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00.jpg
愛鄉 愛土 愛台灣系列

【呂理昌:愛家愛國—從認識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開始】

〔洪樹旺報導〕八月中旬某一天,士林北投文史生態達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技正,呂理昌帶領30多位行天宮社大學員前往陽明山淡基古道踏查,針對此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古道,他籲請政府全面清查類似古道並予以開放,讓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子孫,認識先民的歷史文化,並鼓勵國民從小培養登山興趣,以強健國民體魄。

呂理昌在行天宫社大開課,講述士林北投人文生態與歷史,由於講解內容精彩生動,報名總是額滿,這次户外課程踏查的是陽明山淡基古道—1885年清法戰爭後台灣最後的戰備官道。

※開放歷史古蹟道路 緬懷先人篳路藍縷※

清朝末年的清法戰爭,法軍在海上打赢了清軍,在台灣還佔領了基隆,但是在滬尾(淡水)卻吃了敗戰,最後撤軍並退出台灣。清軍此次難得的勝戰,這條古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今卻任由它荒煙蔓草,真是可惜啊!

呂老師走在這段古道上,有感而發,認為政府應把這樣有歷史意義的古道整理開放,鼓勵人們登山,教育人們從小開始培養爬山興趣,並認識這塊賴以生存的土地。

他還說,台湾進入高齡社會後,失智的人越來越多,為健保的未來帶來隱憂。而爬山運動有健身及調整人體的平衡作用等優點,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等疾病的發生。

這條古道登山口位於大屯山鞍部,日治時期的氣象站旁,呂老師率學員們由二子坪停車場旁的一條羊腸小徑而下,步道崎嶇難行。路邊經過當時部隊舊營舍、清代戰備壕溝等,幾乎被蔓草淹沒。

※有石屋碑塔及大菁 古蹟多處生態多樣※

大夥兒來到一處平地,有一座兩三人高的碑塔,四面長滿小樹青苔,上面有〈山之家〉的標幟。據呂老師說,日治時期將大屯山列為國立公園,在這裡設環境教育中心,蓋有教室及宿舍,附近並設有露營場,可想像當時此地的盛况。一旁樹上掛著幾條登山社的布條,可見是登山社山友們的秘境。

沿途還經過凱達格蘭平埔族大屯社的石屋遺跡,不是荒廢長青苔,就是雜草叢生。當時種植的藍染原料大菁,至今仍處處可見。

行經路旁一根水泥柱,呂老師説,從這裡到二子坪路上的這片樹林地,五、六十年前是退輔會經營的農場─中興農場,把日治時代所種的柳杉林砍掉,種蔬菜水果,後來改種藥用植物,但未成功而荒廢。

回到二子坪,呂老師對著公路旁的〈兵工建設紀念碑〉照相,這個碑是為紀念開闢淡水至陽明山公路的兵工們所建,本來要拆掉,因呂理昌力爭而留下來。

※猴崁古道看見猴王 竹子湖見平埔族人※

其實,陽明山的古道不只這條而已,呂理昌老師在之前也帶學員走了一趟〈陽明山百年古道~猴崁古道踏查知性之旅〉,從竹子湖的頂湖到下湖一路踏查,他指出,一千年前平埔族原住民已經在這一帶活動,那時陽明山區由大屯山到紗帽山有許多猴子,紗帽山還有猴山之稱,相傳猴王經常帶著猴群往來其間,所以猴崁古道有它的歷史淵源。至今,天母古道上還經常可見到獼猴帶著小猴出來覓食。

呂老師指著頂湖東邊冒著白煙的小油坑說,此火山一萬年來發生數次火山爆發,最近一次是1,300年前,造成今天竹子湖的樣貌,此後就有平埔族人來此居住。當時竹子湖是堰塞湖,100多年前據台的日本人,曾有意將竹子湖圍起來,像日月潭一樣,成為北部高山湖泊。後因故作罷。

走到一條小徑的盡頭,有一地下水出水處,被列為水源重地,以鐵欄杆圍著,他指著出水處說,竹子湖因水質好,平埔族人已知道挖地下水來飲用,日治時期,更設多處出水口,除飲用外還作為灌溉用,天母水管道的水就是取自竹子湖,也用其水試種蓬萊米成功。

呂理昌認為,陽明山先民們的人文歷史與豐富的生態之美,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認識竹子湖不是只辦個海芋季、綉球花季熱鬧一下就算了。

※挖掘八煙魚仔路 命名「魚路古道」※

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的呂理昌原任職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對玉山的環境生態有深入研究,曾著有《玉山花草》一書。民國80年調任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即對陽明山的人文歷史有所涉獵。

他擔任擎天崗旅客服務站主任時,針對耆老所說年輕時曾到擎天崗下放牛,看到蔓草中有石階的這段文獻,他便循著石階找尋耆老口中的魚仔路,加以清理,民國81年這條由八煙至擎天崗的古道出土,他就命名為「魚路古道」。

呂理昌在該處服務時,並曾任小油坑站、陽明書屋站主任、解說教育課長等職,其間專注於台灣人文歷史資料調查搜集,成為士林北投地區文史達人,在行天宮等社大開課,兩年前陽管處辦「草山傳奇系列18堂講座」,即由呂理昌主講。

多年教學的經驗,呂理昌認為,台灣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對土地的疏離,人民對頼以生存的土地認識不足,所以回到現場就是最好的環境教育。

22310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