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翁山蘇姬—打開窗戶改變緬甸的民主鬥士(2)


                                                                                                       ▓侯忠貞編譯



勝選無效 僧侶上街頭


  1990年 5月27日舉行選舉,投票率7成3,全國民主聯盟囊括8成席次,獲得壓倒性勝利。軍政府的國家統一黨只有6%。


  軍政府軟禁翁山蘇姬,反而創造出民眾對她的個人崇拜,把她塑造成烈士和反對派領袖的象徵,只要是她背書的候選人,選民都一窩蜂的支持當選。


  7月27日,國家情報頭子欽紐宣布這次選舉無效。人民的怒火再次高升,兩年前大屠殺周年的8月8日,曼德勒爆發大規模抗爭,由佛僧帶頭,上萬民眾加入他們的行列。士兵們一時情急開火,9名僧侶中彈身亡。


  軍政府企圖掩蓋暴力攻擊真相,引發新的抗議浪潮。全國各地的僧侶聚集聲援,他們早晨化緣後,經過軍官及其親屬時,將化緣的碗顛倒朝下,拒收他們的捐獻。無法捐獻給佛寺,會對佛教徒帶來報應,這是最糟的懲罰。


  蘇貌下令參與抗爭的僧侶將全部裁撤,對此令有異議的人將不再具有僧侶資格。10月,軍隊展開攻擊寺院,上千名僧侶遭監禁。隨後軍政府自己任命宗教領導,以集中控管僧侶。


軟禁延長 禪坐內觀感自由 


  當局無意釋放翁山蘇姬,反而再修法,將軟禁期限從1年延長至5年。


  翁山蘇姬平心靜氣的接受此事。她在一樓的接待室裡,掛著一幅翁山將軍的大肖像,夜裡睡不著時,她就下樓望著照片裡父親的眼睛對自己說︰「現在是你跟我一起對抗他們。」


  她加入禪坐行列,閱讀法師班迪達有關內觀禪修的書「就在今生」,並實地操課,以提升自己。


  她後來回憶佛教思想中的自制和內心平靜,是幫助她度過軟禁期間的關鍵。她說,1996年,她甚至停止擔憂她的家人,她對這樣的狀況無能為力,所以「我只好學會控制我的思想」。她發展自制、自律,透過內觀也可以感受自由。


  一段時間後,她很快就沒有任何資金了。最後協議由軍政府運送食物給她,她拿屋內的擺飾或家具作為交換。她母親所蒐集的家具全被清空。


  她省吃儉用。早餐只有茶和水果,沒有麵包(實在太貴了)。這使她的體重從50公斤劇減到40公斤,處於營養不良邊緣。


諾貝爾獎 推上世界舞台


  1990年6月,聖修學院董事會決議推舉翁山蘇姬為榮譽董事。不久,歐洲議會決定頒給她沙卡洛夫自由思想獎;同年,她獲得挪威拉托夫人權獎。


  1991年10月14日,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宣布翁山蘇姬為得主。委員會考量翁山蘇姬「發起追求民主和人權的非暴力抗爭」,決定授與她和平獎。這個獎將她推上世界舞台。


  12月10日由亞歷山大和金代母領獎。當時已18歲的亞歷山大代替母親致詞,展現他深刻了解母親的抉擇,他精采的演講獲得全場起立鼓掌。


  她將130萬美元獎金交付信託,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            


被逼遠走 算計用盡


  1992年4月,蘇貌請辭,由第二指揮官丹瑞將軍繼位。丹瑞和貌埃上將、欽紐聯合領導軍政府。


  軍政府採取一些措施緩和民怨。首先是設置旨在擬定新憲法的全國代表大會,1993年召開,全民盟選擇合作。欽紐也展開與翁山蘇姬的對話,但她的提議沒有被接受。


  丹瑞最重大的行動,是在1993年成立聯邦團結發展協會,藉以奪回軍政府被全民盟搶走的民意支持。公務員規定要加入,否則飯碗不保。這個社會組織賄賂和強迫雙管齊下,使得該協會的成員15年內膨脹到超過緬甸人口的一半。


  軍政府想盡辦法要讓蘇姬離開緬甸。1991年3月蘇貌還在位時,緬甸駐英大使館召見麥可,建議他寫信要她回英國。他直接回絕。同一年間,重整委員會請託跟蘇姬有數十年交情的高僧利華塔法師代為說服她離開緬甸。蘇姬確實同意離開緬甸,但有4個條件:還政於民、釋放所有政治犯、讓她在國營電視和電台演說50分鐘、讓她以步行方式到16公里外的機場。


  軍政府當然不會答應她的條件。迫於國際壓力,軍方1994年和翁山蘇姬會談了兩次,但都毫無進展。


首次獲釋 西方不領情


  對話後的9個月,1995年7月10日,翁山蘇姬突然獲釋。隔天在仰光召開記者會宣讀聲明談論願景。當時她顴骨突出,但她的美並沒減損,沒有皺紋,沒有畏懼或哀怨的痕跡。


  她的獲釋成為全世界的重大新聞,南非大主教屠圖說,她之獲釋有如曼德拉1990年2月走出監獄,帶著無比尊嚴進入自由懷抱,全世界為之振奮。


  軍政府釋放蘇姬,只是為討好西方。沒多久,人民就發現軍政府仍無意朝民主邁進。聯合國特使索托要求軍政府和蘇姬對談,將軍們回覆她只是平民百姓,要一個政府和所有的人民一對一談話,根本是天方夜譚。


  1995年9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歐布萊特訪問仰光,她明白告訴欽紐,光釋放翁山蘇姬並不足以說服全世界,緬甸必須在民主方面有進展。不久,柯林頓總統應國會要求,宣布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


周末下午開講 


  她獲釋那天,民眾得知後紛紛趕往大學路。幾個月前出獄的同志吳丁武、吳基貿及全民盟代理主席翁瑞,都來到她家。到隔天,她家門外萬頭鑽動,大家都想看她一眼。她本想走入人群,吳丁武和吳基貿反對,擔心她的身體和安全。他們就搬出一張桌子靠著欄杆放好,她在助手圍繞下出現,群眾看了鼓掌歡呼。


  她演講了15分鐘,告訴民眾說,民主還是可以落實的,大家要耐心等待,她希望能很快就能與當局對話。演講後,有人離開,也有人過來,徹夜留守在她家外面,天亮後人更多。就這樣,她日復一日演說。


  一個星期過去,人群還是未散。蘇姬和同志們覺得這樣下去,他們根本無法工作,因而說服民眾週末才過來。


  到了9月,她開始固定每星期六下午4點發表演說一小時。週末演說成為許多仰光民眾的例行活動。他們帶著食物飲料,坐在毯子上,直到她的頭消失在大門的另一邊。


跟監如影隨形


  蘇姬要求對話,卻得不到回音,最後軍政府希望她接受全國代表大會的構想。蘇姬等人被監禁期間,全民盟加入全國代表大會。蘇姬獲釋後和吳丁武、吳基貿研究內容後發現,這不過是軍政府合法化其統治的伎倆。他們宣布全民盟退出全國代表大會。


  在新年前,軍政府表示,她的自由不代表她可以在國內隨心所欲的旅遊。只要她離開家門,在仰光和朋友或黨員同志碰面時,就有整車安全警察及兩名騎警尾隨。晚上若在某餐廳用餐,隔天它就得關門。


  蘇姬決定試探她自由活動的限制。1998年夏天,她三度試圖驅車離開仰光,都被警察攔下,最後都被載回大學路。


夫婿罹癌 堅持留下   


  1998年聖誕節前,麥可被告知罹患前列腺癌症。之後,癌細胞已擴散到他的脊椎和肺部,他立刻申請簽證,以見妻子最後一面。軍政府以醫療系統不足無法妥善照顧他為由,拒絕給他簽證,並建議蘇姬可以自由前往英國,和「極度渴望與她見面的垂死丈夫會面」。泯滅人性的軍政府抓住這個大好機會,希望蘇姬能從此消失在緬甸。


  經無數次電話討論,翁山蘇姬決定留下來。國際間發起大型活動說服軍政府改變立場,美國總統柯林頓、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同聲呼籲軍政府讓麥可入境。軍政府仍不為所動。麥可˙艾利斯於1999年3月27日53歲生日當天去世。


  從1988年蘇姬離開後,他們只見過5次面。


再軟禁又獲釋


  2000年,蘇姬繼續試探自由限度。她和黨主席吳丁武等人和警方對峙了9天後,還是被載回仰光。美國和歐盟譴責軍政府的行為,要求讓蘇姬能自由旅遊,並和其他地區的黨幹部會面。


  軍政府原先計劃以軟禁和其他限制,久而久之,她就會被遺忘或失去知名度。她被多次阻止會見她的政黨支持者,並在2000年9月再次被軟禁。


  由於21世紀出經濟危機持續,全國各地出現饑荒,連軍餉也發不出;加上美國宣布投資緬甸的禁令,歐盟也考慮加重制裁,國際勞工組織揚言讓各國企業及工會停止緬甸從事商業往來,使得軍政府不得不稍事退讓。聯合國特使伊斯梅爾成功說服欽鈕和蘇姬進行對談。對話進行之際,240名全民盟成員獲釋。


  2002年5月6日,她在一次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由聯合國主持的秘密協商後被釋放。政府發言人說她是由於「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彼此信任」而重獲自由。翁山蘇姬隨後表示這是「國家新的黎明」。


  她被人群簇擁到全民盟總部,並繼續重建民主運動。這次,她首次能在仰光以外地區自由活動。她開始13年前的親自下鄉活動,幾個月間,她造訪了數十個設置在曼德勒和勃固,以及克倫邦、孟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全民盟辦事處。


  她的人氣未減,所到之處,人民熱烈歡迎,許多地方有上萬人聽她演講。


「最後」的軟禁 


  2003年5月30日早晨,她帶領車隊到蒙育瓦鎮啟用辦事處,接著又北上啟用另一個辦事處。晚上車隊要開往德帕因途經小村莊凱怡,1千多名民眾要求蘇姬發表演講。這時,聯邦團結發展協會的傭兵從卡車後座跳下車,一路攻擊民眾,毆打婦女,造成70人喪生。


  欽紐派來保護她的情報人員將她被關進永盛監獄。她一直在那裡待到9月,直到被診斷出婦科疾病接受手術。出院後,她被帶回大學路的住宅,開始第3次軟禁。


  2004年8月,欽紐被任命為軍政府總理,他傾向和蘇姬繼續展開對談。她和丁萊上校、丹吞准將等大小軍官會晤。他們常提出不錯的意見,但從未付諸實現。


  欽紐的第一個措施是推出「民主路線圖」。他重新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其任務是制定一部新憲法。


  丹瑞和貌埃都認為有中國背景的欽紐,過度著重於和北京統治者的良好關係。2004年10月中,欽紐的總理職位遭罷黜,他被帶到印度洋的可可島上最嚴密的監獄,今年初才被登盛釋放。


番紅花革命 


  翁山蘇姬從2003年開始,就完全離開公眾視線。那幾年的國際重心,總是環繞在美國911攻擊事件及緊接而來的反恐戰爭。


  緬甸軍政府趁勢加緊扼殺民主運動。它藉反恐戰爭名義緊抓政權,把民運人士蔑稱為恐怖分子。軍政府利用入侵的恐懼,將行政首都從仰光遷移到中部的內比都,丹瑞說這是為防止「來自海上的攻擊」。


  軍政府的反恐策略,使他們不再是國際注目的焦點,且藉著隔離翁山蘇姬,成功扼殺國內的反對派。


  而這孕育了番紅花革命。2007年8月15日,軍政府無預警廢止石油和瓦斯的補貼,導致價格飆漲好幾倍。「88世代學生團」8月19日在仰光舉行更大的示威,學生團領袖被捕。


  9月6日,一群年輕僧侶挾持公務員,要求軍政府為前一天打傷3名僧侶的暴力行為道歉,遭到拒絕。這場抗爭慢慢發展成198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人民抗爭,巔峰時期有超過10萬人走上街頭。由於站在示威最前線的是上部座佛教僧侶,遊行群眾將象徵僧袍的深紅色帶子別在衣服上,表達對僧侶的支持。因此稱為「番紅花革命」。


  抗爭中最令人鼓舞的時刻,是一群僧侶沿大學路漫步,向翁山蘇姬致意。翁山蘇姬在宅邸大門和僧侶們會面,一起祈禱。她當時在落淚,這是她4年多以來首次現在大眾面前。


  9月27日,是大規模抗爭的最後一天,軍方大舉搜捕近千名仰光及其他地方帶頭示威的僧侶。


  軍方下令仰光市中心數以萬計示威者在10分鐘散去,否則將面對「極端行動」。此後,人民不敢再上街頭,軍政府又慢慢重掌大局。


脫下軍裝成文人 


  番紅花革命後,美國和歐盟對緬甸發動新的制裁,制裁擴及軍政府成員及其家族,並再次要求軍政府和翁山蘇姬進行對話。。


   2008年5月起已超過拘留期, 2009年3月,聯合國要求立即釋放翁山蘇姬。5月間,一名美國男子葉托潛入翁山蘇姬仰光湖畔住所,軍政府指控翁山蘇姬違反軟禁令,再延長軟禁18個月。


  由於2008年納吉斯熱帶氣旋造成十幾萬人死亡,災害損失無法估計,國際社會重新考慮其與緬甸的關係,加上翁山蘇姬繼續軟禁,使緬甸的情勢較顯安定,軍政府認為繼續選舉應無大礙。


  新通過的選舉法,規定曾嫁給外國人的人不能成為候選人,因此蘇姬不能參選,也會因她繼續領導全民盟而使該黨遭禁。全民盟決定杯葛2010年10月的選舉,也因此被以運作中的政黨名義解散。


  這是一場沒有公正公平的選舉,有些地區甚至投票率超過百分之百。


  去年3月,軍人將政權移交給登盛的文人政府。番紅花革命時擔任總理的登盛, 65歲當上總統。他換下卡其褲穿上龍衣,宣布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等領域的改革措施,包括釋放翁山蘇姬並與她進行對話,大赦超過數百名政治犯,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頒布賦予勞工有組建工會和罷工等權利的勞動法,放鬆出版審查等內容。


三度獲釋 當選議員


  2010年11月13日傍晚,翁山蘇姬終於重獲自由。


  2011年8月19日,翁山蘇姬到內比都會見新總統登盛,也獲邀參加一個高階層的經濟會議。登盛沒有把她當成威脅,而是重要的盟友。蘇姬對緬甸統治者從沒有好感,可是她每次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都說他是「很好的傾聽者」,而且說她相信他。


  2011年12月初,她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初次會面。希拉蕊把歐巴馬一封親筆信交給了蘇姬,歐巴馬在信中感謝她的鬥爭激勵了全世界的人,美國會永遠支持她。


  2012年1月底,她離開仰光到海濱城市土瓦等地區,正式為全國民主聯盟黨員展開輔選活動,所到之處皆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和支持。


  3月14日,她首次獲准在國營電視台發表了題為「免於恐懼的自由」的15分鐘的講話,她呼籲政府賦予人民更多自由並實施進一步的民主改革,廢除所有壓制人民自由的法律


  4月1日舉行國會補選投票,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壓倒性勝


利,拿下45席中的43個席位(緬甸國會席次共664席),翁山蘇姬成功當選緬甸議會議員。


亞歐見聞 


  登盛的一連串改革措施,獲得國際間的迴響。今年1月,挪威決定解除對緬甸的經貿投資制裁;歐盟宣布解除對緬甸正副總統、內閣部長、國會議長等高官所實施的簽證禁令。


  今年7月1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正式放寬 15 年來對緬甸的金融制裁,准許美國企業赴緬甸投資,並派出22年來首位駐緬甸大使,展現美國對緬甸改革的強烈支持。


  今年5月29日晚間,蘇姬抵達泰國訪問6天,探視了緬甸移民工、緬甸難民,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苦。難民們以「蘇姬媽媽」稱呼她。


  6月13日,翁山蘇姬展開歷史性的歐洲之旅。她訪問瑞士、挪威、英國、法國和愛爾蘭,被視為親自答謝在她與緬甸軍政府抗爭的 20 多年間,曾支持她的政府和機構。


  她到挪威首都奧斯陸,親自發表諾貝爾和平獎得獎演說。她到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領取國際特赦組織頒發的「良心大使獎」。


  在英國國會發表演說時,她呼籲在座人士,利用這一世一次的可貴機會,協助緬甸成為民主國家。她說,如果這次沒能做對,類似機會恐怕要再等數十年才會出現。


  翁山蘇姬今年9月訪美,美國國會頒發象徵平民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給她。大西洋理事會也頒給她「全球公民獎」。


為緬甸打開窗戶


  翁山蘇姬對緬甸的重大貢獻在於她打開窗戶,讓世界看見緬甸,也讓緬甸看見世界。她的一生常被描述為一個勇敢女子挑戰軍事執政團失敗的故事。其實,她的志向遠超越狹隘的政治,對緬甸社會的影響龐大又重要。


  彼得˙波凡姆在她的著作「翁山蘇姬」一書中指出,從現在到她過世之前,不論發生什麼或沒發生什麼,緬甸都已經回不去了。他寫道,她打開死氣沉沉、故步自封的祖國窗戶,讓外界的風吹進來,改變了緬甸。他改變世界的關鍵在於堅持非暴力,沒有這項堅持,緬甸的革命可能已走上不同的路。


  她投入大選,當國會議員。有人認為這實際上是政府在利用甚至收編翁山蘇姬。他們讓她進入國會,甚至進入政府,然後轉而要求西方國家解除制裁。


  翁山蘇姬當然清楚,但她顯然也明白如果再不參與,恐怕就沒機會了,她的目標是放在二○一五年的大選。緬甸政府的目標是在眼前,翁山蘇姬的目標是在未來,這個差異,讓雙方有機會同台。她將會努力帶領全民盟在二○一五年贏得大選,甚至贏得政權。


  她還沒有成功,但這並不表示她已經失敗。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2秋季號02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尊賢基金會 的頭像
    吳尊賢基金會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的部落格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