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深耕鄉鎮文化  讓台灣地方的美好耀眼國際

台灣好基金會由鄉鎮蹲點出發  地方特色文化逐漸發光發熱

                                                                                                                                                                                                                                                                                                                                                            洪樹旺

有「台灣創投教父」之稱的普訊創投公司董事長柯文昌,在經營企業有成之後,為了回饋故鄉,成立了「台灣好基金會」,要宣揚台灣鄉鎮文化特色,讓所有的人都看得見台灣的美好。七年來,該基金會設立「台灣好,店」,扶助許多台灣鄉鎮特色企業;更進一步打造東台灣的新亮點──鐵花村,讓台東成為音樂會之都,慢遊之地,並在池上鄉深耕當地文化,把台灣米鄉昇華為藝術之鄉。

柯文昌小時候生活在屏東潮州,家鄉有寬廣的稻田、潺潺的溪流與濃蔭的大樹,這一幕幕故鄉芬芳泥土的美好畫面,是他70年代在美國求學工作時,給他內心安定的一股力量。對故鄉土地的情,引起他對鄉鎮文化的重視,希望以更正面積極的方式,促成更多的「台灣好」,於是邀請文化界與企業界朋友一同參與,成立「台灣好基金會」。

台灣好基金會.JPG  
↑李應平執行長表示,台灣好基金會在台東金色稻田開音樂會,實現了池上鄉民的夢想,國人終於發現池上的美好。(楊永智攝)

基於對故鄉的愛心  設立台灣好基金會

該基金會就以「台灣好」為開始,逐步串連鄉鎮的美好,柯文昌憑藉過去在企業及文化界所累積的經驗,結合文化和企業人士,以更多元而有效的方式,希望讓台灣成為美好的家園,不論是人文素養、文化內涵及生活環境,都是華人世界之最!

「台灣好基金會」自成立後,即長期投入部落、村莊的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並協助文化產業的發展,幫助經濟弱勢的族群。例如:援助「八八風災」受到重創的台東嘉蘭村,以演唱會方式募款,邀請胡德夫、巴奈、南王三姐妹等原住民歌手,用歌聲做為重建家園的力量,獲得各界的義賣及捐款響應。

但是,「台灣好基金會」所做的並非只是捐款,所關注的也非只是硬體建設,而是如何透過長期的陪伴與駐點,參與整個文化重建的過程。該會派員長期蹲點,協助部落取得漂流木,重現部落搭蓋石板屋的技術;並成立「排灣好,店」作為部落工藝品展示與學童課輔的場地。

該會同時與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台東縣政府,共同合作嘉蘭村「部落廣場」計畫,由嘉蘭村的耆老和青少年同心協力,以傳統工法搭建部落廣場,包括頭目家屋、會所及涼棚,讓部落文化在這個場域生生不息地延續。

成立「台灣好,店」  地方手工產品通路

分散在各地社區及部落居民所成立的小型工坊,是地方安定的力量,為了讓他們擁有固定銷售的店面與穩定銷售的通路,累積品牌知名度並培養顧客群,「台灣好基金會」成立後第一個時間,就在台北成立「台灣好,店」,提供近百項在地產業及高達千種以上的手工產品,有阿里山鄒族的木雕、有台東池上的有機米、有高雄三和瓦窯的創意瓦燒等,成為台灣手作產業的獨特櫥窗。

該基金會的目的,在透過這些蘊藏土地記憶、居民情感及手感溫度的產品,傳送台灣各地的美好與能量,不但扮演良好的行銷通路角色,也讓來訪的消費者,能夠找到更多具在地故事的產品及伴手禮。

「台灣好,店」是在提供一個公平交易的平台,最後所有的利潤,則將回到「台灣好基金會」,協助鄉鎮產業的永續發展與文化深耕。

建立音樂交流平台  鐵花村成藝文聚落

在台東火車站遷移到卑南新站後,舊車站周遭倉庫與數棵百年樟樹變成廢墟,重視鄉鎮文化的「台灣好基金會」遂來此深耕,與台東在地音樂人及藝術工作者討論,同時在交通部觀光局的協助下,把它規劃成為一個以音樂為主體的鐵道藝文聚落,取名為「鐵花村」,提供在地原住民音樂工作者表演的常態性舞台,讓台東最引以為傲的原住民音樂創作人才,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表演或者留鄉工作。

同時,該會更進一步結合在地農人與手創工作者的作品,形成慢市集的經營,將音樂資源、藝術文化資源和產業資源有效整合,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如今,「鐵花村」成為觀光客必遊的景點,到台東就是要來「鐵花村」,欣賞原住民音樂,並享受台東慢生活情調。

以米聞名風景又美  池上米鄉變藝術鄉

台東池上鄉以米聞名,更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風景,「台灣好基金會」看上這個美好的米鄉,從認養大埔國中廢棄宿舍開始,要打造成藝術之鄉,成為東部另一個亮點。

在與池上在地居民共同努力下,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文化活動的舉辦,在地導覽員帶領農村體驗行程,邀請國際級團體前來演出,再加上藝術家駐鄉計畫……等內容,不但為在地居民創造出許多新的收入來源,也持續為在地注入充沛的文化能量。

2012年優人神鼓的演出,吸引近三千位觀眾蒞臨現場,更大幅提高了在地的自信與認同度。鋼琴家陳冠宇在金黃色的稻田裡鋼琴演奏,難得一見的優美畫面透過媒體,呈現國人面前。「雲門舞集」也來發表林懷民孕育兩年、慶祝雲門40週年的新作──「稻禾意象」,以舞蹈藝術與在地鄉親共享。台東真的亮了起來!

神農土地教育計畫  營造苗栗為有機縣

「台灣好基金會」的中台灣鄉鎮文化深耕從苗栗開始。

該會畫一個5年為時間軸,以「苗栗有機,神農計畫」為名,與當地的迴鄉有機農場合作,邀請企業認養小學,即一個企業認養一所小學,一所小學耕種一畝校田,推動土地教育,讓有機融入生活。同步連結當地社區、人文團體網絡,凝聚有機共識,以獨一無二的有機生活,作為苗栗未來發展「有機生活文化旅遊」的基礎,朝向營造台灣第一個「有機縣」的目標前進。

柯文昌在苗栗首先認養新英小學,從新英國小的「有機營養午餐計畫」開始,自2013年新學年度起全額補助該校有機食材,希望將有機農業的理念,落實到學校的生活教育。接著第二波贊助中興國小,希望能夠逐步擴散到更多的校園,除了讓孩子吃得健康營養外,藉由一所國小推動有機營養午餐,還能照顧到兩~三位在地有機小農。實驗兩年多來,看到孩子們耕種一畝校田的努力與豐收的喜悅,並且有8家企業認養10所學校,有多所學校還在後面排隊呢!柯文昌於20157月間宣佈正式啟動神農計畫。

利用再生材料創作  成立再生藝術工坊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藝術教育以及再生材料的利用,「台灣好基金會」於2015年設立台灣第一個「再生藝術工坊」,它是讓孩子們發揮手作和創意的地方,也是再生材料的資源平台,將會是創意人和藝術家的聚落。

該會希望透過手作體感的過程,讓孩子產生對土地的愛惜,成為一種內化的價值,這是有異於傳統的環保教育。計畫推出後,已有數十家企業率先響應,贊助各式各樣的剩餘品,倉庫塞滿了再生材料,接著藝術家、教育者和設計師陸續加入,形成創意網絡。再加上志工團隊的進駐,使工坊一開始就呈現豐沛的活力。

南台灣回饋啟動  從屏東潮州做起

至於南台灣鄉鎮文化的深耕工作,「台灣好基金會」已經啟動,將由屏東潮州做起。

20年前,它是屏東市往南行的交通必經之地,經濟繁榮,而自從新開的高速道路從旁呼嘯而過後,產業重心外移,地方趨於沒落。為了延續城鎮價值,潮州正待創造新生。

潮州是柯董事長的故鄉,何以在基金會成立七年後,才回到潮州?他笑說是要先在外面練好功夫再回鄉,究竟他要端出什麼菜來回饋故鄉,值得請拭目以待。

【專訪李應平】

台灣好基金會為了使台灣更美好,選擇從鄉鎮文化的深耕做起,文化工作是長期性的,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惟該會成立七年來,在許多地方播種,並已發芽,見到了成效,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去年底接任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的李應平,長期從事文化工作,曾經擔任文化部次長。以下是她接受本刊記者的專訪重點,以問、答方式刊出。

為了台灣的美好  做回饋台灣的事

一、問:台灣好基金會何以強調發展鄉鎮文化呢?

  答: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創辦人柯文昌先生在屏東潮州長大,他始終認為台灣最穩固的基礎,最豐富的能量,就是鄉鎮文化。

  他從美國回台工作,29歲就當了HP(台灣惠普公司)的台灣區總經理,後來自行創業,一直在創投業發展,他認為台灣製造業、科技業發展快速,產業結構也很好,但是如果地方的鄉鎮文化發展失衡,對未來台灣的競爭力,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所以在2009年他就和一群文化人,包括林懷民、蔣勳、殷允芃、龍應台、嚴長壽、徐璐等人討論,應該結合自己身邊的資源、網絡和想法,成立公益組織,把過去台灣給他們的養份,全部回饋給台灣人,以便推動台灣鄉鎮文化,為鄉鎮的美好打基礎。

  那麼要取什麼名字呢?希望取一個讓大家一聽就能懂的名字。柯先生說我們要做的事,是要台灣好嘛!「台灣好」這三個字到處都聽得到,就用這個名字好了。

地方特色手作產品  透過平台行銷出去

二、問:基金會成立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店──「台灣好•店」,為何是開店,它與鄉鎮文化有關係嗎?

  答:基金會的董事們發現各鄉鎮都有一些特殊的人,在故鄉的角落裡,堅持自己的理念,默默地以他們的專長,專注地做有意義的事情。

  例如,阿朗茶就是賽德克族人,延續其祖靈,對土地愛護的觀念,以自然農法親手種出來的茶。又如,天染工坊的陳景林、馬毓秀夫婦,認為紡織染色應兼顧到土地的保育,堅持要用植物染,生產量少質精的天然染色工藝品,他們更要尋找代表台灣的顏色。可見在各角落的人,各有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值得去發掘,應該被大家看到。但是他們都是小規模的生產單位,沒有能力去做行銷包裝的工作。於是台灣好基金會為幫助他們,而成立了「台灣好•店」做為平台,展售他們的手作產品,我們是以公平貿易的精神來經營。

  剛開始,大家覺得奇怪,這樣的店為什麼要開在幽暗的老舊市區而不開在東區商圈?當初的想法,它不僅是一個商店而已,希望它有機會去帶動這個商圈的文化。因為這些小型產業的主人、藝術家或是社區的達人,和堅持理想的小產業負責人們會常在這裡進出,漸漸就形成一個小小的聚落,透過他們的人脈網路,人群開始在這裡聚會、飲食,進而吸引年輕人及品牌進駐,而產生群聚的效果。

  這就像我們在庫房裡插上一朵玫瑰,接著就會把桌子清理乾淨,窗戶也擦一擦,把環境整理好,如此自然形成再造的功能。

  最終,「台灣好•店」會成為台北,甚至是台灣巷弄文化的代表。當初,很簡單的想法是要建構一個銷售的平台,讓有故事背景的產品在此銷售,希望能夠自然發酵,帶動另一個文化,慢慢變成文化觀光的景點。

參與部落文化重建  對話蹲點尊重傳統

三、問:請談一談台東嘉蘭村災後重建,台灣好基金會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答:2009年發生八八風災後,柯董事長接到演唱家胡德夫電話,說他的故鄉嘉蘭村災情慘重,房子多被摧毀,尋求援助。柯董事長立刻為該村辦了一場募款音樂會,募到一千萬元的款項,協助該部落重建,但我們的做法和政府不大一樣,我們是扮演陪伴的角色。

  至於這筆善款要怎麼運用對部落最有幫助?我們和部落的族人一起討論,要研討出最符合部落的理念和需要才去做,所以歷經半年的對話討論後,決定做三件事:1.是蓋部落廣場,做為部落集會、舉行慶典的處所。2.是蓋頭目的家屋,頭目是部落的象徵,要有像樣的家屋。3.蓋青年會所,讓參加成年禮的青年住在一起,接受訓練。

  接著,找排灣族的技師來蓋,採用傳統的方法,整個興建過程花了三年的時間,投入了善款,還派了兩個人蹲點長駐該村和他們一起工作,等三年的工期完成後,才交給落部。同時,協助他們成立社區協會等組織,來為部落族人服務。

好山好水悠閒慢活  缺乏資源青年外流

四、問:你們在台東開創了兩個光點,受到注目,台灣好基金會為何獨厚落後的台東呢?

  答:七、八年以前,台東沒什麼發展,也沒有多少人前去,環境沒受到外界的干擾與汙染,因而保持他們的原始風貌和好山好水的美麗景觀。但是在地人卻認為他們得到的開發資源比較少,所以二、三十年來都沒有明顯發展。

  我們思考能為台東做什麼?在多次和台東前後任縣長及在地人士討論後,所得的結論是,台東要如何開發,才不會失去他們現有的優勢,如慢活的生活步調、美麗的鄉村和天然特殊的海洋景致等。

  在與在地人對話的同時,我們發現台東的原住民人口超過總人口的一半,他們為了生活,被迫要外出到都市去工作,而且永遠都只是停留在打零工階段。

  如果我們能為原住民朋友創造一個平台,一個場域讓他們留在故鄉,利用他們專長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那將是兩全其美的辦法,這是當初一個抽象的想法。

原住民具音樂天份  金曲歌王歌后特多

  剛好台東火車站遷移後,留下了台鐵舊有宿舍,我們就把它簽約租用,針對原住民具有音樂天份的特點,讓它變成一個戶外的展演空間,讓原住民朋友在這裡演唱,分享他們的生活和音樂,這就是「鐵花村」的由來。

  距離台東市不遠的南王部落,在25屆金曲獎中就產出了8個歌王歌后,表示原住民的音樂天份與藝術表演的才華,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並不侷限於傳統的九族文化村式、園區式的藝術表演。

  鐵花村就是朝這個方向發展。至於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這裡有鐵花路,而鐵花路之名即是紀念胡適的父親胡鐵花而來,他在清朝當官,曾經被派到台東任職。

  我們把它簡單的修護,大樹都保留下來,舞台中間還有顆大樹,這裡變成一個慢步調生活情趣的地方,也是台東最具尊貴生活風格之處。村長發哥是阿美族人,總監及一些工作人員也是原住民朋友。演出的歌手,如紀曉君、張惠妹等都在這個舞台上表演過,她們認為在自己的故鄉為鄉親、朋友唱歌,是最榮耀的事。

鐵花村成音樂聚落  帶動文化觀光慢活

這裡的工作人員,原住民朋友超過一半以上,只要有可能,我們希望進用更多原住民朋友。另外,我們也有青年之培育計畫,凡對音樂有興趣者,都可以在此取得音樂教育資源。

鐵花村旁有一大片公園,我們在公園草地上放4,500顆熱氣球彩繪的燈,變成一片燈海,凡到此一遊的客人可以彩繪並懸掛一顆熱氣球,讓台東的記憶保留下來。這是一個公共藝術的概念。

鐵花村原本是塊荒廢之地,經過規畫後,重新得到了生命,同時喚起台東人對故鄉的共識與驕傲,成為一個鄉鎮文化發展的起點。隨之而來的是外圍的一些觀光設施,這是當初意想不到的事。

另一方面,鐵花村打出名號後,包括做流行音樂的音樂人,也開始往台東演出。歌者在此唱歌,音樂創作人也希望在此沉澱下來,因而造成一個群聚效果。我們對年輕音樂人的培養也就成型了。

鐵花村表面上是一個展演空間,但它帶動的是更多的責任和使命,也凸顯台灣對流行音樂與原住民音樂的不同看法,更促進文化觀光與旅行,讓台東的能見度提升。

取得共識交朋友  鄉鎮文化才能生根

五、問:你們在台東市打造了「鐵花村」;在池上鄉,則把米鄉變成藝術之鄉,是基於什麼考量?

  答:我們在深耕鄉鎮文化之時,一定要取得在地的共識,要走在他們需要的路上。因為如果沒有共識的話,把外來的東西移植過來,無法帶動地方的認同,更不可能在地方生根或發酵。

  池上鄉和台東市不一樣,池上的農夫對自己的土地有強烈的熱愛與看法,對自己的故鄉有自己的願景,在推動地方再造的過程中,池上人獲得共識,要參考日本的模式,把地上的電桿地下化,因為他們認為池上最美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尤其一到秋收時,金黃色的稻田連接著藍天、白雲,這個景色是他們最美的資產。

  如果沒有在地人的自覺,就不會有今天美麗的池上,我們2009年進入池上時,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我們和當地人溝通交朋友,談到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提出夢想──如果能在金黃色稻田上舉辦一場音樂會,該會有多好多美?

金色稻田開音樂會  池上人夢想實現了

他們在發夢,認為不可能實現,我們則說這不是夢,只是單純的技術上的問題。於是農夫們就協調什麼時候插秧,以期一起收割,讓稻田呈現一片金黃色的景致。

於是2010年就在池上秋收季辦了第一場音樂會,在175公頃的金黃色稻田上,由鋼琴家陳冠宇演出,那是多美的畫面。後來每年都在秋收時舉辦音樂會,例如:優人神鼓、雲門舞集、張惠妹…等都在這裡演出,藝術在地方有更深的扎根,池上的美也傳開來了。

池上的文化底蘊非常厚,可以放手去做更精緻的藝術,我們找到幾棟老房子,邀請藝術家、文化人來到池上進駐,一方面希望以池上農村生活及文化為他們創作的動力;另一方面,希望藉由與藝術家的接觸,提升孩子們美術教育的眼界。孩子有機會接觸到雕塑家、攝影家、畫家、作家及音樂家,不但眼界寬了,思想也深了,這是藝術教育最好的一種方式。因此,我們在池上採取藝術與農村生活結合的方式,深耕地方文化。

推動苗栗神農計畫  培養孩子有機教育

六、問:你們在中台灣的公益志業,已由柯董事長宣佈啟動神農土地教育計畫,何以選擇有機農業來推動?

  答:苗栗相對也是資源較少的地方,產業發展落後,雖有許多美好的小事物,卻凸顯不出苗栗的特色,除了桐花季辦客家文化節外,沒有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項目。

經過深入了解,苗栗既然是個農業大縣,我們就從農業方面著手,期望在大家的共識上,建構有機農業作為未來發展的特色。

剛好,柯董事長認識苗栗的一個有機農場,那是一、二十年前,有一群白領階級要下鄉種田,他們有土地保育的觀念,集體耕作,以自然農法經營有機農業。由於雙方在土地保育的理念上一致,在談合作發展有機農業時,一拍即合。

柯董事長認為推廣有機農業,不只是為了健康養生,更是為了保育我們這塊土地。其次,他認為有機農業的推廣,要從小學教育著手,所以,他和學校合作,先認養小學,提供有機蔬食給學生當營養午餐,當孩子吃出蔬食的甘甜味道,建立有機蔬食的口感後,就會分辨出有無污染的差別。然後,我們幫學校開拓一畝校田,請專業人士來指導學生種植有機作物,讓學生體驗種田的辛勞和有機農業是如何種植。這就是神農土地教育計畫。

我們希望建構有機飲食、有機教育及對家鄉認同的三角關係,透過神農計畫,從生活的體驗,學校的知識教育,最後和社區的互動,以及對土地的感情,都能連結在一起。

自然農法耕種校田  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幫學校開拓的一畝校田,是要讓學生課餘時去種田,學校有地就用校地,沒地就租地。這是時時要去照顧的,與一般的戶外教學不同。

剛開始時,校長贊成,但老師反對,他們怕學生三分鐘熱度過後,失去興趣,校田的照顧就落在老師身上,而老師又沒種過田。所以校田先嘗試種蔬菜,看著蔬菜長大,兩三周就可以收成,給學生們很大的信心,後來改種黃豆,收割時我去參加,農作物豐收,師生們都很開心。

老師發現學生們對種田的興趣比在教室上課還高,甚至一大早就請校工開門,要為自己種的菜澆水,原先的疑慮一掃而空。學生們藉由下田的實際體驗,學習到水文氣候與作物的關係,也學到堆肥的製作技巧。他們在種田的過程中,也印證了所有課程上的知識,就能體會到國文課本所說的「粒粒皆辛苦」。也因此,學生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接觸土地認同故鄉  才知疼惜回饋故鄉

有人說,在鄉下學校推動一畝田計畫很奇怪,要種田回家去種就好了,何必那麼麻煩到學校種田?事實上,這是兩碼事。

談到在家種田之事,必須先了解農村的背景,在農業沒落後,農村的父母都要子女好好讀書,離開鄉村到都市發展,才能翻轉他們的社會地位。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會有兩極化的發展,成績好的就往外發展,不回故鄉了;而成績差的可能就留下來種田,成了不得已的選擇。也因此,我們社會城鄉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神農計畫則不同,孩子種田是一種教育,讓孩子去跟他們所處的土地實際接觸,並獲得有系統的有機農業知識,進而回到家時會要求長輩們不要用農藥化肥,因為它會破壞土地,造成污染。終而產生對家鄉的認同,進而愛惜生長的家鄉,只要有機會就會回饋,並以故鄉為榮。

由財布施到身布施  母親教誨身體力行

七、問:柯董事長常常下鄉走動,親自與地方人士溝通,主持基金會推動的活動,請談一談他做事為人的風格。

  答:柯先生常常提到他的母親生前告訴他,做人要務實,要他從這塊土地,這個社會所得到的都要回饋到這塊土地上。他的第一個公益志業,就是以他出家母親的法號「融悟」為名,捐錢做善事。 

  但他母親卻說他偷懶,因為捐款做好事是非常基本的事,這種財富布施,把錢捐出去就了事,是最偷懶的方法。布施不但要財布施,還要身布施,就是還要身體力行,要親自去參與、去投入,才是發自於心的善行。

  柯先生一直謹記母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教誨,所以在退休後全身投入公益志業,從「財布施」昇華到「身布施」。

  柯先生最不喜歡外界關心他究竟捐獻多少錢做善事,他認為重點在做出了什麼,而不是捐了多少錢。

到各地蹲點學習  自稱是個池上人

  台灣好基金會成立後,他投入很深,凡事親自參與。他講得很清楚,要同仁們蹲點學習,多和地方人士討論,多交流、多激盪,找出地方需要的脈絡,以地方的想法為基礎,再把我們的創意、新點子放進去,並取得大家的共識,才能成功。

  柯先生身體力行,常跑到地方上去蹲點學習,去交朋友。到桃園大溪、苗栗、屏東、台東,台灣一半的地方都跑過,光池上就去過無數次,自稱是池上人。

  他是個很開放的人,說到做到,劍及履及,在他能力可及的情況下會盡全力,做他認為該做的事。雖然他是企業家,對於公益志業,卻不急於要看到成果,而是一步一腳印地往前走。他說:「只要有前進,就是收獲;只要有累積,就是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