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心天使】


燃燒自己‧點亮邊陲的燈火


──楊蔚齡用生命實現「無國界的關懷」


                                             洪樹旺


一點露培育一枝草 楊蔚齡傳愛柬埔寨


為幫助柬埔寨貧困小學生讀書寫字,「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於去年(2007年)9月發起「幸福的二手文具福袋」募集活動,預定募得3,500份文具袋,至10月底,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卻湧進數萬件捐助文具,超出原定目標的10倍以上,早把該協會狹窄的空間給擠爆了,還得借用兩個倉庫來放置。這個「把台灣的愛傳播出去」的活動,能夠獲得國人如此熱烈的迴響,令該協會祕書長楊蔚齡相當感動,國人滿滿的愛心,不但溫暖了異國偏遠地區貧童的心,更肯定了她近20年來熱心推動的人道救援服務工作。


幸福文具帶給柬國學童快樂


數以噸計的各類文具,需要3個貨櫃(兩個40呎、一個20呎)運送,今年初起分批由台灣送到了柬埔寨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校。楊蔚齡帶著知風草協會的工作人員,親自到各校去分贈,許多學生從未看過美工刀、膠水筆,當他們拿到這麼神奇的文具時,那種幸福快樂的表情,令「知風草」同仁感到安慰。


楊蔚齡告訴小朋友們,這些文具禮物,是來自台灣朋友的愛心,要他們好好用功讀書,更重要的是長大後也要幫助別人。


楊蔚齡並且要孩子們好好保留文具福袋裡的祝福信與卡片,讓他們時刻感受「施與受」的意義。發文具不只是發文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楊蔚齡就趁著發文具,給孩子們來個機會教育。


「幸福的二手文具福袋」的傳愛活動,嘉惠異國數萬名學童,其實這只是知風草協會10多年來人道救助工作的一小部份而已。12年前,楊蔚齡創辦知風草協會,本著「一點露培育一枝草」的理念,給予柬埔寨落後地區的華裔貧童及婦女幫助,而教育是給人們機會與改變運命的基本途徑,因此,知風草協會多年來即以教育為救助工作重點。


重建「茶膠小學」教室


就在今年初發放幸福文具的同時,知風草協會協助重建的柬國茶膠省「茶膠小學」11間教室,也落成啟用,柬國教育部長郭平還親自來剪綵。這所小學有550位學生,部份是罹患愛滋病學童。知風草協會獲悉該校教室陳舊不堪使用,於是資助其重建,讓這些無辜的愛滋學童受教育的機會不致中斷。


在此之前的2005年,知風草協會已在柬國波貝都巴薩設立都巴薩柬文中學」,是柬國第一所由外國人創辦的公立柬文中學。知風草協會派員督導辦學,高薪聘請優良教師,提升教學品質,成為教學的典範。


創辦都巴薩柬文中學


波貝位於柬埔寨西北的柬泰邊境,曾是戰場,部份地區仍佈滿地雷,村民誤觸被炸時有所聞,造成許多破碎家庭,無處可去的村民生活在清不完的地雷威脅陰影裡,無可奈何。此區有10多所小學,只有一所中學,但16個班級只有5間教室,學生必須輪流上課,教學成果不佳,許多小學生也無法升學。知風草協會遂與柬國教育部合作,捐款興建擁有18間教室的都巴薩柬文中學。楊蔚齡說,這是給貧窮村落的孩子一個升學受教育改造命運的機會。


柬埔寨教育部長郭平在參加該中學的啟用典禮上特別讚揚楊蔚齡對該國教育的奉獻,他稱楊蔚齡是柬埔寨的女兒,對柬國人付出無比的愛心。楊蔚齡10多年來,足跡踏遍柬埔寨10幾個省,愛心散播在20多個地區,知風草協會已在柬埔寨生根。


知風草協會在成立之初,先在華裔學校設立貧困兒童助學金,至今補助的學校多達24個,14千個學童受惠。這幾年來,補助13所學校100多名教師的薪資,並提供10多所華僑學校建設及硬體設施經費。知風草協會在兒童教育方面著力甚深,足見楊蔚齡對教育的重視。


成立知風草流浪兒之家


除了教育方面,知風草協會的服務項目,還包括對貧童的救濟與貧困家庭的救助。1999年設立「知風草流浪兒童之家」,收容615歲貧苦無依流浪兒,提供其安全成長及教育機會,課餘安排到鄉村訓練中心,學習一技之長及生活技藝,至其長大成人為止,至今已收容過100多名。


為了幫助偏遠地區的貧困家庭早日脫貧,該協會於2001年在波貝開辦「鄉村職訓中心」,訓練課程以半年為一期,包括有傳統織布、裁縫、按摩、理髮等班別,讓婦女訓練後有就業機會,參加者還定期補助白米,以免其斷炊。結業後輔導就業,而自行開業者給予無息貸款,助其購買生財器材。如今已開辦了12期,結業人數400多人。


此外,知風草協會也提供急難救助,對地雷受害者,生病受傷無力就醫者,給予金錢食品及醫療等協助。


楊蔚齡帶領知風草協會工作同仁10多年來在柬埔寨從事人道救援服務,關懷弱勢,受惠者不計其數,其善行義舉受到柬埔寨人的尊敬,也受到國人的肯定。


人道救援服務是人生之路


楊蔚齡在人生的黃金期間就投入中南半島從事社會服務,先是到泰北的難民營為戰火失去家園的難民進行人道援助,然後隨著難民來到柬埔寨,繼續提供關懷與援助,為赤貧兒童蓋學校,辦流浪兒童之家,為婦女開職訓班,還要募集文具給學童,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在邊陲異域付出這麼多的愛心,又是如此的執著?


楊蔚齡說,她並有什麼偉大的情操或因緣際會,也沒有受到什麼樣的感召與啟發,或許是其人格特質使然吧,命中註定要吃苦,讓她往這條路走。她讀的是社工科,學校畢業時就抱定以服務社會做為人生之路的方向。抱定這個想法,讓她一路走了下來。


銘傳社工科畢業的楊蔚齡,22歲時考上華航當空服員,光鮮亮麗的空姐頭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但她在工作之餘,卻跑去做社會緊急救護工作,穿著救護衣,跳上一一九救護車,且常在半夜出勤,她並參加過紅十字會的緊急救援服務。當了7年的空姐,她認為這方面的歷練已夠,想換個環境,充實自己,計畫到美國讀書。


那時中南半島的越柬棉緬四國正值赤禍戰亂,上百萬難民逃到他國,到泰國的難民多達30餘萬人,聯合國在泰北設立難民營,於是人權協會在台召集人員成立「中泰支援難民服務團」,人道救援呼聲的召喚,讓楊蔚齡毅然放棄美國皇后學院的入學許可,參加難民服務團。


體驗泰北難民營的苦難


楊蔚齡於1989年奔向泰柬邊界的拿坡難民營,營中多半是孤兒、寡婦及殘疾者,等待救濟與救助。她在營中的工作,包括募款與書籍,找資源蓋教室,送病患就醫,聯絡外國使節推薦接收難民等。其中有不少是華裔子民,在異地飽受戰禍流離之苦,在難民營中,她看到有多少人等不到救援與醫療而生病或死亡,而感嘆生命的無常,這一幕幕情景敲擊在其內心深處,讓她感同身受。在難民營服務期間,她自己也曾染病高燒不退,也發生過3次車禍,翻落山溝,險些喪命,卻又奇蹟似的生還。


儘管難民營的服務工作既辛苦又危險,原定只做半年,楊蔚齡卻在台灣與泰北間來來回回工作了4年之久。直到1993年和平來臨,難民營裁撤,難民回到原居地為止,她才回到台灣工作。這4年期間,她將難民營的親身經歷,寫成一篇篇報導登在報刊上,並透過電視、電台等媒體的報導,呼籲國人對處於泰北的難民伸出援手,獲得熱烈迴響,因此募集不少書籍、文具及衣物,幫助華裔難民、兒童。10餘位知名書法家還發動募款,舉辦「名家書法義賣」,所得款項轉交中泰支援難民服務團。回台後她將這些文章集結成《邊陲的燈火》一書,將版稅捐出做為難童教育基金。


楊蔚齡這種「重視生命,思考人的價值,勇於面對困難」的理念,在有困難的地方從事人道救援,捨己救人的行為,於1995年獲得「吳尊賢愛心獎」。她說得獎是對她的肯定,但更令人高興的事,有了這30萬的獎金,她又可以幫助更多的貧童。此外,她還獲得十大傑出青年與十大傑出女青年的表揚。


成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回台後,她任職聯合報副刊編輯,並未停止對難民們的關懷,仍心懸回到柬埔寨的華裔難民,在工作之餘,四處募款,成立華裔柬埔寨兒童就學助學金。她說:「救助工作是血液裡的一部份,如果不堅持,一定會後悔。」所以她要堅持下去。但是她深知個人的力量有限,從事人道救援服務事業須有計畫有組織的力量,才能永績經營,於是她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97年成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楊蔚齡在她的另一本著作《知風草之歌》一書中說,難民們就像在貧瘠曠野中,靠一點水就能生長蔓延的知風草,既卑微又堅強。她本著「一點露培育一枝草」的理念,10多年來知風草協會持續發揮力量,培育、照顧流浪街頭的貧童、孤兒,以及落後地區的學童、貧民,以教育紮根,讓良善的文化種子,在貧瘠苦難的土地上,漸漸地開出和平美麗的花朵。


思考生命與人的價值


長年從事人道救援,讓楊蔚齡見識到人處在生死之間的緊急情況,每遇此時心裡還難免會害怕,但事後會有所思考,為什麼我會害怕?又為什麼要害怕?人的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些經歷與思考,讓她更重視人的生命。


她在難民營中接觸的多是病患、兒童、婦女及老人,一些病人、老人處在克難的營中,或缺藥品,或等不到救助、接收,而病死或自殺身亡,她就要為他們買骨灰罐、處理後事。讓她覺得戰爭即使未上戰場,人的生命也是這麼沒有價值,而思考人的價值何在。


楊蔚齡10多年來,跑過柬埔寨20多個地方,知風草協會也在這些地方設據點,在工作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與挫折,但也因此讓她更看清「人性」的本質。


知風草協會曾幫助一位重病的婦人就醫,醫生卻向志工索紅包,當下情況救人要緊,只好給了,留下病人就醫。3天後病人因針頭感染病毒死亡,病人家屬不找醫院理論,卻說是知風草分會害了她,要求賠償。好人難做啊!


楊蔚齡說,這就是社會工作者的一種挑戰,也是對信心的一大打擊。這時要檢討的是,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處理這件事,而不是選擇退縮。


又有一次,知風草協會幫助深山裡少數民族的一位患有唇顎裂症的少女,送她到醫院治療,因趕時間,未等到其父親同行,因而挨其父親的大聲責備,志工們救人反而挨罵,心裡很不是滋味。不過,當小孩的父親看到女兒醫好了兔唇時,反而對知風草一再感謝。她說,這也反應了身為父親的一種「人性」本質。


為一件大事而來,做一件大事而去


楊蔚齡說,人道救援工作是一件艱苦的事業。遭遇困難在所難免,但是她為何愈戰愈勇?她表示,當幫助一個人時,又看到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她就會被吸引去做,深感錯過了會後悔。就像在路上看到有車禍受傷者,就自然而然,給予幫助。愛心人人都有,只是她自自然然的不斷的付出。


秉持這種信念,楊蔚齡帶領著560位知風草的員工,奔走台柬兩地,幫助成千上萬需要幫助的人,她要這群年輕朋友,「捲起袖子能幹活、放開喉嚨能唱歌,提起筆來能寫作」。知風草協會在艱苦的地區,撒下歡樂的種子,揚起青春的歌聲,把歡樂帶給苦難的人。知風草協會已在柬埔寨生根,楊蔚齡還要把愛的種子擴散出去,接下來,她要在柬國召集更多有志社會工作者,讓人道救援服務事業漸漸在地化,普及化。


名詩人瘂弦,也是知風草協會的監事,他在知風草的會訊有一篇勉勵知風草工作伙伴的文章,說道:「為一件大事而來,做一件大事而去。」的確,「知風草」和楊蔚齡現在正在做的就是一件大事。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08秋季號第六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