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弱勢族群傳播愛
  王英世牧師愛在宜蘭

創辦松年大學倡導終身學習 榮獲第十屆噶瑪蘭獎

洪樹旺

宜蘭羅東松年大學創辦人王英世牧師,60年來撫慰原住民心靈、助更生人重生、鼓勵成人終身學習,2014年11月榮獲第十屆噶瑪蘭獎。

「以誠待人、耐心處事、愛人如己、施比受更有福、不為自己追求名利」,是王英世的人生哲學。在他獲得宜蘭之光的噶瑪蘭獎之後,仍謙虛感謝過去一起為社會教育付出的夥伴,讓他的人生增添光采。

一生對宜蘭的奉獻,他自認為是上帝賜給他為祂工作的機會。王英世不只嘉惠眾人、引導人們學習正確人生觀,還豐富老人們晚年的精神生活。

為宜蘭作出貢獻  獲頒噶瑪蘭獎

因著王英世牧師一生秉持宗教義理,懷抱對世人的熱愛,為教會、社會大眾、誤入歧途者,作出無私無我的奉獻,以關懷鄉土人文為出發點的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為表彰其對宜蘭社會人文的卓越貢獻,評定王英世牧師為第十屆噶瑪蘭獎得主。

2014111,在羅東長老教會禮堂舉行噶瑪蘭獎頒獎典禮,由仰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莊秀梅主持,86歲出生於嘉義的王世英牧師接受表揚時表示,他從未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他只是效法陳五福醫師,以他為學習榜樣,把愛傳出去,關心更多的人。他並當場把20萬元獎金,全數捐給宜蘭四結長老教會,作為建造教堂的經費,再一次表達他對宜蘭的愛。

他獲獎後,本文作者來到羅東教會,專訪王世英牧師,傾聽他的愛心故事。

王世英牧師在羅東教會新蓋好的教堂,擔任6年主任牧師後退休,本來應該搬離,然因接任的牧師王榮信牧師是他的長子,他和牧師娘得以家人的身份繼續住下來。接受專訪時,王世英牧師推著自己坐的輪椅,樓上樓下到處走,雖然已經87歲高齡,腰椎和大腿髖關節疼痛,但是仍然神采奕奕地暢談他的愛心事跡。

師法陳五福之奉獻  傳播愛心關懷貧弱

60年前,王英世牧師初到宜蘭服務時,對於羅東基督教會的長老、有「台灣史懷哲」之稱的陳五福醫師,最為推崇,是他一生學習的榜樣。他看著陳醫師天天為病患忙碌,不只是視障者,還有其他疑難雜症患者也來找他看病,還常抽空騎著哈雷重型機車到鄉下為老人看診。後來還為了視障朋友,自費開辦「盲人習藝所」,即現在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嘉惠盲人。

受到陳五福醫師的影響,王英世牧師特別關心弱勢族群,目前仍擔任慕光盲人重建院董事。而且長年關心聾啞人,曾任台北聾人基督教會顧問達20年。

派駐宜蘭冬山傳教  幫助貧困弱勢族群

台灣神學院畢業後,王英世被派到羅東教會實習,首先去冬山和利澤簡開拓教會,那時兩地都沒有教堂和宿舍,租民居當集會所,沒有基本會友信徒和主日學學生,可說一切從零開始。剛開始是招集在街頭玩耍的小孩子,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視情況輔導他們,慢慢才有信眾,會務慢慢成長,而蓋起了教堂。

在輔導的小孩中,有一位兔唇的小朋友,家境不好,在街上賣冰,只有微薄的收入,王英世看到這種情況,請他到教會打雜,而且帶他去馬偕醫院做唇顎整容手術。這孩子就像家人一樣,受到王英世一家的照顧,王英世到新竹當老師時,也帶他一起去。後來他在聖經學院擔任廚師和幼稚園司機,然後結婚生子,還在啟信教會當長老。

幾十年來,得到他幫助的人很多,有的到海外如加拿大、美國去發展;也有人回到羅東來,有幾個以前的主日學學生,現在也回到羅東教會當長執。看到這些孩子,後來都有成就,這是他最感安慰的事。

深入原住民部落  走路就要11小時

在冬山教會建立基礎後,王英世牧師進一步往偏遠的原住民部落去開疆闢土,建立教堂。那時,宜蘭縣的大同鄉、南澳鄉等山地是屬於泰雅族人的部落。加拿大宣教士戈德恩牧師在宜蘭宣教,當山地巡迴牧師,他看到當地原住民的困境與需要,經常到原住民部落去宣教,去關懷他們,給他們心靈上的安慰。

後來,戈德恩牧師因年邁而要退休,請王英世接續他在山地的教會工作。看到外籍牧師對原住民的關懷與愛,不辭辛苦的奔波偏遠的部落間,他深為感動,毅然接下這個工作。

基督教羅東教會在宜蘭縣境內設有18間原住民教會,其中大同鄉與南澳鄉的教會位於偏遠高山地,交通不便。他說最遠的地方,像老金洋部落,走路要11個小時,去一趟來回要兩、三天,四季南山比較近,也要走34個小時。

雖然南澳鄉有公路經過,可以利用公路局車子,大同鄉也可利用運木材的卡車,省下很多交通時間,但是到深山部落去也要走好久。即使有車可坐,但是一遇到颱風來襲,道路橋樑流失,走一趟山地部落,困難重重。他好幾次帶大學生去做醫療服務,有些路沖走了,就用爬的,橋斷了,就要涉水,甚至拉著繩子像盪鞦韆一樣盪過去對岸,是最驚險緊張的時刻。

王英世牧師熟悉日語,到偏遠部落,都以日語與原住民溝通,雙方交流融洽。他教他們做禮拜、祈禱及日常生活知識,也提供醫療、教育及生活方面的需求。

他擔任巡迴牧師工作3年期間,進出偏遠原住民部落,不辭辛勞,協助在南山、碼崙、梵梵、崙卑、仲岳、碧候、澳花等部落,建設了7間石造教堂,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和聚會場所,為原住民部落社會的一股穩定力量。

聖經學院作育英才  提供弱勢職訓教育

在宜蘭傳教6年後,王英世牧師於1959年受聘到長老教會聖經學院擔任教師,並代理教務主任、總務主任。最初學校設在竹北,有半年時間,租用民家為教室,以克難的方式,開始進行教會學校的教育工作。

不久,學院搬遷到新竹市,開始建設第一期校舍。他帶著學生一起去整理校地,種植花木,住在原有的農舍,師生相處融洽。學校除了增建師生的宿舍和教室,並且建立當時新竹地區一所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幼稚園。

當時,學校特別注重原住民人才訓練,除了基礎教育和聖經神學課程外,更提供各種技藝訓練,例如幼兒教育、汽車修理、裁縫、農業栽種等科目,讓學生們學習到各種謀生技能,提高就業機會。

提升學制為四年制  增設學系奠定基礎

王英世牧師曾到過原住民部落傳教,對原住民學生特別關愛,總是循循善誘,給予幫助。之後,他被聘為院長,同時提升學制為四年制,增設幼教系、英文系、音樂系等,並與美國北卡州皇后學院締結為姊妹學院。擔任院長22年期間,他和老師的努力,使得學院的基礎得以穩固。

1989年,該學院和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合辦松年大學,本部就設於學院內,他開始推動各地教會設立松年大學分校,為年長者提供終身教育的機會,以迎合社會需要。

王世英牧師擔任院長期間,得到獎學金前往美國進修一年,收穫很多。基於他對教會教育貢獻卓著,台灣神學院畢業的他,於1993年獲得該院頒授名譽神學博士學位,他視為無上的榮譽。

1994年,王世英牧師自服務35年的聖經學院退下來,經羅東教會聘為主任牧師,再度圓了牧會的心願。雖然已屆66歲,但身體狀況尚佳,又逢羅東教會新建寬闊的禮拜堂啟用,認為是上帝給教會向外宣教的良機,於是他再次一展教育長才,將上帝的愛心擴展到一般民眾的身上。

再回宜蘭羅東教會  積極開辦社區教學

他一上任就開始辦兒童合唱團、日語班、英文班、插花班等社區教學服務工作,受到居民的重視,並紛紛報名參加。同時籌辦松年大學羅東分校,隔年3月就開班,湧進八、九十位學員,極為熱門。接著,女子神學院也在該會設立分校。因此,羅東教會拉近了與社區民眾的距離。

不過兩、三年間,羅東教會給人的印象完全改觀,它不只是信眾做禮拜的處所,更是鎮民們喜歡來上課學習及參加活動的地方。同時成為蘭陽及各地教會的據點,各種聚會都來此地舉辦。

在羅東教會牧會6年後,72歲的王世英牧師依照長老教會的制度退休,但是教會的教勢日日成長,週日做禮拜的人數超過300多人。羅東教會還幫助五間附近的小教會:五結、利澤簡、三星、冬山和大南澳教會,對外奉獻每年300多萬元,佔教會三分之一的經費。

參與「更生團契」  赴監所感化受刑人

王英世牧師回到羅東教會後,除宣教外,重視教會與在地社區的連結與服務,更關心宜蘭地區監獄裡的受刑人。他每周都至宜蘭監所講道,進行感化教育,輔導他們,為他們禱告。當時靖廬收容大陸偷渡客,人滿為患,王牧師經常進入靖廬,有時為他們主持受洗儀式,並安撫他們,讓他們情緒得以穩定。

16年來,他擔任基督教「更生團契」宜蘭區委員,並受到大家推舉出任區會主任委員,超過10年。

王牧師在羅東教會的六年奉獻,受到長執者的肯定,他們認為王牧師一來,使得封閉的教會完全改變,成為開放的教會,新建的教堂發揮功能,成為社區的中心。

活到老學到老  終身奉獻不言退

王英世牧師在羅東教會擔任兩任主任牧師,任滿時雖然辦理退休,但是72歲的他退而不休,繼續擔任松年大學日語課等課程教學,松年大學校長一職,一直到幾年前才交棒。

他也從事翻譯的工作,由於從小受過日本教育,精通日語,對於有益於社會及人生的優良書籍,著手翻譯完成了七本書,其中《改變人生的四十句金句》發行超過20萬本,書中的正向人生觀,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

十年前他翻譯日本名醫日野原重明所著的《如何經營充實的人生》,當時他就希望松年大學各分校用作教科書,因為書中提出生活方式的新觀念,能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例如,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提到25年前,他就提倡成人的慢性病應該稱做「生活習慣病」,後來日本政府採用了,因為成人病多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所造成,只要改變生活方式或習慣,就可以預防。

王牧師年輕時,做過搬重物的工作,腰椎受傷,後來髖關節開過刀,至今有時腰部及腿部會感到疼痛,行動有所不便,不過有輪椅拐杖的幫助,他仍可以探訪會友,參加近程的聚會,如聖歌隊獻唱,並參與協助募款。綜其一生,他發揮其所學,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

創辦羅東松年大學  倡導長者活到老學到老

本文作者訪談內容如下:

問:台灣即將成為老人國,年長者的晚年生活問題受到重視,基督教長老教會早看到這個問題,並於25年前創立松年大學,在新竹聖經學院設立總部,當時你是該學院院長。到羅東後,你也推動設立松年大學分校,如今也已經20年。這期間,各地的社區大學陸續興起,終身學習蔚為風氣。請詳談基督教長老教會松年大學及其成果。

答: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對於老人社會來臨的問題非常重視,早在1984年即通過成立松年事工委員會,當時的主委劉日瑞長老,極力催生松年大學,終於在1989年正式成立,聘請高俊明牧師為總校校長。

當時我擔任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被聘為教務副校長,總校校址就設置在聖經學院。於是,各地教會中會紛紛籌備設校,台南中會立即成立第一所分校,成為第一所松年大學,台北的雙連教會設立第二所松年大學,接著台北大安教會、艋舺教會、台中三一教會、嘉義中會西門教會,陸續開辦分校,年長者的教育受到無比的重視。

200011月總會舉辦松年大學創校10週年慶典,並聘請李登輝前總統為總校名譽校長,呼籲推廣「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精神。到了創校15週年慶時,前後已成立了350所分校。雖然受到各地社區大學成立的影響,松年大學分校有停辦及學員減少的現象,但我認為,應排除萬難,繼續經營,因為松年大學是教會與社會之間溝通最好的橋梁。

我曾經寫過文章〈地方教會如何落實光照台灣、重建心靈〉,指出松年大學是一條最佳管道。另一篇〈松年大學,活到老學到老?〉文中提到教會為何要辦松年大學,並介紹辦好松年大學的七秘訣,強調松大要辦好,不能只靠一個人的力量,而是要傳道人帶動長執、信徒等大家一起來努力,才能產生一流的松年大學。

19953年,我到羅東教會擔任牧師的次年,就開辦松年大學羅東分校,第一學期報名者就有91人,結業生有76名,到19969月,各地多校竟然擴展到16所,包括兩所原住民分校。

羅東教會松年大學首先設立的大學部,已經快20屆了,碩士班超過10屆,博士班也有好幾期,雖然非教友學員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人不到20位,但是參加聖經班的人相當踴躍,婦女團契也有好幾人參加,到了暑假,教會就會成為學員孩子們的活動天地。

松年大學,讓許多年長者有再學習的機會,很多人不想要畢業,持續換班學習,20年來還有10多人繼續在學中,畢業的不下數百名。

「活到老,學到老」,學員們得到許多新知,也有人得到榮譽。羅東分校大學部第一屆畢業生曹劉金花女士,在2007年時,當年81歲,所撰的《金花回憶錄》自傳,獲得日本自分史學會的十屆「我的故事」大賞,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羅東松年大學分校的課程,包括英語、日語、書法、國畫、西洋畫、手工藝、直笛、陶笛、醫療保健、社會新知和人生哲學等科目,這些課程讓學員可以學習正面的人生觀,找到人生永恆的意義。

松年大學的開設,使年長者不分男女都能得到學習與體驗的機會,結交新朋友,大學成為年長者互愛、互相激勵的場所。所以我極力主張設立松年大學,尤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更應廣設松年大學,開設更多課程,符合社會之需要。

當不成名醫傳教去  一家兩代都是牧師

問:你們夫妻和子女四人都當牧師,而且你的長子還接續你的棒子,在同一個教會當牧師,這是很少見的。當初你和子女們何以都選擇當牧師?

答:我的父親當醫師,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至退休。小時候,父親希望我長大也當醫師。當時日本有一個名醫,叫「野口英世」,是細菌學的權威,對醫學貢獻卓著。數年前,日本為紀念他的豐功偉績,日圓千元鈔上面就用他的肖像。父親把我取名為「英世」,就是希望像他一樣成為名醫。我台中一中畢業後,返回彰化商校當事務員,並在教會主日學,唱聖歌隊,與教會有了接觸。但為補足高中學歷,北上在教會學校淡江中學讀了兩年。這期間更深入了解教會,感覺應加入其中,才能改革奉獻。因而放棄考大學,進入台灣神學院就讀,就這樣成為一名傳道人。我內人郭理利牧師是我台灣神學院的同學,我們到宜蘭冬山教會時結婚,後來她也成為牧師,在冬山牧會服務。

我的四個子女,都是由她親自教導撫養長大,孩子們從小置身在聖經、聖詩及聖歌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而走上傳道之路,真的是「滿載上帝的恩典」!

兼課教學翻譯書籍  退而不休奉獻不輟

問:72歲自羅東教會牧師一職退下來,卻仍兼課教日語,翻譯書籍,你對退而不休人生觀的看法如何?

答:我在聖經學院服務35年,到羅東教會6年後退休下來,卸下重擔覺得一身輕,但仍擔任松年大學的校長和日語班的教學。另外,也翻譯了七、八本日文書籍,如日本有名佈道家瀧元明牧師所著的《如何發現人生的意義》和《三分鐘默想》,都是很好的書。目前我還擔任台北中華聾啞教會的顧問牧師,所以名義上是退休,但並不覺得是退休的傳教師。

我個人很佩服日本名醫日野重明的毅力,讀了他的著作《高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很大鼓勵。他93歲,還是現職醫師,一天服務12小時,還出版五、六本有關老人的書,提出很正確的觀點。

現在有許多人五、六十歲就退休,但身體還很健康,經驗很豐富,應該還可以再工作好幾年,這麼年輕就退休不工作了,豈不可惜?社會應該活用退休人才,讓他們還有服務的機會。回顧過去60年的傳教生涯,感謝上帝給沒有特別天份、學識的我,能為衪做事,內心充滿欣慰與榮幸。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4冬季號03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