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秉持對土地與弱勢的關懷  潘小俠以鏡頭寫歷史

                                                                              陳弘文 採訪

今年(第40屆)吳三連獎藝術獎影像類由攝影家潘小俠(本名潘文鉅)獲得,獎勵他長久以來,以攝影持續關注台灣土地與社會運動,對台灣史貢獻卓著。

對潘小俠而言,其攝影藝術創作,在數十件參選高手作品中脫穎而出,多年來的努力終於受到肯定,自是讓人欣慰。了解他的人認為,潘小俠以鏡頭紀錄了鮮少人在意的土地文化,關懷原住民、社會弱勢族群及被壓迫的人民,以特有的憨勇、直覺本性,展現出其個人直率、真情的視界,透過鏡頭,讓社會底層的影像廣為人知。是故,此次得獎實至名歸。

畢業於復興美工的潘小俠,最初興趣在雕塑與繪畫,曾跟名畫家劉其偉學畫。1980年,他在看過劉老師的書《台灣土著與文化藝術》後,深為蘭嶼的民俗風情所吸引,遂興起一探蘭嶼之行,要以鏡頭找尋達悟族人的天堂。從此,一頭栽入攝影藝術的領域,並與原住民文化結緣。

之後,潘小俠任職自立報系,成為攝影記者,接觸到多元的層面,工作雖忙碌,但仍不斷創作,一有空就往蘭嶼跑,認識更多達悟族人,深入了解島嶼文化與生態,大量拍攝當地原住民影像。或許和他的身份認同有關係吧,潘小俠自認是住在水岸邊的平埔族,對原住民自然寄以更多的關心,把鏡頭鎖住在原住民相關的生活與文化,也因此強化他對這塊土地歷史與文化的情感。

首次個展「部落之行」 「蘭嶼紀事」最受矚目

1997年,他首次舉辦影像個展「部落之行」,展示蘭嶼的達悟族、山地門的魯凱族、阿里山的鄒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等部落文化,以影像紀錄原住民的歷史。

到了2006年,潘小俠出版與展覽「蘭嶼紀事」紀實攝影展,將他25年來,跑了蘭嶼百餘次所作的影像發表,例如,拼板舟、島上的羊、海上飛魚、著丁字褲族人、百歲阿嬤等作品,將蘭嶼原始的美,以及族人的純真到惆悵、困惑與惘然表露無遺。

他的作品跳脫平面與黑白的限制,以真實的臉譜、流動的圖像,呈現他的攝影風格與人生經驗。

他的朋友,蘭嶼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形容潘小俠「宛如一尾雄性的鬼頭刀魚」—強悍而自由;知名攝影家張照堂也指潘小俠是「台灣攝影圈裡的鬼頭刀」,貼切地描繪出潘小俠是如何用既橫衝直撞,又悠然自在的態度,斧刻他鏡頭下的蘭嶼。又說,喝了酒的潘小俠,其鏡頭冥冥中再現一種精靈與神氣、真實又奇幻、感傷且動人的情境。

原民議題拍紀錄片 留住即將消失歷史

潘小俠在原住民議題上拍了幾部紀錄片。2002年完成《不知為誰而戰—影像故事》紀錄片,為日治時期的原住民高砂義勇隊的故事留下紀錄。為了要紀錄這些即將消失的歷史文化,隔年又拍攝《部落最後印記—紋面patsan》紀錄片,紀錄了泰雅族的紋面文化。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了屏東好茶部落毀滅,他同樣著手記錄了魯凱族人在風災後重建部落的漫漫長路,於2011年發表《回家的夢》紀錄片。他積極紀錄及見證,義無反顧地對部落苦難寄予同情。

三年前,潘小俠送給自己60歲特別的生日禮物,就是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推出他的油畫首展「部落.相遇.30年:我的原住民朋友們」,20餘幅油畫全以他的原住民友人為主題,有台灣原民運動先驅胡德夫、排灣族盲眼詩人莫那能、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卑南族歌手紀曉君以及鄒族歌手高慧君等人。

他安排畫中人物穿上原住民傳統服飾,身後搭配各部落的山海風景,畫筆下流露真摯情感。他說:「我不只想畫他們的人,也想把他們的故鄉畫給他們,不讓他們寂寞。」

台灣美術家百年 為美術前輩造像

最近的作品,是2017年8月出版的《台灣美術家100年—潘小俠攝影造像簿》,收錄其自1987年至2017年的30年間,持續拜訪、拍攝的224位藝術家身影。他以敏銳洞察力及熱愛台灣土地的社會關懷,透過鏡頭書寫一部「影像版」的台灣美術史,以鏡頭捕捉台灣藝術文化的豐富底蘊。

拍攝《台灣美術家》專題的靈感來自藝術家謝里法,他閱讀了謝里法的《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之後,開始拍攝書中所記載的台灣美術家,以及戰後中青輩與原住民美術家,最後又擴及政治受難美術家以及旅居巴黎的美術家。

該書有七個章節,其中,「台灣原住民美術家」一章,記錄33位原住民藝術家與經典作品,將過去長期為台灣美術史書寫所忽略的原住民藝術做豐富收錄,以期為原住民藝術的研究與欣賞建立基石。

該書推出後獲得好評,藝術家謝里法指出,潘小俠把人物造形之特徵和行為動作所表現的性格,組合成一種比文字語言更具說服力的閱讀機制。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蕭瓊瑞則說,潘小俠對拍攝對象、畫作特色與性格的深入瞭解與掌握,必能為歷史的建構,留下有力的基礎。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表示,潘小俠的作品能夠保留美術人物,呈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個性與姿勢,使之真情流露。

「艋舺—醉巡」跑遍花街 「白色烙印」人權影像

在自立報系任職期間,潘小俠跑遍街頭巷尾,接觸到社會黑暗與躁亂的角落,他開始用相機紀錄社會現象,有以城隍爺出巡為題的「夜巡」專題;「艋舺—醉巡」則是他花了5年的時間,穿梭在艋舺的大街小巷,在華西街茶室的酒精與廣州街流鶯、以及夜市油煙中的顯影。

當攝影記者,潘小俠採訪過白色恐怖受難者柏楊、葉石濤、柯旗化、陳映真、王拓等作家,這些採訪經驗讓他對白色恐怖歷史有了認識,並促使他從1986年開始拍攝這些政治受難者。歷經24年的拍攝,紀錄了99位政治受難者,於2009年出版《白色烙印1949—2009人權影像》。這本攝影書是國內唯一針對這段歷史傷痕的當事人或其遺族,進行肖像拍攝與背景紀載的書籍。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於2010年規劃拍攝《見證228》影像書,由潘小俠操刀,他用了4年的時間,總計採訪拍攝228位受難者或遺族,包含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四大族群,採訪地區遍布台灣16個縣市。228位受難者或遺族的影像與文字,集結成兩大冊的影像書《見證228》,於2015年出版。無論是《白色烙印1949—2009人權影像》或是《見證228》,都是他個人攝影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成就,更是台灣歷史中極為重要的史料。

63歲的潘小俠還會繼續拍下去嗎?他自覺現在正是人生顛峰之際,依照他現在的狀況來看,再拍個一、二十年應該沒有問題。為了圓這個夢,健康是一大因素,他決定不戒菸酒,而是選擇運動,在台大校園裡,經常會看到他跑步的身影,長髮披肩不修邊幅,像遊民的樣子,引人側目,但他並不以為意,他一心一意要以影像「紀錄一個時代」。

本文參考資料:

鍾宜杰:〈潘小俠〉

潘小俠:《蘭嶼記事:潘小俠影像(1980—2005)》(臺灣水創意會社出版社)

「台灣美術家一百年:潘小俠攝影造像簿」攝影集(藝術家出版社)

陳奇相:【潘小俠 —〈龜卵巴火〉耶「台灣俠客」】

張照堂:〈鬼頭刀的快門〉

侯俊偉:〈「方在醉中,才清醒」。潘小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