持,對台灣百姓付出愛心、無怨無悔。當時的民眾受益良多,感激不盡。他們感人的愛心事蹟持續至今,林教授從眾多充滿愛心的外籍人士中,挑選出馬雅各醫師、甘為霖牧師、巴克禮牧師、蘭大衛醫師及戴仁壽醫師等五位,作為更新展出的主題,極具歷史意義。


     「愛心世界展覽館」自今年十月起暫時封館全面更新,預定明年元月重新開放參觀,屆時將一新耳目,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觀眾眼前,敬請各界期待。


特展主題愛心人物簡介


一、 馬雅各 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馬雅各醫師,蘇格蘭人,1836318出生,畢業於愛丁堡大學,修習醫學相關課程外,其博士論文主題是血癌研究。學成後在伯明罕醫院(General Hospital of Birmingham)擔 任主治 醫師。1862年, 馬雅各 醫師毅然決然辭去伯明罕醫院醫生職位,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會委員會提出申請,欲成為派往台灣的海外醫療宣教師,當時只有27歲,正值人生黃金時代。


    1863年,馬醫師辭別未婚妻及親人,經過了140天船上的艱苦與不適,安全抵達上海,除了幫忙宣教工作,主要的時間跟精神都用在學習廈門和台灣通用的語言。由於當時受到太平天國因素影響,迫使廈門宣教區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於是馬醫師於18655月來到打狗港(旗津),展開台灣醫療宣教工作。


    馬醫師一行人來到台南府城落腳,在看西街(今台南市仁愛街43)租屋,開始醫療與傳道的工作。但當時夾雜著外國的軍事干預、經濟侵略與不平等條約等因素,因此宣教工作一開始就受到很大的阻難。


    馬雅各醫師在這樣的背景下,甚至還遭受府城人民的迫害與造謠中傷:傳言馬醫師殺人藏屍、取心挖眼去作藥,致使人民心生不滿,欲威脅攻擊馬醫師一行人。最後為平息眾怒,馬醫師只好結束在台南僅僅23天的行醫傳道工作,轉往有英國領事館保護的高雄旗後,租屋開設醫館,繼續醫療服務與傳道。1866年馬醫師於旗後創立一間可容納8名病患的醫館,乃是台灣第一間西醫院。幾年後,他在巡撫劉銘傳協助之下,終於得以平安重返台南二老口街重建醫館。


    雖然遭受許多不平等待遇,除了醫療貢獻之外,馬醫師仍陸續推動許多慈善工作。在他回到英國後,仍心繫未完成的工作──致力於翻譯羅馬字拼音的《台灣話新約聖經》。當時的台灣人民以文盲居多,懂漢字的人很少,培育信徒識字成為了首要工作。在父親的影響下,次子馬雅各二世於1901年來到台灣,加入海外醫療傳道工作。馬雅各父子創立、延續新樓醫院的營運。也因為有了馬醫師作為台灣醫療宣教的先驅,也造就後來陸陸續續的有許多外國醫療宣教士來到台灣,從事醫療與宣教的工作,馬醫師為台灣的貢獻實功不可沒。


二、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


甘為霖牧師,蘇格蘭格拉斯哥人,於1871年受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台灣的第二位宣教師。19世紀正當英國國勢強盛,又值西方教會興起的「宣教大世紀」熱潮,具探險家性格的甘為霖牧師即自願受派來到台灣。經過三個月海上航程,抵達打狗港(旗津),再轉往台南,將一生的歲月奉獻在台灣,時間長達46年,到了年邁體弱時,才不得不告老還鄉。


    甘牧師抵台不到一個月,即由本地信徒陪同前往台南鄰近山區巡視,他以台南為出發點,深入原住民部落、離島澎湖等早期人煙罕至地區,宣教的腳步遍及全台。


    甘牧師除了母語,還懂得廈門語、日文和荷蘭文等。他也親自研究台灣盲人通用的點字法,編寫盲人閱讀的聖經和書冊。經常在教會公報刊登關懷盲人的消息,鼓勵教會會友重視這群弱勢者。


  《廈門音新字典》是甘牧師所著,由 林錦生 先生及 陳大鑼 先生協助編纂完成,於19137月印行出版,又稱為《甘字典》,收集字數約15千字。注釋、用法都用白話字,還有附錄。讀者可用廈門音來識字,非常受用。


    早期南台灣的宣教從醫療方面入手,根據1873年報告,禮拜人數約3,500名左右,不過由於這些信徒多半來自下階層,既貧困又以文盲居多,故宣教之餘,首要工作就是積極教育本地信徒。其中1876年台南神學院的前身首先成立,1885年成立長榮中學,1887年長榮女中等陸續創校,而甘牧師於1891年首先創立了台灣第一間盲人學校──「訓瞽堂」。


    早期台灣因環境、衛生條件差等因素,引起砂眼或其他病變,其中又以台南地區人數最多,為了讓這些好手好腳、卻只能以乞討維生的人,從事簡單的勞力工作度過餘生,甘牧師興起幫助盲人的念頭。


    在甘牧師的奔走之下,將在台灣所見所聞,報導給家鄉的信眾及好友,包括最早完成盲人聖經的阿爾斯頓的女兒。同時,他開始收集盲人教育的材料。他先利用廈門音淨凸活字,乾印了《廟祝問答》、《馬太福音》……等4本盲人點字書。甘牧師欲透過點字書使這些盲人,尤其是年紀較輕者,學得謀生的能力。1887年,甘牧師利用回國之時,向教會募款約500英磅以便刊印盲人用浮凸版書;1889年更積極籌備創校;1891年便取名為「訓瞽堂」。往後甘牧師更晉見時任日本教育部長的前台灣總督樺山資紀,促使盲人學校得以延續。


三、巴克禮牧師( (Thomas Barclay)


巴克禮牧師,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人。他自幼聰慧,15歲就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就讀,專精數理研究,極為年輕時即於科學領域上獲得英國最高的成就,並被列入英國的名人錄之中。然而,他卻在16歲生日那天,決定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上帝。他於1875年來台,奉獻台灣共60年之久。1935年病逝於台南,安葬於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公墓。


抱著為主獻身和滿腔熱血到台灣的巴牧師,初到台灣即受到瘧疾的侵襲。這是當時台灣一種嚴重的熱帶流行病。巴牧師一到台灣就被這種熱帶疾病折磨,幸好得到旗後醫館的萬醫生醫治得以痊癒。


巴牧師是台灣教育現代化的先鋒,他創辦了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台南神學院,將基督教聖經由原典翻譯成台語羅馬字,並推行羅馬字拼音白話字運動。


    在推行白話字的工作上,巴牧師首先認為需要一個出版部門,來促進白話字的運動,而達到造就信徒、發展教會的目的。1880年英國母會捐贈一架羅馬字的印刷機,由安平運抵台南。1881巴牧師回國休假時,特別到格拉斯哥一家印刷公司學習撿字和排版方法,以便回到台灣後得以應用。該公司得悉後,對巴牧師之偉大精神,深表欽佩,特別為他選拔指導人員,幫助他學習這些印刷的技術。


1884年巴牧師回到台灣時,看見印刷機件仍未裝置,立即設法裝配,於同年5月開始印刷,是為台灣印刷業之濫觴。巴牧師將其書房命名為「聚珍堂」,俗稱「新樓書房」。同時又從英國引進現代製版印刷術,籌辦台灣教會公報社,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


    1895年,因甲午戰爭失利,滿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進抵台灣,企圖敉平台人之反抗來取得台灣全境。當日軍南下欲進入台南府城之時,全城人心惶恐,陷入無政府狀態。此時,府城士紳遂推請巴牧師率市民代表21人,冒險前往進駐在市郊太爺的日本軍營,會見日軍司令乃木將軍,交涉日軍和平入城,進而保護府城免受戰火,避免無辜百姓受害。


四、蘭大衛 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蘭大衛 醫師,出生於蘇格蘭,1895年於愛丁堡大學畢業,從小在教會家庭中長大,在醫學院修業時已經成為愛丁堡醫療宣道會的一員,修業完畢時即申請來到台灣,展開了40多年的醫療傳道工作。


    1865年馬雅各醫師開啟台灣醫療傳道工作之後,1888年英國長老教會再派盧嘉敏醫師(Gavin Russell)來開拓台灣中部醫療傳道事業,但不幸於1892年罹患傷寒腸胃等疾病而逝世,使得中部醫療傳道工作因而中斷。


    1895年,乍到台灣的蘭醫師眼前所見的是簡陋的醫療設備、疾病肆虐和貧困,加上語言的隔閡,使得一開始在傳道上受到重重阻礙與艱難,甚至在來台後的第二年就感染上瘧疾,且在往後的10多年日子中不斷的復發,但都不影響蘭大衛為台灣奉獻的決心。


    當時,台灣人民正逐漸接受西方醫學觀念,在病患口耳相傳之下,使得蘭醫師成為聞名全台的外科醫師。儘管醫事繁忙、疾病不斷的侵襲身體,蘭醫師還是堅持照料手術後的病患,並且為了應付日漸增加的病患,他開始培育本地醫生,以分擔手邊的工作,此種方式也大大的改變了當初民眾排斥西醫的觀念,並促成了台灣醫療現代化。


    蘭醫師仁心仁術,由彰化民間流傳「南門有媽祖,西門有蘭醫生」等在地諺語,彰顯出蘭醫師對於台灣中部地區的貢獻與影響。他留給彰化人的是「視病如親」的精神,騎著鐵馬穿梭於大街小巷行醫的身影,更是深植人心。最為人稱道的是令人動容的「切膚之愛」故事:有一天蘭醫師診治一名病童,因皮膚潰爛必須做植皮手術,在早期並沒有人工皮膚可供使用,蘭醫師的夫人竟然同意蘭醫師從自己的腿上取下皮膚,補在病童腿上。雖然後來因為排斥性,手術並沒有成功,但無私的奉獻卻讓人感佩再三。


五、 戴仁壽 醫師(George Gushue-Taylor)


戴仁壽醫師,加拿大東部大西洋上的紐芳蘭島(I. Newfoundland)羅巴斯灣(Bay Roberts)人,生長在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中。少年時代受到來自英國的著名 宣教 醫師格利菲(Sir Wilfred Thomason Grenfell)的感召,因而決心到英國學醫,以期來日為貧窮的人群服務。


醫師隻身前往英國,順利考取最負盛名的倫敦大學醫學院,因經濟拮据,學雜費與生活費用全靠獎學金與半工半讀支應,甚至還曾休學一年,賺取足夠的費用後才復學。 戴 醫師曾在倫敦著名的「 巴拿都 博士孤兒院」擔 任住院 醫師,專為孤兒服務。就在此時,他與來自英國諾維治(Norwich)的護士 米勒 小姐相識相戀,兩人於1910年公證結婚,卻沒有舉行婚禮、更沒有禮服,節省下來的經費,作為到台灣的旅費。


戴仁壽夫婦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申請為醫療宣教士(Medical Missionary),夫婦倆在1911年啟程來到台灣, 戴 博士獲聘為台南新樓醫院院長,夫人則擔任護理長,當時戴仁壽28歲。


在台灣繁重的工作期間, 戴 醫師為了學習語言,訓練本地的醫護人才,更耗時費力編纂了一部以台語發音、羅馬音標、英文註解並附上插圖的《內外科看護學》(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Nursing),於191710月刊行,這是台灣第一本台語醫學教科書。


醫師已經診治過若干痲瘋病患,但卻無法有效地治療,他並已注意到這些患者被家庭與社會遺棄的窘況。當時民間對於痲瘋病仍有許多迷信的看法,受過西方科學訓練的戴仁壽,無法接受生病是「受詛咒」的觀念;對他來說,痲瘋病只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而已,因此著手研究痲瘋相關的治療與照顧。此一經歷,為他日後專注於照顧這個弱勢族群埋下伏筆。


1923年戴仁壽夫婦應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之邀,重返台灣,準備接任台北馬偕醫院院長。他從倫敦先到印度加爾各答,拜訪英國痲瘋病專家密勒博士(Ernest Muir)主持的療養院,並獲贈24瓶的特效藥大楓子油以救治癩病患者。


1926年,前往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朝鮮以及日本等國的癩病療養所考察返台的戴醫師,獲得倫敦「痲瘋救治會」撥款補助,建立了「癩病特別皮膚科診所」,1927年起提供免費治療,成為台灣第一家專門醫治痲瘋病的診所。


為了破解大家對於痲瘋病的迷思, 戴 醫師致力創立了「樂山園」。嘗試藉由質量並重的飲食、良好的居住環境、新鮮的空氣、充分的陽光、運動和復健,以及併發症的治療,讓患者在健康而規律的生活下,增進營養和抵抗力、維持心理健康,就有希望復原,回歸正常生活。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戴 醫師的救癩事業因此而停擺。與所有外籍傳教士一樣,1941年他 和 夫人被日軍強迫驅離台灣。1944年,日軍接管「樂山園」,園內病患被轉送至樂生療養院,該園則充作野戰倉庫,儲存彈藥。戰後,台灣脫離日本統治,部分患者留在樂生療養院或回家,450位病患重返「樂山園」。 戴 醫師雖然人不在台灣,卻心繫該園,常以書信關切病人的情況。


因政局因素,「樂山園」面臨著經費短缺及被徵收的命運。此 時戴 醫師打算返回加拿大賣掉房子,用以資助其轉型,並且定居台灣。他在日本橫濱轉搭貨輪,為節省旅費自願擔任船醫,可惜船剛離港他卻因盲腸炎引發腹膜炎,兩天後,於1954年病逝於海上,享年71歲。 戴仁壽 醫師雖然來不及達成晚年定居台灣的心願,但他的生命卻滋養並且陪伴台灣痲瘋患者。他的遺體火化後,骨灰送回台灣,長眠於這片土地上。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0秋季號01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