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長期關懷台灣環保與弱勢
以紀錄片喚醒國人重視環境與土地
洪樹旺
基於對我們所處之環境與弱勢族群的關懷,人稱柯師傅的新聞媒體工作者柯金源,一手握攝影機,一手拿著筆,不辭辛苦地長期紀錄了台灣的環境變遷過程。二、三十年間,為台灣累積許多重要的環境紀錄資產,不斷報導環境變化對我們的影響。
看到我們生活的環境,受到人為不當的對待與破壞,他製作紀錄片揭發環境污染真相,主張環境正義,促請公民站出來參與環保運動,並為產業發展政策表達意見。
柯金源製作的紀錄片與新聞專題、攝影等作品,曾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去(105)年底第15屆卓越新聞獎,將新聞人視為無比榮耀的「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頒給他,肯定其長期關注台灣環境議題,以及培植台灣獨立媒體工作者所作的貢獻。
田野調查影像資料 台灣環境珍貴資產
柯金源從1990年開始記錄台灣環境變遷,至今20餘年,代表性作品主題涵蓋海洋環境、生物保育、環境公害、森林與水資源等。
其作品,包括約八百多集的環境新聞電視節目、二十幾萬張環境紀錄圖像、四百多篇專題深入報導,以及約二十萬字有關台灣田野調查文字檔案和豐富的影像資料。他將這些檔案資料整理公開,讓各方均可使用,成為紀錄台灣環境極為珍貴的資產。
這些作品,皆以生態及環保議題為內容,屬於冷僻項目的新聞,卻能先後獲得與入圍國內外一百餘個重要獎項,殊屬不易。
特殊貢獻新聞志業 影片參展獲獎無數
這些獎項包括在國內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台北電影節的紀錄片首獎等;在國外,則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IWFF國際野生生物影展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美國蒙大拿影展【電視節目最佳影片】等項。至於入圍項目更多,不勝枚舉。
柯金源能榮獲「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係經卓新獎五位評審一致支持,顯示他的傑出表現受到評審學者們的感動,他們認為,新聞記者上山下海採訪新聞或許沒什麼了不起,但他能堅持20年不懈,深入現場、長期蹲點、不畏權勢、堅持理念,深入挖掘問題根本因素,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尤其,長期關注台灣環境議題,讓環境災害第一線的弱勢者得以發聲,脫離台灣新聞界慣有的「台北」觀點,引領觀眾從「在地」認識台灣,這些都足以成為新聞從業人員的典範。
環境改變影響至巨 選擇定點持續記錄
1990年是他開始選擇定點持續做環境紀錄的一年,也是日後走向獨立新聞工作者的關鍵年。那年八月,楊希中颱侵襲台灣,挾帶豪雨造成部分地區交通中斷、淹水等嚴重災情。當時在財訊雜誌擔任攝影記者的柯金源,前往嘉義東石網寮村採訪並做紀錄,嘉義東石是靠海的鄉鎮,網寮村四周都是魚塭和鹽田,由於颱風肆虐,魚塭和海水匯流,網寮村幾被淹沒,淹水長達30多天。
這麼嚴重的災難,讓他感受深刻,村民長期泡在水中,罹患了嚴重的皮膚病,對地方而言,是多麼重大的事情,卻只有在報紙上見到小小篇幅的報導。
柯金源看到偏遠落後或貧窮地區災民們的遭遇,受到政府及主流媒體的忽視,他卻認為更應該報導。於是開始用自己的方法,從事田野調查、長期記錄追蹤及定點拍攝。從那年開始,每逢下雨、颱風,他都會前往網寮村採訪。
長期紀錄發揮了功效,事隔15年,2005年六月網寮村再度淹水,柯金源又到現場定點拍攝時,同時拿著過去的歷史照片對比,一名手上抱著孩子的年輕人,好奇地靠近看著照片,驚訝的說出:「照片裡面的小朋友不就是我嗎?」
柯金源回頭看著這位年輕人,心頭湧上一陣辛酸。15年了,災區的孩子長大成人,又有下一代了,但是淹水地區還是淹水,他深感自己的無助與無奈,更沒辦法去安慰當地居民。
主流媒體歌功頌德 自動分工紀錄環境
也是在偏遠地區的海邊農村長大,柯金源認為當環境變化,災難發生時,首先遭殃大多是中下階層的弱勢者,包括農民、漁民和原住民。在第一線採訪時,他看到自己的使命。
有一天,他在台北參觀一項名為「發現台灣」的影展,展出的都是台灣最美的一面,和他做田野調查所看到的環境景象及所做的紀錄不一樣,讓他警覺主流媒體展現的是多麼的不足,乃更堅定地負起為環境變化做紀錄、為弱勢發聲的任務上,重新定位自我的價值。
到1994年時,他已無法再忍受了,毅然決然地辭去在財訊雜誌攝影編輯的工作,把長期紀錄環境的工作當做人生志業,全力投入。成為獨立媒體工作者後,他上山下海做田野調查,並在財訊雜誌開闢專欄,撰寫環境議題的調查報導。
環境紀錄資料可貴 可供研究及防災
他在10多年間的田野調查所做的影像資料,是相當珍貴的環境歷史紀錄,除了可以看到環境變化真相,更能成為研究和預防災害的依據。
1994年,道格颱風侵襲台灣時,柯金源前往南投溫泉區廬山採訪,那時廬山第一次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情,土石流大約淹到當地房屋一樓的地板。對照他的定點紀錄資料,14年後,同樣的地點,土石流已經把屋頂淹沒。
他這樣定點紀錄的照片不只紀錄環境變化,還可以提供相關單位研究。例如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人員就根據他在1994年拍攝的資料照片判斷,廬山溫泉地區產生地滑現象已經多年。
同時,這些影像資料在傳遞資訊時,如果能夠得到預警效果的話,還能避免防災害的發生。就以1994年他拍到廬山溫泉的照片來說,可以看到河水直接衝擊河川地,形成攻擊坡,而推斷這一處就是危險地帶。從照片上已清楚地顯示出,這裡的河川地不宜蓋房子。
然而,當時溫泉風興起,飯店一窩蜂搶蓋進駐,就有一家飯店蓋在這個危險地點。2008年的一次颱風,廬山溫泉區受到土石流嚴重摧殘,這家飯店整棟大樓倒塌直墜河裡的畫面,在電視新聞上一再重播,令人記憶猶新。
製播環境紀錄片 就像到處點燃火苗
1998年公共電視開播,柯金源進入新聞部,並參與「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節目,製作關於海岸破壞、山林保育、環境公害等新聞專題影片。在公視,讓他的志業得以發揮,既可做環境紀錄,又可當新聞報導,喚起大眾對環境的重視。
2002年,他又參與公視「紀錄觀點」節目的製作,開始用長篇幅的內容報導台灣環境的變遷,並跟「我們的島」雙線合作,讓採訪的內容可以用即時新聞、新聞專題、紀錄片等多元的方式呈現。
在公視近20年期間,他大約製作了八百多集的節目,其中一大部份是有關環境受到工業污染影響的紀錄片,雖然議題冷門,柯金源並不特別在意節目收視率,他鍥而不捨地紀錄製作報導,就像火苗到處點燃,何時會引發漂亮火花,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持續深入了解,耐心等待機會。
人為環境污染嚴重 播紀錄片予以批判
像海洋環境相關的「海」、「記憶珊瑚」、「渡東沙」、「產房」等,山林相關的「森之歌」,工廠造成環境污染相關的「福爾摩莎對福爾摩莎」、「黑」等,這些紀錄片都引起不少漣漪,除受社會注目外,還影響到政府的政策。
例如,「福爾摩莎對福爾摩莎」一片,報導台塑六輕的工業污染,對雲林、彰化地區水質、空氣、農田與養殖漁業的影響。片中指出這個企業因沒做好環保,就像怪獸恐龍蹂躪我們的土地,因此嚴加批判。
播出之後,受到各界重視,不但環保團體一再拿來重播,各級學校也當做環保教材。那時正值政府要在濁水溪出海口設立國光石化的決定性階段,社會反對聲浪一波接一波,「福」片的推出,對於五個月後,政府宣佈停止國光石化計畫,必當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其次,2013年的紀錄片「黑」,真實呈現二、三十年來,因國土規劃不良,工業區混雜在農業區,導致工業廢水流入農田,污染農地的亂象。該片走訪全台,報導重金屬污染農地的情況,污染遍及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等糧食產地。
對於良田被重金屬污染後,有的被迫休耕,有的只用抽驗方式,被抽到檢驗含毒超標,生產的稻穀必須銷毀,血本無歸。對於農民的無助與無奈,柯金源感到氣憤,除了把真相呈現外,對於企業的不顧社會責任,政府公部門的疏於管理,加以譴責。
促進社會溝通參與 守護土地核心價值
在長期對社會的觀察和紀錄後,柯金源最近報導的態度有所轉變。早期他對政府的態度是監督、批判,去年推出的「海」片,就完全翻轉過去的做法,全片沒有旁白,沒有音樂,只有海洋的自然聲音,他不刻意引導視聽眾往那方向走,全由視聽眾自己去體會與思考,人與海的關係是什麼,應該怎麼看待海洋。
因為他發現,環境資訊的正確傳遞,讓公民意識真正覺醒,進而促成整個社會的溝通與參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希望更多民眾關懷環保問題,而且要積極地參與,讓環保政策的擬定,有大眾的聲音與意見,而非由上而下的決策。
為保護環境奮鬥二、三十年,柯金源始終堅持維護環境正義,為環境發聲、守護弱勢者權益的核心價值而努力。
長期以來,柯金源為愛護與關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與土地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以下是專訪摘要:
年少夢想當畫家 卻投入影像天地
1、問:請問你是如何走進環境紀錄片這條路?
答:我小時候想當畫家,高中時,半工半讀,選修機械工程,課程中有製圖,我表現也不錯,受到老師的鼓勵。畢業後想進藝專就讀,就到台北補習,加強學習繪畫技法,但是接觸到攝影作品時,覺得攝影很有趣,它能很快的把我對事物的感覺表現出來。於是把要補習的錢拿去買相機,到攝影社跟著劉在琳、謝明順老師學習,從此走進了攝影這條路。
當初拍攝的東西很雜,後來才想到應該要有主題性,就針對山與海為目標,要把美景拍下來。為了到山上拍攝,還參加登山社學習爬山技巧。最後轉變以環境議題為主題,係受到兩個因素影響:
其一是,1987年《人間雜誌》創刊,他們對事情的看法和別人不太一樣,我去參加他們舉辦的夏季工作坊,認識裡面的編輯賴春標等人,很喜歡他們的作品,逐將自己的鏡頭對焦在人文及環境議題方面。同時認識蕭嘉慶老師,也到他任教的文化大學旁聽。當時只是一名獨立媒體工作者,為一些報刊雜誌拍照片。
其二是,1998年,我到財訊雜誌上班擔任攝影編輯,跑財經與政治新聞,接觸解嚴後的社會變化,讓我的眼界開闊,觀念也改變了。
看到環境重大變化 為環境與弱勢發聲
有一次,去參觀「發現台灣」攝影系列,展出的是美麗的台灣景致,和我當時所看到的不一樣。我們生長的環境,雖然已有很大的變化,但這些真相並未被披露。
1990年連續來了三個颱風,南部嚴重水災,村民生活大受影響,卻得不到媒體關注。那時,我就對自己期許,要運用所有能用的器材,包括筆和相機,為這塊土地與受災的弱勢者發聲,也為自己發聲,因為我的家鄉也在改變。
到了1994年,我覺得在主流媒體環境裡待太久了,已沒法忍受,逐辭去財訊的工作。當時,我認為新聞記者要分工,歌功頌德的那一部分,已經有人在做,而那些沒人注意的弱勢新聞,就由我來做。
那時,有誰會去報導弱勢者的新聞呢?或者拍攝環境污染的黑暗面?沒有市場的題材就沒人報導,但這才是社會的真相,所以我成為獨立的媒體工作者。
環境議題漸受重視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2、問:你說環境議題的題材沒人會報導,也沒有市場,那麼,你的作品報導出來後,反應如何?
答:我當獨立媒體工作者時期,感謝財訊雜誌開闢專欄,讓我寫環保議題的報導。十二年下來,累積了不少影像資料和文字報導,而且這個專欄成為雜誌的一個特色。有位中研院研究員,就說他是在高中時候,看到財訊專欄對環境的報導,才開始轉向自然生態領域發展。
「黑」紀錄片播出後,我到雲林展出。在導演座談時,有位帶著小孩的年輕媽媽表示,看完後,她才發現原來台灣環境有這些問題,和她的所知完全無法連結。
另外,有一位台大化工系畢業生,原有很好就業機會,但在看完「福爾摩沙VS.福爾摩沙」一片後,改變了他對這家台灣最大企業的觀感,也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認為自己應該要為台灣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他去成大改讀台文研究所,轉向人文方向發展。
還有一次,紀錄片「記憶珊瑚」、「渡東沙」等海洋相關片播出時,有一位新竹某校的老師,看了很感動。回到學校,開始把海洋教育當特色教育來推動,非常受到學生們歡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校辦學成績越來越好。
紀錄片像火苗點燃 終會引發漂亮火花
因此,有位師大環教所博士班的研究生,以「海洋當特色教育,對學生未來的影響」為論文題目,他發現這些學生們,很大一部份將來都會選讀生態環境領域有關的學科。
我們的紀錄片播出後,可能沒辦法一下子吸引很多人,立即看到效果,但是至少有潛移默化作用。
我認為環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我們只是關心是不夠的,我也在提醒公民參與的重要性,期盼以每個人的能力為這個環境,也為自己盡一份心力。
海邊長大對海有感 再見海洋美麗憂愁
3、問:「海」紀錄片得了金鐘獎,有關海洋議題的紀錄片佔了你作品的一大部份,請分享你何以如此重視海洋議題。
答:我生長在彰化伸港海邊,父親是農夫,外公是漁夫,小時候常跟著媽媽到海邊撿貝類、牡蠣…等海產。從小就對海洋有深刻印象和感覺。
九O年代,台灣第三波經濟產業轉型,烏溪出海口的海埔新生地,變成了彰濱工業區,賴以維生的海產採捕地消失了,而工業化的污水排到海裡,海洋被污染了,附近漁民捕魚的海域死寂一片。
我親身體會這是因人為不當做法而造成的,所以花很多時間去探討海洋環境的變化。
1994年,我參與公視委製的「瀛海水晶宮」拍攝,就是報導台灣海邊的自然生態現象。1998年,公視正式開播後,我加入「我們的島」製作,第一季做「再見海洋」,製做了13集,所謂「再見海洋」是雙語,意在全面檢視海岸的美麗與哀愁。
我關心的議題,都是長期性關注,注重時間軸的累積,環境的變遷。這些紀錄片就使用1980年起開始紀錄的資料,之後一直回到記錄樣區做紀錄。
2008年,重回海洋紀錄,對照10年前的片子,發現有很大的變化。明年「我們的島」邁入20年,正計畫推出第二次重回海洋做紀錄。這樣跨越30年的跨度很長,很少有人花這樣長的時間,去紀錄台灣或亞洲環境區域的變遷。我希望有年輕人繼續傳承,用影像把環境的變遷記錄下來。
看紀錄片的環境變化,很容易讓人對這個環境有感,以前海邊看到的美麗海岸,而今卻變成一塊塊的水泥塊。不用太多的文字說明,就讓人了解。
2016年1月推出「海」的記錄,沒有加旁白和音樂,與過去的做法不同,完全是海洋自然的聲音。但因擔心這樣的片子是否偏向美學或過於抽象,所以在網路上做了許多短片,加上說明,如時間地點和詮釋的內涵,同時加上英文翻譯,讓全世界的人看得到,並了解片中所要表達的意涵。
「海」片播出後,由網路留言的觀眾反應情況來看,那天是公視收視率最高的,觀眾的反應超乎預期。
提出問題公民參與 共同找出解決方式
4、問:環境為議題的紀錄片,難免會有批判,你認為紀錄片的意義何在?
答:我談公害的幾部紀錄片,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提供大家思考,及促進彼此的溝通。不同時代就要有不同的做法,我們的觀念要隨時代改變。
比如說,早期工業發展,工廠排放黑煙,當時情況大家還可接受,但當生活水準改善後,希望生活品質也要提升,工廠就要有列入污染防治的成本,不再排放黑煙污水,讓工廠可以在安全規定的範圍內繼續生產。
我當初進入公視時,主管問我是不是一個極端的捍衛環保人士,我說不是啊!那時我所了解的不只是弱勢族群而已,還採訪過許多企業,認為企業要賺錢,才能養活那麼多人。
但是我們處在不同的時代,就要有不同的思維。以台塑集團為例,它是台灣最大的企業,有充足的資源,我們希望它成為企業的模範。其創辦人王永慶是經營之神,做了很多慈善事業,是個了不起的企業家。如果他的企業在環保方面的做法,能夠與時俱進,那麼他會更偉大。
然而,10年來,我們發現台塑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在防治污染方面不切實際,而且數據造假,這些違法的工廠負責人都被起訴。
我們在報導時,提出很多數據,指出問題,目的是在解決問題。我們對企業都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彼此溝通,找出解決方法,而不是要造成對立。
在「天大地大」片子中,講的是台灣的環境災害,在探討為何颱風一來就下大雨而淹水,接著就有土石流;但連續三個月不下雨,就會缺水、乾旱的現象,請大家關心水資源的問題。
環境污染因素複雜,從單一線索,並不能找到真正的元凶,有些是有共同犯罪結構,有些是有歷史因素。
田園調查資料確切 督促改善環保政策
5、問:環境議題的紀錄片資料如何收集,播出後產生那些效果?
答:我們知道,要讓大家觀念改變,要花很大力氣,準備很多資料,才會讓人心服口服,尤其對傳統的官僚體系,他們怎麼可能輕易接受民間的意見?更何況是要他們改變政策。我們長期進行田園調查,收集資料很詳細,證據明確,使得大家充分了解,迫使官方必須改善環保政策。
探討海洋保育的「產房」一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20多年來,漁業署聲稱為照顧漁民,抓不到魚的水域,就畫為保護區,放一些水泥人工漁礁,吸引魚類休養繁殖。
本來,這個人工漁礁保護區是讓魚類進駐產卵繁殖的地方,應該是不准捕撈的,卻因魚群集中在此區,更多漁民前去捕捉,反而成為魚類的死亡陷阱。人工漁礁投置越多,反而成為魚的墳場,造成漁源更為匱乏,而且這些人工漁礁都丟在珊瑚礁上面,阻礙珊瑚的生長。
這是管理上的問題,我們的片子就提出了這樣的質疑。當初,漁業署自認政策良善,但經我們提出數據,他們才知道這項對外宣導的政策,錯得離譜,終於改變了做法,後來還針對不同的魚類做不同的保護措施。
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揭發石化業污染
6、問:「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一片,揭發台灣石化業的環境污染史,請談談製作過程及播放後的影響?
答:16世紀時,台灣被稱讚Formosa,即是美麗的島嶼。400年後,台塑石化在台灣西岸成立,名字也叫Formosa,卻因污染及公共安全問題,造成對當地水質、空氣、農田、養殖漁業的影響,就像一隻怪獸恐龍,是蹂躝「福爾摩沙」這塊土地的元凶。所以,就以此為片名。
這部片子播出後,台塑是很不滿,卻沒有提告,因為我們所說的都是事實,找不出錯誤的地方。
他們告訴其他記者說,目前環境情況都已經不一樣了,而這部片子一直強調創辦人王永慶當初的承諾,用前後對照的方式報導,好像在鞭屍一樣。
其實,我們希望企業能實踐當初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只是對照呈現事實,並非譏諷。
我製作紀錄片,注重整個平台的概念。所以,「福」片播出的那個禮拜,還企劃了一系列的相關報導,例如「公視石化說」,把石化當新聞焦點來談,晚間新聞則有兩則相關報導,連續五天談石化,可說是重量級的企劃報導。
報導石化污染實況 間接影響國光案
「福」片推出後,就一直在公民社會流傳討論,這樣讓大家了解我們的石化產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這是一種教育也是資源訊息的溝通。台塑石化的案例經常被拿出來談,有些研究生拿它當作研究論文的題材,造成他們很大的壓力。
2010年底,「福」片播出時,正是國光石化被討論最熱烈的時候,台塑石化的案例一出,一直是討論的重點,對於社會反對國光案,多少產生影響。由於反對聲浪高,造成馬英九政府極大壓力,所以,到2011年4月,政府就宣布停止國光石化計畫。
島嶼環境要能永續 污染產業不宜投資
我們做環境紀錄片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島嶼永續生存,不要為了一點利益,就把它破壞掉。
從整體投資的立場來說,是不划算的,石化業投資三、四千億元,每年繳稅才幾億,但是環境的破壞是永遠的,以每年為當地農漁民帶來的效益來看,其實是虧本的。例如,工廠的污染影響到居民的健康,就要付出極高的醫療成本,從經濟學概念來看,投資高污染企業,對國家與人民而言,是虧本的。
針對石化業,我們的立場是,雖然歡迎投資,但不能污染環境,要有高標準的污染防治設施,要用水就以海水淡化,空氣要做到零污染,所有環境法規,要達到國際標準,才能獲得支持。
根據過去百年來的歷史經驗,只要環境遭到破壞,不管是在都會區,或是偏遠地區,第一線的受害者,幾乎都是弱勢者,再來才是廣大的民眾。
例如,在雲林地區工廠發生空污,周圍的居民就處在高污染的區域裡,所以生病受害者多;至於工廠經營者,只有少數主管和高級工程師常駐,相對受害者少。
另外,污染是會擴大影響的,如空污會透過傳播造成水污染,再污染到我們的食物,即使北部空污情況較輕微,但無法迴避中南部受污染的農產品。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7春季號040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