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結束內戰  邁向和平的推手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

楊淑慧  整理

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哥倫比亞共和國(República de Colombia),瀕臨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境內地理景觀豐富多樣,包含安地斯山脈群、亞馬遜雨林、加勒比海細白沙灘、太平洋岩岸、內陸平原等,變化多端的景色吸引各地旅人造訪。然而多年來的政治軍事動亂,以及舉世聞名的毒品貿易,使得哥倫比亞蒙上恐怖陰影,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

革命軍叛亂 美麗拉丁風雲變色

走在哥倫比亞的城市,街角隨處可見武裝警察,公園暗處潛藏毒販交易,以及流連晃蕩的街頭青年,似乎處處都聞得到犯罪氣息。美麗的哥倫比亞拉丁風情是如何變色的?主因來自1964年起,哥倫比亞政府與該國最大反政府左翼組織「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FARC)陷入衝突,革命軍帶領農民反抗政府,並以販毒和綁架勒索來賺取資金,從此被美國和歐盟視為恐怖組織。

歷經多年談判 苦難終結露曙光

哥倫比亞在過去52年來與FARC陷入內戰,估計22萬多人在衝突中不幸喪命,700萬人流離失所,4萬多人下落不明,堪稱是西半球持續時間最長的內戰衝突。哥倫比亞政府與FARC歷經多年談判,雙方於2016年9月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對外宣佈達成和平協議,人民的苦難終於露出終結的曙光。

這項停火協議包括放下武器的時間表,以及對游擊隊在解除武裝後人身安全的數項保證。一旦和平協議生效,FARC將由叢林及山頭撤走武裝份子,並在聯合國監督下,安排到指定區域安置,適應新生活。和平協議的內容還包括農村改革、打擊販毒、遭遣散的游擊隊員可參與政治,以及建立過渡性司法機構等。

最重要者,根據這份和平協議,FARC放棄武裝鬥爭後,得以轉化為合法政黨。

用子彈製成的筆 畫下內戰的句點

哥倫比亞民眾對和平期盼已久,在宣佈協議達成的那一刻,舉國歡騰。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卡爾德龍(Juan Manuel Santos Calderón)發表全國聲明,指出這一天標誌著戰爭帶來的苦難、痛苦和悲劇時代的終結。

哥倫比亞革命軍總司令提莫申科希美內斯(Timochenko Timoleón Jiménez)則說:「我以哥倫比亞革命軍之名向所有受害者,以及我們在這場這戰爭中所帶來的傷痛,致上誠摯的歉意。」

等了超過半世紀,終於等到這句抱歉,「哥倫比亞革命軍」首領這次用一枝子彈製成的筆,簽下長達297頁的和平協定,長達52年的血腥內戰,正式劃下句點。

公投否決和平協議 人民創傷未止

和平協議的簽署是哥倫比亞人民,向世界宣告他們厭倦了戰爭,再也不容忍暴力。促成和平協議的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因為這項努力和成果,榮獲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不過,和平的目的地仍差最後一哩路。2016年10月2日星期日這一天,為了確認哥倫比亞人民是否支持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的和平協議,哥倫比亞舉行了關鍵性的和平公投,通過後雙方才會化干戈為玉帛,真正告別戰火。

投票之前,各方民調皆預測公投會順利過關,大家都認為厭倦血腥的哥倫比亞人民,將會支持這份耗費四年談判而達成的和平協議,以結束與FARC無止盡的暴力衝突,但公投的開票結果,卻令各界大感驚愕,49.8%的選民支持和平協議;50.2%的選民卻拒絕了。換句話說,哥倫比亞政府與FARC的和平協議被公民以些微差距否決,出乎各界預料,這似乎顯示選民因為FARC長年來的燒殺擄掠行動痛心疾首,一時難以接受協議中對革命軍的寬大處置。

鼓勵和平奠基 仍獲頒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形容桑托斯是非常清楚這個和平協議是具有爭議性的,但他確保了哥倫比亞選民可以通過公投來表達他們對和平協議的「選擇」。該委員會認為「將今年的和平獎頒發給桑托斯總統,是希望鼓勵所有那些正在努力達成哥倫比亞境內和平、和解以及正義的人們」。

因此,儘管哥國民眾透過公投否決和平協議,但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堅信,桑托斯已為哥國和平與和解奠基,其促進和平之努力已符合諾貝爾和平獎的精神與標準。

和平獎傳達出特別意義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說,這個獎是向所有為和平努力不懈者傳達適時訊息,包括哥倫比亞政府、FARC、人民軍以及表達渴望終結衝突的其他政治與社會力量。儘管選民公投否決桑托斯與FARC簽署的歷史性和平協議,潘基文提到桑托斯終結哥國半世紀內戰的努力時表示,諾貝爾和平獎於關鍵時刻降臨,這個特別的肯定,提供哥倫比亞人民亟需的希望與鼓勵,和平協議公投未過關,並不意味和平進程已死,只是突顯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追求國家和平的路仍需努力奮進。

和平先鋒 含著金湯匙出生

65歲的桑托斯是自1992年瓜地馬拉民權鬥士門楚之後,第二位獲得和平獎的拉丁美洲人士;也是哥國繼1982年馬奎斯獲得文學獎桂冠之後,第二位諾貝爾獎得主。他是經濟學家出身,曾任財政部長,領導哥國在1990年代走出財政危機;在前烏利貝總統任內擔任國防部長,鐵腕剿滅FARC不遺餘力,自己當選總統後卻成為和平先鋒。

桑托斯1951年8月10日出生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家世顯赫。其家族擁有當地最大的報業「時代報」。他的曾祖父弗朗西斯科.桑托斯.加爾維斯是哥倫比亞著名律師,曾擔任法官,祖父恩里克.桑托斯.蒙特霍曾擔任參議員,叔祖父愛德華多.桑托斯.蒙特霍在1938年~1942年擔任過哥倫比亞總統,也是《時代報》的所有人,他的父親恩里克.桑托斯.卡斯蒂略擔任《時代報》編輯、總編輯共長達59年。

負笈英美深造 名校光環加身

桑托斯在家中排行第三,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學畢業後加入哥倫比亞海軍,並在卡塔赫納帕迪利亞海軍學院學習。1969年,從海軍學院畢業後在海軍服役,退伍後前往美國堪薩斯大學。1973年,畢業於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和企業管理系,接著前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經濟。1975年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桑托斯前往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攻讀政治,1981年獲得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其個人不但在政經方面具有專長,1988年還獲得哈佛大學授予的尼曼獎學金,得到醫學和法學榮譽博士學位。

年輕的桑托斯在家族長輩的栽培、帶領下逐漸嶄露頭角,曾擔任哥倫比亞國家咖啡工業聯合會駐倫敦代表。在旅居英國期間,由於深諳經濟,也了解歐美市場,他積極開拓哥倫比亞咖啡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有相當不錯的成績表現。

進入政府公職 發揮財經專長

1981年他返回哥倫比亞,進入《時代報》工作,從記者到擔任副社長。1991年起,他進入政府開始公職生涯,當時的總統加維里亞(César Gaviria)指派他擔任外貿部長。2000年至2002年,時任總統的帕斯特拉納(Andrés Pastrana)指派他擔任財政和公共信貸部長。憑藉著豐富的外貿經驗,桑托斯推動哥倫比亞與智利、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且與歐美進行關稅談判,為哥倫比亞產品進入歐美市場,爭取到優惠的條件,表現相當突出。

認同烏里貝強硬主張 投效麾下

對桑托斯的政壇生涯影響最大的,當屬前任總統烏里貝(Álvaro Uribe)。2004年,桑托斯宣布脫離原來的哥倫比亞自由黨,轉而支持當時的總統烏里貝。主因是烏里貝主張嚴厲打擊反政府武裝力量,維護國家穩定,這一點引起桑托斯的共鳴。

桑托斯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多年從事經濟工作,深深了解反政府武裝軍實為國家發展的毒瘤,勢力龐大的反政府游擊隊從事綁架和販毒,影響了哥倫比亞的生產力,並令外資裹足。烏里貝強硬對付革命軍的的主張,正中桑托斯的心意,所以他決定轉投烏里貝門下,成為最為堅定的「烏派代表」。

鐵腕清剿革命軍 受人民青睞

2005年,他成立國家團結社會黨(Partido Social de Unidad Nacional),在烏里貝支持下成為執政黨。次年,他被烏里貝任命為國防部長,完全展現鐵腕風格:一方面對FARC游擊隊分子實施清剿,救出大量被綁架的人質;另一方面,他尋求外援,積極推動美國的「哥倫比亞計劃」,並起草了哥倫比亞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協議;還加強與以色列的合作,清剿FARC成果頗豐。

他曾親自指揮政府軍,參與營救被FARC劫持的總統候選人英格麗特.貝當古(Ingrid Betancourt)。政府軍進入鄰國厄瓜多爾,擊斃FARC二號頭目勞爾.雷耶斯,桑托斯此舉引發周邊國家的不滿,被貼上「親美派」的標籤。但是桑托斯不以為意,堅持國家的穩定大於一切,鐵腕打擊反政府武裝力量的決心不會改變,他的堅定,贏得受戰亂之苦的鄉村選民青睞。

競逐總統大位 第二輪投票勝出

2009年5月,桑托斯向烏里貝遞交了辭呈,辭去國防部長職務,開始為個人競選總統之路做準備。

當時總統烏里貝有意第三次參加總統競選,但哥倫比亞憲法法院不同意,桑托斯遂成為哥倫比亞民族團結社會黨的候選人,參加了總統競選。

    他在2010年5月30日舉行的第一輪選舉中,獲得46.67%的選票,並未過半數,6月20日進行的第二輪投票中獲得69.13%的選票,領先對手綠黨候選人莫庫斯41.66個百分點,成功當選為哥倫比亞新一任總統。

    桑托斯在大選中主張維持現任總統烏里貝的政策主張,走「以穩定促進發展」路線,被視為是「烏派」的延續。

努力實現信念 總統連任成功

2010年8月7日,桑托斯正式就職哥倫比亞總統,在總統任職期間,他致力於增加人民就業,以爭取更大的社會公平。同時積極打擊哥國內的非法武裝組織,但他也對從根本上消除暴力為目的的談判,抱持開放的態度,並且尋求實現的可能性,令人眼睛一亮。

2014年總統大選,桑托斯尋求連任,努力實現他對哥倫比亞永久和平的信念。輕鬆擊敗民主中心黨候選人,成功連任。2014年8月7日,桑托斯在波哥大宣誓就職,其第二任總統任期將持續到2018年。

經濟表現耀眼 和平談判有望

桑托斯上任後將施政重心鎖定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把礦業、建築業、農業、基礎設施和產業創新,作為拉動經濟成長和就業的五大動力。2011年哥倫比亞國內生產總值為615.67萬億比索(折算約合3,334億美元),年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7,185美元。到2013年時哥倫比亞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為706.68萬億比索(折算約合3,781億美元),年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提升為8,200美元。

雖然桑托斯上台之後,哥倫比亞的經濟改善,GDP增加到大約4%、失業率和貧窮率也普遍下降,經濟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大部分觀察家認為,桑托斯最成功的莫過於令FARC叛軍坐上談判桌。

武裝革命軍發跡 農村歷史久遠

FARC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歷史最長,同時也是最具爭議的馬克斯主義游擊隊。

FARC發跡於農村地區,最初的骨幹僅是一批支持土地改革的貧苦農民,他們在1940年代受到左翼思想影響,在當時知名的左派明星蓋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號召下,逐漸建立起對政治的參與力量。然而在左派政治力量逐漸崛起的同時,各種分配與路線問題也引發國內對立,蓋坦本人參與1948年的總統大選,不料卻在勝選希望濃厚,聲望到達巔峰之際慘遭暗殺。他的死,觸發了哥倫比亞的左右對抗,並展開了為期十年、被後人稱為「暴力時代」的哥倫比亞內戰。

暴力內戰 促成游擊組織的誕生

「暴力時代」於十年間帶走了二十幾萬條人命,並讓哥倫比亞陷入了長期的混亂。雖然種種衝突透過和平談判,在1958年間大致落幕,但左右兩翼的怨恨卻根深蒂固,各種戰時記憶與分配不公,促成了日後FARC的誕生。

1964~1966年間,哥倫比亞一支自稱為共產主義革命的游擊隊組織(西班牙語: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Ejército del Pueblo),縮寫FARC或FARC–EP,參與了毒品交易,導致從哥倫比亞共產黨分離出來,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哥倫比亞25~30%恐怖事件都出自其手,活動範圍則多在東南部的叢林以及安第斯山脈腳下的平原地區。

半世紀鬥爭 人民付出慘痛血債

FARC一開始以哥倫比亞共產黨的武裝分支為身份,在山區與偏鄉地區展開游擊作戰。在當時世界的冷戰氛圍下,FARC的武裝革命獲得了蘇聯與古巴從中支持,持續與立場右傾、偏向美國與富人的中央政府作對。由於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威脅政府,還危及平民、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因此被哥倫比亞政府、美國、歐盟等認為是恐怖組織。

在接下來長達52年的漫長「鬥爭」中,為了抵抗中央正規軍的重重圍剿,FARC使用了各種「非常規戰術」,包括了恐怖攻擊、滅村、暗殺、綁架等手段,並與政府軍的報復反擊相互交錯,讓哥倫比亞在半世紀之內付出了22萬人死亡、700萬人流離失、4萬多人失蹤的慘痛血債。

武裝力量藏身叢林 日益壯大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組織以瓜分田地和奪取政權為綱領,早期主要在哥倫比亞的安第斯山東部山區森林一帶活動;後來發展到國家北部,開始從事香蕉生意;然後又發展到西南部和東部等農牧業和石油地區。八十年代該組織又發展到哥倫比亞東南部種植古柯鹼的亞馬遜河地區,勢力日益壯大,令政府頭痛,掃蕩行動迭受重創。

九十年代以來,該游擊隊主要是針對國家重要的權力部門、現代化農業中心和其他經濟領域,採取綁架、謀殺、炸彈爆炸和搶劫等方式展開活動。組織在2000年5月約有成員8,000人至1萬人,分為7個集團、63個陣線,每個陣線大約有40至150名游擊隊員。據統計,該組織現有大約1.6萬至1.7萬名成員。該組織年收入估計超過5億美元。

綁架人質 勒索金錢是慣常手法

綁架勒索金錢是該組織慣常使用的手法,記憶猶新的是2011年6月8日,4名中國公民在哥倫比亞南部的卡格達省聖維森特.德爾卡古安市的一條公路上行駛時,遭到武裝份子綁架。哥國政府軍深入FARC所在的叢林,試圖營救人質。據哥倫比亞軍方的說法,綁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索取贖金。

哥倫比亞革命軍游擊隊頻傳綁架外國人質,除了藉此向哥政府施壓之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勒索贖金,以支撐游擊隊的營運與生存。因為革命軍勢力主要集中在哥倫比亞的叢林偏鄉,那裡條件艱苦,戰火不斷,經濟發展幾乎陷入停頓狀態,FARC便通過綁架外國人質索取高額贖金。據哥倫比亞政府估計,該組織目前扣押了大約700多名人質,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換取贖金及擴大政治影響。

娃娃兵戰士 暴行令人髮指

根據國際人權觀察組織的了解,FARC有20%~30%的武裝人員不滿18歲,也就是說大約有5,000人是道地的娃娃兵。這些來自貧窮農村的孩子,不分男女,為了想脫離貧困、免於飢餓而加入了革命軍。然而殘忍的是「未成年男孩常常被指揮官當成炮灰,死在第一線;女孩更慘,往往會淪為性奴隸;而試圖逃走的娃娃兵,被抓住後常被折磨至死。」

游擊隊的娃娃兵不分男女,在軍事訓練下多能武善戰,自稱戰士,歷年來所犯下各式各樣的暴行,比較知名令人髮指的像是:2002年在小鎮博哈亞(Bojaya)發動屠殺,游擊隊殺害在教會避難至少79人。2000年的薩拉多(El Salado)屠殺事件有60人身亡。1999年哥倫比亞航空班機9463劫機事件也出自其手。1985年圍攻最高法院大樓,造成100人左右喪生。據說革命軍游擊隊在摧毀村莊,殺害和強暴受害者的同時,通常還會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殘暴至極。

靈活外交 具和平戰略思惟

哥倫比亞政府曾於1984年3月首度試圖展開和革命軍的談話,但數年後破局。1991年和2002年先後推動的和平談話也不了了之。

桑托斯執政之後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他的外交都具有為國內和平進程和經濟發展服務的戰略。在他的努力下,哥倫比亞的國際地位日漸提升,和美國成為新盟友關係,獲得美國對其有意開展的和平談判大力支持,2013年和美國簽署了軍事合作協定。與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及歐盟也都建立良好關係,而對拉美地區特別是周邊國家的合作更是積極,計和墨西哥、祕魯、智利、古巴、哥斯達黎加、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巴拿馬、委瑞內拉等都有合作關係,外交可謂非常活躍。

安倍晉三到訪 日本106年來首次

他的觸角甚至伸向亞洲,2014年7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哥倫比亞,這是日本首相106年來首次的到訪。安倍晉三除了與桑托斯在加速兩國經濟合作協議上取得一致意見,安倍在與桑托斯會談時,並介紹了日本政府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經過,強調「安全環境日益嚴峻,任何國家單靠自己都是無法保衛和平與安全的」,顯示他非常理解桑托斯謀求和平的心情。

至於中國和韓國,也和桑托斯建立了在貿易上和外交上的合作關係。總計擁有多達上百位外交國家的支持,成為桑托斯追求終結哥倫比亞內戰的後盾。

匍匐前進 和平進程長達四年

桑托斯整個和平的進程始自2012年9月4日,他首先宣布,哥國政府與反政府的FARC結束先期接觸,雙方已達成共識,將開始展開以結束內戰為目的的和平談判。

2013年8月10日,武裝軍FARC和哥倫比亞政府談判代表團,就雙方休戰後FARC的參政問題,簽署了框架協議。

2015年9月23日,桑托斯表示,該國政府和FARC將在6個月內,簽署最終版和平協議,結束長達半世紀的內戰衝突。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盛讚這是和平進程的「重大的突破」。

2016年3月10日,桑托斯公佈了延遲簽署協議的打算,表示從全體哥倫比亞人利益的角度出發,等全部問題解決之後,才會正式簽署和平協議。同年3月30日,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國第二大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簽署了和平對話協議,有希望結束雙方長達半個世紀的武裝衝突。

2016年6月20日,桑托斯表示談判進入關鍵一步。6月22日,哥倫比亞政府和FARC一起宣布,他們已達成停火協議。此舉將是邁向結束拉丁美洲,歷史最久游擊戰的最後重要一步。

在古巴見證下 停火協議生效

2016年6月23日,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和FARC指揮官希門內斯,在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的見證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簽署最終版的和平協議。

2016年8月29日,哥倫比亞政府和FARC的停火協議,於當地時間28日晚正式生效,這項歷史性協議,歷經近4年的談判折衝,終於成功。

儘管幾天後,和平協議被哥國公投以些微差距否決,桑托斯對謀求哥倫比亞國家和平的努力,不容否定。

婚姻幸福 是家中第四個孩子

這位今年65歲的哥倫比亞總統,個性活潑風趣,他的太太曾形容他是她的第四個孩子,擁有赤子之心可見一斑。

1987年,桑托斯與平面設計師瑪麗亞.克雷曼西亞.羅德里格斯結婚。兩人共有三個孩子:老大兒子馬丁.桑托斯.羅德里格斯(1989年出生)、老二女兒瑪麗亞.安東尼亞.桑托斯.羅德里格斯(1991年出生)、小兒子埃斯特班.桑托斯.羅德里格斯(1993年出生)。

妻子事業成功 是女性的偶像

桑托斯的妻子克雷曼西亞和桑托斯一樣出身不凡。據說他們的婚姻來自名門家族的撮合,但是二人情投意合,婚姻美滿,相當幸福。克雷曼西亞本人才能出眾,曾經先後在哥倫比亞銀行、哥倫比亞國家通訊部任職。目前她擔任哥倫比亞宗教藝術博物館館長,還創建了一家專門出版兒童讀物的出版社。

相較於前任總統烏里貝的夫人,是一名家庭主婦,鮮少露面,被稱為「歷史上最神秘的第一夫人」。克雷曼西亞大不相同,很早就是一名公眾人物,她主張婦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被不少哥倫比亞女孩視為偶像。

克雷曼西亞平時是一名忙碌的職業女性,生活中卻是相夫教子的賢內助。甚至在政治方面也常給予桑托斯理性的建言,顯示她亦具政治頭腦。當人們問到桑托斯在家裡表現如何,克雷曼西亞回答:「在家裡,他是我第四個孩子。」這句話一語道盡這位第一夫人溫柔母性中透出的強勢。

強烈風格 演講中激情插曲可見

至於桑托斯,從一個插曲也可以略窺其人個性之獨特。2014年3月18日,桑托斯在該國沿海城市巴蘭基利亞的總統連任選舉中演講,據說在過程中小便失禁,但處於演講亢奮狀態的總統本人卻似乎毫無察覺。起初,他那米色褲子上只有一小點兒濕痕,隨著演講的繼續進行,濕痕變得越來越明顯。

當民眾看到他褲襠部逐漸濕成一片時,人們都驚呆了。面對這樣的尷尬情況,桑托斯仍像沒事人一樣,繼續慷慨激昂地進行演講。奇怪的是,桑托斯的助手們也都沒有走上前去給總統提醒一下或者請他離開。或許是震懾於他平素的強烈個性,也或許是怕他尷尬。

65歲的桑托斯2012年底因為攝護腺癌動手術,兩個月以後又因為尿道感染而住院,媒體猜測或許與這次事件有關

捐出和平獎金 幫助內戰中受害者

桑托斯對和平的追求,使他於2015年10月獲得年度「全球公民獎」。次年又獲得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的貢獻已無庸置疑得到肯定。桑托斯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幾天宣布,將捐出諾貝爾和平獎獎金,把這8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000萬元)捐出,用來幫助哥國52年來內戰中的受難者。這筆錢將成為「處理受難者與和解的相關計畫項目的基金」。

至於未來和平的路要如何走下去?據了解,哥國的反對派民意以烏里貝前總統對首,他認為,和平協議中對FARC的「特別條例」,形同「特赦」,無法給廣大死難者交代。而無條件讓FARC獲得國會保障席次的作法,形同承認FARC「革命合理性」,讓這些習慣暗殺、顛覆民主政治的極端份子,進入國會發聲,迴避了其應負的道德與法律責任,令他難以認同。

互不信任是和平絆腳石

不過鼓吹「真相與正義」的烏里貝,在高聲反對和平協議的同時,也面臨到懷疑眼光,因為在52年的血戰之中,烏里貝任內清剿最盛的政府軍警,亦犯下大量法外行刑、清鄉、虐囚、政治謀殺等罪行,有聲音說:他是否也該接受調查,找出真相?

FARC曾在1980年代初期與哥倫比亞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哥國政府當時亦准許FARC解甲參政,組成政黨「愛國聯盟」(Union Patriótica,UP)。然而在和解期間,大批UP的黨員與參政人士,卻頻頻遭到暗殺,幾年間死於非命的成員高達六千多人,黑幕之下迫使FARC重回武裝抗爭的暴力路線。

所以此次的繳械,各地零星傳出地方領袖,不願放棄毒品事業或武裝抗爭路線,打算脫團獨立的消息,這也引起哥國反對派的質疑,認為停火僅是FARC分兵進擊、爭取重整時間的「緩兵之計」。

用堅持來等待實現中的和平

對和平協議充滿著不信任與不安全感,無疑是公投失敗的主因。面對橫梗眼前和平路上的重重障礙,桑托斯正努力與哥倫比亞各個政黨協商與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尤其希望能夠改變烏里貝等強硬派人士的看法。他說他會「不屈不撓,堅持、堅持、再堅持到與FARC所簽署的和平協議落實」,相信在他的堅持下,哥倫比亞和平的理想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