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萬億專欄】
關心慢性精神病人的就業問題
很多人以為精神病人不能工作,也不會工作。其實,慢性精神病人還能工作,需要工作,也很渴望工作。我國的「殘障福利法」(現已易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直至民國84年才將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為精神障礙類,遠比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力障礙、智能障礙等顯而易見的身體與智力損傷障別遲了數年,對精神障礙者的福利服務也就起步較晚。
【林萬億專欄】
關心慢性精神病人的就業問題
很多人以為精神病人不能工作,也不會工作。其實,慢性精神病人還能工作,需要工作,也很渴望工作。我國的「殘障福利法」(現已易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直至民國84年才將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為精神障礙類,遠比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力障礙、智能障礙等顯而易見的身體與智力損傷障別遲了數年,對精神障礙者的福利服務也就起步較晚。
【吳豐山專欄】
用愛心善待外勞外佣
大體而言,「善良」是台灣人的美德之一。去年四川地震,儘管中共千餘顆飛彈對著台灣,台灣人仍然踴躍捐出了四十五億新台幣的善款。捐出了善款還不夠,現在還有不少台灣慈善團體繼續在四川協助重建。
「120天上山下海的日子~陪伴浮萍少年尋找自我的冒險手札」特展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針對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的青少年們開發的職能培訓輔導試辦計畫-「少年Onlight計畫」讓我們有了服務這群浮萍少年的機會,我們開始思考並嘗試設計出以冒險體驗教育來引導浮萍少年們的創新方案,期透此次的職能培訓計畫能讓浮萍少年們思考自己的定位與未來的方向,進而從隨處飄盪,無根的狀態,找到方向及築夢的勇氣。
【林萬億專欄】
老人需要什麼樣的長期照顧
我國老人從1993年占總人口的7%,到去年年底已達10.4%。接下來老化速度會加快,因為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即將成為老人。到了2017年,我國老人會占總人口的14%,成為高齡社會。再到2025年,老人人口會高達21%,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此,在我擔任政務委員的2007年,除了規劃國民年金、勞保年金化等老年經濟安全方案之外,也規劃了10年長期照顧計畫,目標是10年內將我國的長期照顧體系建立好,避免進入高齡社會時,老人無人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