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媽媽們的關懷 保住陽明山區的好山好水
愛護鄉土阻擋不法開發 促成天母水道祭 草盟12年有成
▓洪樹旺
對一般台北市民而言,假日休閒爬「天母水管路」上陽明山,就像到四獸山、指南山、陽明山去登山健行一樣的自然,但是12年前,如果沒有一群關心社區生活環境的媽媽們的努力,則今天的天母水管路,甚至天母的面貌可能早已變了樣。
天母媽媽保護水源 成立湧泉自救會
2001年3月初,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計畫引用陽明山湧泉的水源生產包裝水,這則新聞引起一群住在天母的家庭主婦們的注意,自來水處說只用到陽明山湧泉百分之三的水,不會造成天母地區的供水問題,但是她們懷疑,為了區區的包裝水何以要截斷第三水源?因擔心未來住家用水面臨危機,於是商議成立「關心陽明山自然生態及湧泉自救會」,集合社區居民的力量,展開自力救濟行動。
她們於3月16日 聚集在中山北路七段底的大榕樹下,邀請當時的市議員陳雪芬協調,向自來水處提出抗議,籲請停止生產包裝水的計畫,以免影響天母地區的供水。
湧泉自救會的媽媽們本來就懷疑自來水處的說詞,又獲悉陽明山上的保護區要蓋房子,於是進一步調查,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建築開發案─「保變住六之六」(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計畫案),所謂包裝水計畫只是個幌子,是為了開發大社區之需要而找水源。「保變住六之六」案土地廣達55公頃 ,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面積坡度超過30度,且土質鬆軟不堅實,不宜開發,這個保護區一旦變更為住宅區,計畫開發成5000戶的大社區,對陽明山週遭的住民而言,無疑是個定時炸彈,聽聞此一重大訊息,這群媽媽們的緊張與憤慨可想而知。
草山生態文史聯盟 阻擋不法開發案
正巧,陽明山周邊有幾個環保問題也引起爭議,如北投纜車興建、天母磺溪堤防加高等問題,致當地居民成立組織據理力爭,湧泉自救會於是聯合這些立場一致的團體與志工,包括磺溪守護自救會、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生態文史協會等會商,於5月13日 聯合成立「草山生態文史聯盟」(以下簡稱草盟),要為保護士林北投社區環境和歷史文化盡力。
草盟成立後,這群媽媽們有了來自各方的幫助,力量更大,她們搜集「保變住六之六」的資料,發現市政府從民國85年就有條件通過「保變住六之六」案的開發,但是其中相關的公共政策,例如:污水專用下水道的興建、交通問題、挖填土方、自來水供應等等都有問題,遂於2001年8月間赴監察院陳情,促請監察委員深入調查,後來市府遭監察院糾正達七次之多。此案因為公共工程尚未完成,因此至今仍無法申請建築執照。
當時立法委員丁守中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支持她們,並希望意見能傳遞給當時市長馬英九,但市長認為她們不夠專業,不願意談,直到後來請來了學者專家來,才得以進行座談。那時納莉颱風襲擊台灣,台北災情慘重,陽明山土石流也造成不少災害,不當開發是一大原因。幾項原因的加總,促使環評委員決議重做環境影響評估,總算暫時把該開發案停住。
草盟媽媽們第一次出擊,就把社區性的公共議題拉高到全國性的面向上,而且打了一次漂亮的勝仗,她們卻認為是聯盟志工、社區民眾及民代們的幫助與支持之功。
「草山水道系統」 成為台北市定古蹟
除了揭發市政府的不法開發案,她們在調查水源活動中,更有一項重大的發現---「草山水道系統」,是一套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它自日治時代(1932年)完工啟用後,八十年來,至今硬體設施保存完好,仍然日夜轟隆轟隆地運輸甜美純淨用水,供應天母、北投次高地市民用水,見證台北城的發展足跡。
草盟媽媽們認為,這套活古蹟,是市民們無價的歷史文化資產,應予永續保存,不應默默無聞的讓它躺在天母古道中。為了讓它成為市定古蹟,她們結合一群關心其命運的社區人士、天母北投的社區團體及文史工作室共同發起申請,並且舉行多次公聽會,納入更多的聲音與力量,同時在各社區學校以及社團舉辦數十場的導覽介紹,獲得熱烈迴響。
2003年是國際淡水年,草盟媽媽們在這年的水資源日(3月22日)舉辦了第一屆天母水道祭,主要訴求為宣導保存草山水道系統的必要,喚醒民眾對水資源的珍惜與重視。經過媒體的報導,草山水道保存的議題受到空前的重視,草盟也獲得更廣大的認同。
草盟媽媽們的努力終於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2004年4月,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將草山水道全系統指定為市定第111號古蹟。它成為天母地區被指定的第一處古蹟,也是全台第一座系統性保存的活古蹟,意義非凡。
永續天母水道祭 建構生態文化家園
「草山水道系統」被列為市定古蹟,對草盟媽媽們是一大鼓舞,為擴大第二屆天母水道祭的參與面,她們到學校與社團等組織去辦說明會,宣導草山水道系統被列為市定古蹟的意義。該屆開始,她們邀請社區內的各中小學參與,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們認識環境,進而愛護環境與珍惜水資源。2004年天母水道祭,就由天母國小學生製作「草山水道系統」專題網站,並且獲得世界學校網站博覽會全球金牌獎。
從此天母水道祭不但成為天母社區每年的特色活動,更與學校結合,從教育方面深耕,在地的學校紛紛將草山水道系統納入課程,培訓學生為草山水道小小解說員,水道祭也成為學校的重要慶典之一。
2005年天母國小將草山水道系統納入校本位課程;士東國小老師吳英珍培訓五年級學生為草山水道小小解說員;該校老師張秀琴以設計燈籠之概念,設計水道祭吉祥物-水道頭;2006年天母國中實施「愛在天母,營造一個愛的生態園」社區服務學習計劃,該校並成立水道少年社,培訓學生成為草山水道解說員;2007年三玉國小也將草山水道系統納入校本位課程;2010年芝山國小培訓天母水管路小小解說員;2011年蘭雅國中「綠色行動社」加入生態導覽解說行列;2012年明德國中以草山水道為主題,獲得台北市專題式網頁競賽觀光類佳作。
辦過十屆的天母水道祭,已成為社區最具特色與教育意義的活動,草盟媽媽們希望將這個屬於天母人的節日,永續流傳下去,將天母建構成適宜都市人生活的生態文化生活圈。
↑天母古水道生態豐富。(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提供)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3春季號024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