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監獄天使 傳愛永不止息



——專訪「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2)



                                         洪樹旺


新造的人 洪姓女受刑人假釋


特殊的囚犯,也是黃明鎮關懷輔導的對象,如犯下殺人溶屍案的大學研究生洪姓女受刑人,在獄中的11年,黃明鎮經常和孫越前往探訪,也不斷鼓勵她,兩人可說是她的貴人。因為信仰,她找回自信,也將獄中心情和懊悔化為文字,說出心中的感動,讓她變成一個「新造的人」。她在獄中表現良好,已於去年123獲得假釋,恢復自由。


洪姓女受刑人剛投案時,關在新竹看守所,她的碩士老師請黃明鎮牧師去開導。黃牧師去看時,只見她愁容滿面,焦慮不安。後來轉到台北看守所,他也常帶領靈糧堂姊妹志工去看她。與她懇談後,才發現她在校成績好,IQ高,但是EQ很差,無法處理情緒問題與人際關係,導致犯下大錯。黃明鎮教她禱告讀經,並請孫越叔叔寫信給她,一起去看她,讓她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她曾是碩士班學生,是高教育水準的囚犯,能懂得福音的道理而接受信仰,不久就受洗成為基督信徒,靈性上大有進步。


姓女受刑人背負殺死好友的十字架,並認下25百萬元對受害者父母的鉅額賠償。在獄中她信仰宗教,心靈平靜下來,每天早晚禱告,曾寫信給受害者父母,期盼得到他們的寬恕,可惜信被退回。黃明鎮說,經過11年的學習,她早已會對人主動打招呼,展露笑容,做雜、教英文,並彈得一手好鋼琴,在活動中常可聽見她的琴聲,後來成為受刑人的優良典範。這樣的人,出獄後再犯的機率是零,黃明鎮呼籲社會給她一次機會。


曾經因殺夫案而同樣在社會喧騰一時的肢障潘姓女受刑人經過更生團契事工的輔導,在獄中信了耶穌,真誠悔改,也從死刑改判為無期徒刑。她曾經在黃明鎮親自擔任總編輯的《更生雜誌》上,寫了一篇題為「再給我一次機會」的短文,表示她已改過自新,請求社會大眾的原諒。黃明鎮切盼我們的社會有這個雅量,能像更生團契,敞開大門迎接回頭的浪子。


關懷犯罪被害人身心靈


基於長期關懷全國受刑人及其家屬,深感犯罪被害人身心靈重建之重要性,更生團契便以實際行動,結合各界,幫助受害人及其家屬,從傷痛中站起來,重新面對未來。希望在眾人的關愛下,不但過去的傷害獲得醫治,又得以進一步在仲裁者的協助下,與加害人取得諒解、和解,共同營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黃明鎮就舉更生團契關懷過的「游媽媽赴監擁抱殺子凶手」故事為例,說明兩造間饒恕的愛,再創新的人生。


游媽媽的17歲獨子於9年前12月的一個深夜,在台北長安國中一場烤肉活動中被刺身亡,加害人是15歲楊姓少年。由於楊媽媽是台北某教會信徒,教會要求更生團契關懷被害人的母親──游媽媽(父親於1999年病逝)。團契受理後幾經協調,在教會人員陪同下,加害人父母親赴被害人游媽媽三星的娘家致歉,在他們聲聲「對不起」以及代替坐監的兒子下跪請求原諒下,終於化解了被害人的怨恨,並達成和解條件。更重要的是雙方的母親、姑姑相擁而泣,更是令人感動。這種兩造的和好,使被害人心中的仇恨得到釋放,加害一方得到原諒。


楊姓少年剛犯案時被收押在台北觀護所,黃明鎮常去輔導,見他這麼年幼就失去自由,應是多麼渴望被愛、被接納,他還要求和黃牧師握手。3年後更生團契同工前去拜訪游媽媽,她問起楊姓少年近況,同工見她心田柔軟,即安排她與孫越一起去探視,楊姓少年一見到游媽媽就說:「游媽媽,對不起,可以原諒我嗎?」游媽媽說:「我這趟來看你,是要告訴你,我願意原諒你,給你機會。」兩人很談得來,在分開前楊姓少年說:「游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於是她站起來張開雙臂,兩人相擁而泣。她說:「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的孩子回來了。」


游媽媽赴監所擁抱殺子凶手的消息傳出後,感動社會上許多人。黃明鎮牧師說,這種饒恕的愛,幫助游媽媽走出喪子之痛的陰霾,也活出了生命的色彩,成為「快樂媽媽」。而那擁抱的暖流,沁入少年的心,啟迪其智慧,將可創新其人生。


 另外一個案子:拉法葉艦採購弊案中的尹清楓命案多年未破,對被害人家屬在精神上是相當大的折磨,後來尹清楓遺孀李美葵女士,在黃明鎮牧師及更生團契同工的關心與輔導下,從命案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她選擇了原諒加害人,心靈得到救贖,現在是更生團契的快樂志工,為更生人服務。


繫條黃絲帶在老橡樹上


「繫條黃絲帶在老橡樹上」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美國歌曲,述說一名剛出獄的人,正搭乘巴士準備返鄉,在出獄前曾寫信給妻子,如果還願意接納他,就請在家門前的老橡樹上繫一條黃絲帶。巴士經過時,如果看不見黃絲帶,他會識趣地留在車上,讓巴士繼續載著他遠離。結果他驚喜的發現,家門前的老橡樹上竟繫滿了千百條黃絲帶。於是在眾人的祝福下,這位剛出獄的男士背起行李、走下車,踏上溫暖的歸鄉路。


黃明鎮常提到這個故事,他寫的一本書也以此為名,用意在呼籲社會與家庭,以包容的心胸,接納出獄的更生人,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讓他們能自立更生,避免再犯錯回牢。他說,曾有一位少年觀護所的孩子打電話給父親,告知將要出獄的消息,父親竟冷冷地說:「我已經沒有你這樣的孩子!」需要被愛的人卻被親人拒絕,其感受可知,最後這個孩子走上舊路,再度犯罪入獄,被終身監禁。黃明鎮感嘆地說,縱使孩子曾犯錯,父母都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用愛來感化,以免這些迷途羔羊再一次失足。


黃明鎮說,家人的愛與接納是受刑人自新的鑰匙。」家庭有愛有溫馨,如能張開雙手歡迎更生人,就會減少他們再犯的機會。儘管家人的關心是受刑人的精神支柱,但有的家屬怕被社會歧視,或怕受傷害,而與受刑人失聯。更生團契一直積極地幫助這些家屬接納他們的親人,也提供物資給經濟匱乏的家庭。他們在每年的聖誕節舉辦天使樹活動,與各地的教會合作,將禮物送到受刑人家裡,並鼓勵孩子們在收到禮物後寫封信給牢中的爸爸或媽媽。2008天使樹活動,就有4千多位受刑人子女受惠,更生團契為受刑人及其家人搭上溝通的橋,用愛把分離的親人拉近。


除家庭外,社會的接納更為重要。黃明鎮說,一般人對受過刑的人普遍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出獄的人難容於社會。像陳進興的兩個兒子,被貼上壞人的兒子的標籤,上學時被同學指指點點,遭受歧視,還曾被推倒水溝裡,幾乎無法在社會立足,後來受到許多人的幫助送到美國被收養,才能像正常的孩子般成長。


他指出,社會的歧視,讓更生人在謀職或與人相處上發生困難,這也是受刑人一再回籠,而「越關越大條」的原因。一般公司行號普遍不錄用受過刑的人,因為怕其再犯或影響到其他的人。黃明鎮說,根據犯罪學的研究,其實企業雇用受過刑的人與雇用一般人的風險是一樣的,只是一般人先入為主的觀念,阻礙了更生人重生的路。


更生團契的10多個區會中也都有中途之家,照顧出獄的受刑人,輔導邊緣少年,提供了工作技能訓練,培育受刑人在公益單位工作,希望他們可以再次走入社會,降低再犯率。黃明鎮說:「受刑人缺乏自我肯定,又容易受到誘惑。中途之家希望幫助他們在工作中肯定自己,也藉由每天的讀聖經禱告,讓他們加強抵抗誘惑的能力。」


輔導出監受刑人,協助找工作,讓他們自立更新,光靠更生團契是不夠的,黃明鎮牧師盼望更多人,能在老橡樹上繫上一條展現包容與笑靨的黃絲帶,迎接每位需要被愛、被鼓舞的浪子與遊子,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社會會更和諧。


用愛拉拔 照顧邊緣孩子


從事監獄服務後,黃明鎮受聘為監獄的義務教誨師,但台灣監獄一個教誨師平均要面對4百名受刑犯,一個人分配不到5分鐘的教誨時間,他認為這樣要達到教誨的功能,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在親身體驗「入監」的那一天,選擇與少年犯在一起,後來接觸多了,才知道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嚴重。分析其原因,「都是家庭問題」!許多犯人提及年幼時遭父母毒打,「有綁起來打的、有吊起來打的,亂打一通……」,聽得同仁們都掉淚。青少年小時候得不到父母親的愛與家人的關懷,導致後來行為偏差而犯法。但是這些青少年到監所後,教誨師又那麼少,根本得不到真正的矯正教誨,又怎能變成好孩子呢?這種現象令黃明鎮憂心忡忡。


更生團契為照顧邊緣孩子,曾在北投設立小型少年之家,10年內輔導了60名孩子。他們發現,青少年虞犯只要多加關懷、提攜,就會走上正途,遠離犯罪。有鑑於青少年犯罪預防與矯治工作的重要性,黃明鎮又決定在花蓮創辦「信望愛少年學園」,經過5年的籌備與奔波,終於20006月開始收容學員。至今已輔導過130名學員,在離園的80名青少年中,9成以上均能上進升學或穩定的工作,只有少數再犯。


為了創辦少年學園,黃明鎮花了不少的心血。當初有人反對,因為沒錢沒人,雖然經「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募款2千多萬元,但後續的開發過程及工程款的不足,使建園時程延宕。後來幸獲愛心人士捐獻了3千多萬元,歷經5年終於完工。少年學園專門收容行為偏差的孩子,適時予以矯正。他說:「我願意張開雙手擁抱他們,讓他們讀書。」他常到學園去陪他們,跟他們一起生活。


為了建立孩子們的信心與體會成功經驗,黃明鎮更獨樹一幟,教導他們騎一輪車。根據日本犯罪學研究發現,會騎一輪車的孩子不會變壞,所以日本小學生都要學騎一輪車。黃明鎮說,「一輪車講究平衡,必須運用大腦、小腦。講究平衡的結果,思想不會偏差,行為也就不會偏差。」他以61高齡,不怕跌倒、不怕受傷,自己先學會騎,再教孩子們,並與引進一輪車的板橋地院觀護人盧蘇偉帶領30位孩子,以20天完成一輪車環島1千公里的壯舉。這一過程還拍成紀錄片「飛行少年」,並得到第1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榮譽。


黃明鎮說,經過一輪車的環島挑戰,學園的孩子們更臻成熟,更有自信。有的已高中職畢業,就讀大專院校,有的穩定就業,安分守己。他期盼能推廣一輪車活動,讓全台中小學生能因學會一輪車,操練心性、磨塑品格,成為不怕吃苦,百戰百勝的上等公民。


1期學員畢業時,黃明鎮親自開車,帶著8個曾經中輟的畢業生,展開一趟與眾不同的感恩畢業旅行。他們不去陽明山,也不去水上樂園,更沒有走訪墾丁,而是繞了大半個台灣,踏入監所,向曾經資助他們完成學業的人表達謝意。晚上住的是戒毒村、教會及養護中心。他說,學園的獎助學金大都來自警政署各階高官、監所職員、典獄長及受刑人等的慷慨解囊。沒有這些人的傾囊相助,這群孩子至今可能還流浪街頭,或成為階下囚,不可能從中輟生,變成畢業生。這項創舉,就是要他們常常心存感恩


黃明鎮對學員們抱著很大的心願,就是把中輟生變成畢業生,畢業後再成為大學生,「將來有一天,送他們出國留學,然後返回台灣,服務社會。」他說:「我永遠不放棄他們!」此外,他也常到國中、國小去演講,談親子關係與愛的教育,以預防青少年犯罪。他盼望在竹子沒長歪之前就給予導正,否則遲了才來矯正,要花更大的力氣。


戒毒戒賭戒酒 杜絕犯罪之源


黃明鎮以多年在監所教化服務的經驗,體認受刑人之所以犯罪,多因吸毒、賭博及酗酒所導致,因此總是苦口婆心奉勸受刑人,要徹底戒毒、戒賭、戒酒。能杜絕犯罪之源,犯罪案自然減少。


其中以吸毒對人體的殺傷力最大,又很難戒掉。煙毒犯出獄後78成會再犯。為了有效為煙毒犯戒毒,政府在10多年前曾派員到國外考察,發現「福音戒毒」有效,於是在台南明德外役監內設立了2個戒毒村:第一村為基督村,第二村為佛教村。黃明鎮曾在第一村內住過3個月,協助每天5個小時的心靈重建課程,並以愛心、耐心輔導受刑人。煙毒犯在那裡經過1年的日夜調教,出獄後的再犯率低於百分之20,雖改進了不少,但也花費不貲的社會資源。


至於賭博之危害層面更大。據法務部統計,每年因賭博判刑的人數多達34萬,居各種罪犯之冠。在美讀書時,黃明鎮曾在賭城為籌學費打工,目賭街頭亂象,治安敗壞。賭博合法化卻換得高犯罪率,實在得不償失。因此,最近台灣要開放設賭場,他認為要三思,並建議政府除了「反毒」,也要「反賭」。


更生團契的同工們到監所去關懷、教化受刑人,如同在河流下游拚命救人,雖然上游不斷有人墜河,救不勝救,但他們救人的手從未停歇。黃明鎮回憶,當初回台時,監所囚犯不23萬人,如今已逾6萬人,令他覺得任務更加重了。


  儘管如此,在上帝的帶領下,黃明鎮至今未有倦容,他要像「監獄天使」般,愛人如己;他要繼續進出監所傳福音,以愛感化受刑人,幫助他們走出一條正路。


因著基督的愛,黃明鎮勇往直前,永不止息。



※本文及圖片摘錄自《愛心世界季刊‧2009年春季號008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尊賢基金會 的頭像
    吳尊賢基金會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的部落格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