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心故事】


一張卡片──林永發愛心故事


賀偉


慈母的辛勞與智慧


現任台東大學主任秘書林永發,1955年出生於台東卑南鄉下。父親從台南鄉下駕了一星期的牛車,帶著全家到台東墾荒定居,過著平凡但也平安的生活。


可是沒多久,厄運降臨,林永發小學4年級就失去了家庭支柱的父親。父親臨終時囑咐,永發長得最壯,犁田技術最好,要留在家裡種田,不要繼續升學。然而,一肩挑起家庭債務和養家育兒重任的母親,不顧丈夫的交代,不論多辛苦,堅持讓小孩繼續唸書,她相信透過教育,可以讓孩子找到不同的出路。


林永發回想起母親為他們兄弟姊妹所做的一切,其中最令他感動的就是她當年「智慧的選擇」,勇敢違背父親的遺言,想盡辦法讓他升學讀書。沒有她的眞知灼見,他不可能有今天。


一張卡片打開繪畫的門窗


1969年國中2年級,剛好是14歲,林永發接受台中家扶中心的認養,使他幸運的讀完初中,並考上台東師專。且在美國認養人Elsner夫婦的鼓勵下,發揮他的藝術天分,成為傑出的畫家。


家扶中心的社工員在逢年過節時,都會提醒受助人要寫張卡片或書信給認養人,以表感恩。一向喜歡塗鴉、畫畫的林永發,起初擔心畫不好,掙扎了半天之後,他畫了一張卡片,由社工員代寄給美國的Elsner夫婦當聖誕禮物。他絕沒有想到,這張卡片會改變了他的一生。


林永發原本以為寄卡片,只是對社工員交差了事,也揣測認養人收到後打開看看,大概就會扔到垃圾桶。也許是上天的安排,意外的,卡片寄出不久,Elsner夫婦就回信,稱讚他很有繪畫潛力,要繼續加油。從此之後,他每月領取10塊美金(台幣400元)受助金時,社工員還常附帶給他一筆小錢,言明是Elsner夫婦另外加寄,要給他添購繪畫工具和材料,從而打造了他對繪畫的信心,也啟開他織起畫家的美夢。


林永發在「庄腳囝仔出頭天」一書中提到,那是他長那麼大,第一次聽到別人「對我的讚美與肯定」。他說,在學校書讀不好,常被老師處罰,最喜歡美勞,但畫得不像還是被人笑。對自己總是沒信心,又自卑家境貧窮,可是「那兩個遠在地球那一端的外國人,竟然喜歡我畫的東西,還說我很有天分」,「讓我這個沒有自信的孩子」,從此開始建立起自信心。


畫圖打工寄到國外


國中畢業後,林永發考上台東師專。專一那年的聖誕節,林永發很用心用水墨畫了一幅聖誕節的景象,寄給Elsner夫婦。令他受寵若驚的是,Elsner夫婦來信告訴他,他的畫作深受一家畫廊喜愛,建議他日後盡量把作品寄到美國,他們可以代售。


因窮困而選擇師專就讀的林永發,沒想到專一就有「賺錢」的機會,他很謹慎的選了幾張圖畫寄去。一個月後,他竟然收到Elsner夫婦來信說,所有畫作全都賣出去了,而且每張賣美金25元。當林永發收到這筆畢生未曾捧過的「大錢」時,他噙淚暗自承諾:「此生一定要用繪畫成就,回報美國的爸爸媽媽!」


林永發台東師專畢業服務5年後,考上師大進修,並畢業於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一生得過不少美術獎項,每當有人稱讚他的藝術成就,他就會提到Elsner夫婦是他的再造恩人。前些年,林永發在台北舉行畫展,名稱定為「赤子心,孺慕情」,即是為了感念Elsner夫婦。Elsner夫婦雖未能來台參加這項盛事,但林永發把畫展活動以影片拍攝下來,寄給Elsner夫婦,讓他們分享他的成就和喜悅。


認養人恩同再造


林永發與認養人之間的感情,自1969年認養至今,30幾年未曾中斷。這對認養人與受助人的故事雖然感人,但他們迄今只見過兩次面。第一次是Elsner先生於1983年退休時,兩夫婦來到亞洲,見他們認養過的受助人,林永發是他們在台灣認養過的一位。


Elsner夫婦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當天,林永發守在海關門口等候;雖然書信一直來往不斷,可是他不曾看過Elsner夫婦的相片。但當Elsner夫婦出關時,林永發卻衝過去緊緊抱住二人,很篤定他們就是自己畢生不敢或忘的大恩人。林永發回憶說,想要開口對他們說出心中的感謝,可是見面那一剎那,「我們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那一刻真是「無聲勝有聲」。林永發陪美國爸爸媽媽暢遊寶島一週,用愛與行動表達感恩,也利用這難得的機會盡「孝心」,三人同享天倫之樂。


第二次見面是20028月,林永發獲美國國際美術會邀請,在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舉行畫展。展前,林永發特地到舊金山探訪88歲的Elsner先生,因為Elsner夫人幾年前已病逝,Elsner先生從郊區的大房子,搬到一處老人公寓獨居。


一踏進這間狹小的公寓,林永發馬上被感動得涕泗交流!因為從客廳、房間、餐廳到浴室的牆壁,都掛滿了林永發的作品。後來他才知道,他的認養父親當年搬家時,家中許多物品都沒帶過來,只有他的畫作非帶走不可。只要有人進到Elsner先生的家門,Elsner先生一定仔細介紹牆上的每幅畫作,並詳述他夫妻與林永發的關係,且強調他們多麼以林永發為榮為傲!


坎坷學畫 進修不倦


雖有認養人的資助和鼓勵,林永發通往藝術之路,還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進入藝術殿堂。


考上台東師專,他選了美勞組卻開不成,只好選史地組。除了學校的繪畫課之外,一有空,就到圖書館看「世界畫刊」,或到台東市舊書攤找過期的藝文雜誌,回來剪貼臨摹。畢業後到高雄服役,他利用週末早上到畫廊看畫,下午趕到左營學畫,晚上回營區內務櫃上作畫。退伍後到台北縣石門國小任教,林永發週末一大早,便到台北學畫。每次來回要花上好幾個小時,他還是不放棄任何學畫的機會。


後來,他利用課餘指導學生作畫,賺外快繳學費學畫,過著「以畫養畫」的日子,學習從不間斷。即使已回到台東任職,他還是經常北上向前輩請益。


自己跟不同老師學習,從未接受正統美術教育,林永發渴望能就讀大學美術系。他考上師大夜間部,卻沒有美術系可讀,只好選了跟繪畫較接近的國文系。由於沒有學院式的束縛,他前後跟了不少名師和前輩學習。


他的畫作得到了肯定。1986年,獲得台灣省美展國畫類第1名。1989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當選中國文藝獎章美術類得獎人,獲台灣省教育廳推薦,到日本考察美術教育。


美勞組開不成,美術系讀不成,但林永發要接受正統美術教育的心仍不死,終於在1990年考上了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進入一個有正式文憑,自己又有興趣的系所深造。讀書的過程雖然坎坷,林永發倒是覺得這樣很好,他相信,一個人只要堅持理想,「誰也擋不了你」。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付出許多代價,但他也感受到生命的苦澀與甜美,樂在其中。


獻身藝術 服務桑梓


1993年,林永發回到台東,在台東師院美勞系任教。他說,到台北是學功夫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葉落歸根,回到故鄉。後來出任台東縣文化局長,2005年調任台東大學主任秘書至今,一直在服務桑梓,回饋故鄉。


除學校教課之外,他也到社教館教學,積極參與台東的相關藝術活動。他希望藉著推廣藝術教育,幫助更多的兒童,找到自己,找到未來的出路。他說,人生的道路,總有挫折荊棘,但那都是給人的考驗和試煉。


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照拂長大的林永發,在Elsner夫婦鼓勵下走上藝術大道。他感謝上天讓他走過不圓滿的人生路程,使他有今日的成就。未來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他說,留在台東,才是人生的另一個開始。


林永發長大後矢志回饋社會,當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的終身義工,不僅組成家扶之友會,且出任該基金會董事多年。目前不僅自己是認養人,太太、孩子也都是認養人。


他的母親含辛茹苦,絕不放棄未來,這種人性積極面所散發出的光輝,著實令人感動。林永發出身貧寒,憑著不斷的努力,找到自己的方向,沒有辜負母親和認養人的栽培。他比一般人經歷更多的困境和考驗,但惡劣的環境並沒使他懷憂喪志,反而讓他更堅強,更勇敢面對挑戰。他在逆境中成長的溫馨動人故事,讓我們看到他與惡劣環境搏鬥的心路歷程;也告訴我們,只要有堅毅不拔的意志,努力向前,就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康莊大道;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終會有歡笑收割的一天。


他的故事,也顯示了人性光明的一面。由於有人願意犧牲奉獻,發揮人與人之間的幫助與關懷,這種無私的愛無遠弗屆,照亮自己,更照亮別人,讓人性的光輝在天涯海角綻放光芒。透過這種關懷與幫助,社會將更溫暖與祥和,更充滿溫馨與歡笑。當您在飽暖之餘,不妨多環顧周遭,發揮愛心,伸出援手,您的善舉或許不一定能孕育出棟樑之材,但絕對是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一股象徵人性光明面的典範。



林永發(右)和台中市文化局長一起欣賞自己的畫作 (林永發提供)



2002年林永發(右一)獲美國國際美術會邀請,在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舉行畫展,特地到舊金山探訪88歲的美國認養人Elsner先生(坐者中)。後牆的畫都是林永發送給Elsner夫婦的作品 (林永發提供)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08冬季號00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