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毒品危害的零容忍

林萬億

毒品從城市擴散到鄉村、從社會滲透入校園、從成人流傳給少年,已引發社會普遍的關切。沒想到政府正在強力掃毒的當下,220日空軍清泉崗基地發現27小包安非他命被丟棄在停機坪附近,接著又陸續發現總計高達53小包毒品,散落在營區球場、車棚、跑道、宿舍、停機坪周邊、水溝等地,範圍綿延約2公里。軍方隨即對基地內上千名官兵進行驗尿篩檢,發現有20人初驗呈現陽性反應;複驗後仍有8人呈現陽性反應。但是被驗出的是第一級毒品反應,與被丟包的第二級毒品不同。不論未來案情發展如何,這事件凸顯我國毒品濫用嚴重,絕非空穴來風。

毒品氾濫比想像中嚴重

這案例不禁讓人想起去年124-7日,發生在臺北市W Hotel集體毒趴導致郭姓小模離奇死亡案,死者遺體驗出安非他命、搖頭丸及春藥鴛鴦錠等混用毒品反應。摩鐵毒趴的新聞仍不時上演著,甚至上網可以購買安非他命、K他命、大麻等毒品,開趴助興。顯示,混用毒品的情形在摩鐵集體毒趴助興(性)中頗為嚴重。至於將毒品包裝成花草茶包、果凍、吊耳掛式咖啡包、巧克力糖等販售、送禮流傳在年輕的毒品使用者圈裡已不是新聞了。

查獲毒品數量逐年成長

依法務部統計,毒品查獲量從95年的1992.7公斤,逐年攀升到104年的4840.2公斤,其中第一級毒品55.8公斤,主要是海洛因55.7公斤,古柯鹼0.1公斤;第二級毒品551.4公斤,其中安非他命506公斤、大麻39.9公斤、搖頭丸(MDMA1公斤、其他4公斤;第三級毒品1777.4公斤,其中K他命1767.9公斤、硝甲西泮(一粒眠)3.8公斤、其他5.6公斤;第四級毒品2455.7公斤,主要是麻黃鹼1317.9公斤、假麻黃鹼449公斤、其他688.8公斤。從毒品查獲量大幅增加可以反推,毒品生產與吸食人口在快速增加中。

強力掃毒才能少毒機會

新政府在去年520上台後將反毒納入五大社會安定政策,以反毒作為建構社會安全網的第一步。在警方強力掃蕩毒品下,到11月底止,查獲毒品犯罪32036件、34560人,毒品淨重3273.2公斤;另於121日、2日,查獲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51.343公斤、一級毒品古柯鹼計200塊,毛重約218.45公斤,為國內史上單次查獲古柯鹼最大量之記錄。顯示,只要警方強力掃蕩,毒品的查獲量會大幅提高。即使在市場中販售而未被查獲的毒品有多少,仍有黑數。唯有將毒品從源頭大量查獲,才能降低毒品在市場流通,自然就會減少吸毒人口。

吸毒年齡下降是隱憂

不只是毒品查獲量逐年增加,毒品的濫用人口的年齡也逐漸下降。依警政署的統計,查獲施用或持有未滿20公克之第三、四級毒品人次中,未滿18歲以下者2010年為934人次,2011年為1,427人次,2012年為3,274人次,2013年為3,380人次。總計9,015人次,占總查獲數的12.09%。其中有少部分年齡未滿12歲。顯示,兒童及少年接觸毒品的機會越來越多。一旦國小階段就涉入毒品濫用,進入國中之後要戒斷就更困難了。

吸毒男女前途黯淡

吸毒的禍害,對個人來說,輕者意識不清,致發生意外;重者休克、痙攣而死亡。長期吸毒除會造成對肝、腎、心、肺、免疫系統的慢性傷害外,更可能因此而罹患精神疾病。一旦濫用成癮,藥物依賴難以戒斷,影響個人學業、工作成就,致中輟、失業;又因毒品販售黑市價格昂貴,吸食者為了取得毒源,籌錢買毒,而加入幫派,或以身體交換毒品、進而被控制淪落性產業,或搶劫財物購買毒品;終因羞於見人而背棄同學、朋友、家人,人際關係疏離。最後導致家庭、婚姻破裂、陷入孤獨、貧窮,甚至家財散盡,家破人亡。社會治安因此敗壞,人心萎靡,國力不振。

毒品危害之深,東方國家對毒品製造、運輸、買賣的刑罰普遍都是採取重罰,甚至死刑伺候。我國也不例外。然而,由於販毒者有利可圖,吸毒者戒斷不易,雙方供需互利之下,毒品問題難以根絕。執法稍有鬆弛,毒品市場就猖獗。

阻斷毒品於境外

反毒之道,首先要從源頭阻斷,透過國際販毒情資交換、阻斷毒品於境外;進而,強力掃蕩國內製毒工廠,不讓毒品流入市場;第三,持續查緝毒品販售、攜帶、吸食,讓市場內毒品流通範圍縮小,例如,自105年7月4日起警方發動5波大掃毒,前4波總計逮捕1152名販毒藥頭、查扣逾2.2噸各級毒品,清除11處毒品工廠,強力破壞社區販毒網路。又自12月22日起至12月25日止,特別鎖定新興毒品,實施第5波全國同步緝毒行動,共查獲各類毒品案件1,653件、1,787人、各級毒品重量133.89公斤。可見,有掃蕩就有收穫,如果不強力掃毒,而持養魚政策,以為放長線釣大魚才有業績,反而會讓毒蟲化整為零,流竄社區,毒品就會不停地流入吸食者手中,等到眾人成癮之後,為了抓一條大魚,其實已經賠上無數上癮者的前途,後果不堪設想。

加強反毒教育與宣導

第四,各社會系統要動員反毒宣傳、教育、通報,包括學校、軍隊、職場、特定營業場所等;並對染毒高風險個人進行篩檢,及早介入戒毒、心理治療、社會支持。同時,協助長期失業者、中輟生、家庭失功能者、特定營業場所工作者、有接觸毒品前科者降低染毒風險因子,例如,協助其家庭關係重整、就業媒合、多元性向發展、社團活動、社會參與等。

戒治始能降低再患率

最後,以戒治替代單純的監禁。缺乏毒癮戒治,很難單靠監禁、隔離就能降低再患率。目前政府與民間機構、團體的藥酒癮戒治能量相對不足,難以滿足排隊等待戒治者的需求。不只是戒治機構不足、專長藥酒癮戒治的醫療、護理、心理、社工人力也嚴重缺乏,必須加速迎頭趕上。

作者林萬億  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7春季號040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