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地有愛 對人關懷王文志竹編藝術發光發熱

進入作品空間與大自然對話 心靈得以寧靜

                                                                                                                                                                                                                                                             洪樹旺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文志,以竹編裝置藝術聞名國際,他的戶外大型編藝術作品,可讓人沈澱、寧靜,蘊含亞洲文化靜謐意象,流露對土地的愛以及對人類的關懷。

遠觀他的作品像是大自然中的一幅畫,也像是一座景觀建築,呈現寧靜之美;進入作品空間,或坐或臥,冥想靜思,與大自然對話,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戶外裝置藝術作品,很少像他的作品一樣,既可欣賞,又能親近融入其中。

在嘉義阿里山上長大的王文志,幼年時即與滿山遍野的林木和竹子為伍,這些大自然是伴他生長的一部分,尤其他對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心中更是有愛。這塊土地所蘊含的養分,給他源源不絕的能量,是他藝術創作靈感的來源。他的藝術創作離不開與土地的關係,彼此緊密連結。

他的藝術創作以木材、藤和竹子為材料,近期更以竹子為主要材質,運用原住民傳統的編織技術,巧妙利用其彈性與強度,交織創作出一座座竹編的裝置藝術作品,透過它的美,展現他對自然和土地的尊重,並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讓人間有愛。

受到國際展覽肯定  連續參加日本展出

王文志的作品除在台灣展出之外,更受到國際間的肯定。今年3月間,受邀參加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6」春季展,推出名為「橄欖之夢」的竹編作品,與前兩屆一樣,他的作品擁有超高人氣,參觀人潮絡繹不絕。

此行,他帶著17名工作團隊成員,除了台灣的師傅之外,還有3名澳洲人、1名巴西人,當地的村民也來協助當義工。整個作品耗時40天才完成。

用5,000根竹子切片編織成的「橄欖之夢」,就設置在小豆島春日神社前,在一片梯田中,由上而下眺望,彷彿是個大橄欖或小巨蛋,成為當地的景點。

王文志的作品為何受到歡迎?他自己的說法是:「這作品可以讓你躺下來覺得很舒服,可聽到你自己的心跳聲、聆聽你的心靈,變成自己的感覺,較屬於一個冥想的空間。」他的作品是在詮釋東方心靈空間的概念,這與日本傳統文化與精神相契合。

在此之前,王文志就曾參加日本新潟市舉辦的展覽,如2009年第一屆日本「水土藝術祭」,就以「在水一方」作品展出,受到歡迎。第二屆以「浴火鳳凰」為題。去年第三度參加,以「新潟織夢」的竹編作品展出。

日本「水土藝術祭」策展人北川富朗,這樣形容王文志的作品:「進到這個空間裡面,真的會有天空、太陽,因為風會穿透進來,下面會有河流或海風湧上來。自己像在這地球或是宇宙大自然中,非常清楚感受到,各種情感被打開來…」。

以用心與關懷創作  融和在地村民情感

王文志的作品受到如此歡迎,作品本身的特點固然是因素,而在製作作品時,他的用心並加入關懷的元素,無疑地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他參加第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時,策展人一年前就請他去堪察地形地物,在小豆島中山村的神社前,有位80歲的老人家為他導覽,詳述當地的傳統與特色,他為日本人做事的用心所感動,就選定神社前,梯田下方的空間為展場。

接著一群人帶著他圍繞著小豆島勘察,走到另一個叫做肥土村時,這群人跑光了,原來是兩村村民素來不和,不相往來。當時他心中就盤算著怎麼透過這個藝術祭,對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有所幫助,讓他們和平相處。

於是到了製作作品時,他決定邀請兩村村民都來參與,首先要用的5,000根竹子,請中山村與肥土村的村民各取2,500根,並派出義工一同參與作品的製作。他藉著製作作品的機會,拉近兩村村民的距離。當開幕時,兩村村民都來參加。

展期結束後,第一屆展出的作品「小豆島之家」成為兩村村民聚會活動的場所,也是結婚拍攝婚紗照片的景點,更是村民與參觀人士交誼的平台,從此兩村村民開始有了互動、往來。

後來王文志回到小豆島,村長看到他來,感激不盡,對於藝術祭帶給他們與外面接觸的機會,帶來觀光客,銘感在心,尤其王文志促成了兩村的和諧,讓村長感動得淚流滿面。

藝術能夠淨化人心,也能藉著共同的參與,拉近人與人的感情,有助建立愛與關懷的有情社會,這也是王文志這位藝術家所期望的。

打造「碧湖織屋」  內湖社區居民成朋友

王文志在日本小豆島促成一個地方的和諧,帶給一個地方的幸福。事實上,他的作品因裡面空間寬廣,觀眾進入其中,可以躺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聲,體驗沉澱與平靜;朋友可以在這裡聊天交心;而陌生人來到這裡,經過自然的洗滌,互相交流溝通而認識,甚至成為朋友。

兩年前,王志文應內湖社區大學之邀,在碧湖公園湖畔打造一座大型竹編公共藝術—「碧湖織屋」,是內湖居民心中的夢想城堡,透過織屋內的「靜心平台」,本來很少打招呼的鄰居成了朋友。

「碧湖織屋」是王文志在國內首次與在地社區居民共同聯手的創作,共動員206人次,耗時618小時,利用4,000根竹子、耗時一個半月製成。主辦單位希望藉此展覽,喚起內湖居民原有的美好回憶,結合在地的歷史文化內涵,引領社區藝文風潮,而參與作品製作的人員,也因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拉近了感情。

他的作品大多會有一個廊道,引導參觀者進入空間核心,碧湖織屋也一樣,這個廊道就象徵心靈淨化的過程,藉由曲折的廊道,滌盡心靈的塵垢,再進入織屋內最特別的中心「靜心平台」,成為居民心靈對話的空間。

在這裡,民眾可以脫下鞋子,感受平台中央放置的方形銅板倒影天光,隨著時序,折射萬種風情,並從內而外,用不同角度欣賞織屋細膩交纏的編織紋路,同時透過鏤空的織屋,遠眺四周美不勝收的湖光山色。此景此情,使許多原本常在公園內運動而不相識的社區居民,有了互動,成了朋友。

該織屋製作時,王文志特別加上親手設計七種彩色的LED燈具裝飾,遠眺夜晚的織屋,彷彿點點星光灑落在這座竹編城堡中,展現無比的浪漫風情。

雖然織屋在展期過後就拆除了,但已留下居民美好的回憶,拉近了居民間的感情。

結合在地特殊產業  可供人與自然對話

王文志作品的另一個特色是,他總是希望將當地的象徵納入,讓作品與在地能夠調和,並有活生生的感覺。他認為,裝置作品與在地的關係很重要,要與地方互動,互相撞擊出火花出來,才能顯出作品的意義及重要性。

例如,小豆島是日本橄欖栽培的發祥地,加上有很多竹子,所以他就與在地的產業結合,打造成一個類似橄欖的造型,內部還設計有橢圓形的高低差,讓人感覺是在與外面的梯田做對話。

去年,他和書法大師董陽孜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一個名為「竹墨」的跨界展,董陽孜的書法要到嘉義展出是件大事,王文志為營造在地與大師作品的對話空間,他把象徵嘉義特色的「竹」與「木」吊掛展示,又找來嘉義的茶葉和海邊的白沙,以地方自然的特色與大師的藝術作品對話。

2012年,在日本新潟展出的作品「浴火鳳凰」,剛好是311大地震的第二年,他到福島海邊取了蚌殼,做成一串串掛在竹編作品內,供人寫字祈福,對災後地方人民有療癒之作用。

去年,在高雄氣爆之後,高雄市辦「在一起藝術節」戶外展,王文志以「聚」的大型作品參展,它是用竹與蚵編串的戶外藝術作品,除了以竹為材料外,也取用當地海裡的蚵殻。竹與蚵的結合,給人寧靜的感覺,撫慰了災後居民的心靈。

公共藝術「森林之歌」  成為嘉義新興景點

四年前,王文志為嘉義市所建造的公共藝術作品「森林之歌」,與裝置在蘭潭的「月影潭心」,同為嘉義市的新景點,「森林之歌」的美更為人所稱道,也是採用在地具象徵意義的材料製作。

「森林之歌」外表有如一顆蛋,造型獨特,塔高約14公尺、寬約55公尺的藝術建築,座落於嘉義市阿里山林業村內,地點醒目,完成後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地點。

王文志運用嘉義的在地材料,打造出這座具有意境的「蛋塔」,包括林務局所提供的漂流木、廢棄的阿里山鐵路鐵軌、黃藤以及石頭等,其高度與長度,即比擬阿里山神木的高聳,以及鐵道的綿延,他將大量的樹木綑綁環繞,一層一層的堆疊成高塔。進入建築高塔之前的廊道,是運用黃藤所編織而成,像進入山洞般的穿越高塔,象徵著嘉義林業的興盛和鐵路的重要性。

白天仰望高塔可以透視天空,感受陽光灑在身體上的感覺,就像在森林般的舒服純淨;晚上的LED七彩燈光,將「森林之歌」的整體造型點綴得夢幻浪漫,遠看就像佇立在城市中的亮眼巨蛋,近觀則彷彿置身森林般的寧靜安祥,「森林之歌」的美,讓人讚嘆。

王文志紀錄片「山靈」 像山裡走出的靈魂

紀錄片導演陳芯宜和江國梁於2014年推出紀錄片「山靈」,該片紀錄在山林成長的藝術家王文志,以臺灣特有的竹子、藤蔓以及樹木,呈現藝術家的作品與理念,它帶領觀眾進入王文志的創作世界。

導演陳芯宜從1997年認識王文志開始,便被他作品所創作出來的空間所吸引,遂以五年時間拍攝該片。她指出,王文志的作品,那個由木頭、藤、竹子所編織如建築的空間,無論佇立在城市或大自然裡,一旦進入,時間便彷彿凝結。而那靜謐的存在,也讓我們得以回到自然曠野的母親懷抱中。

該片跟隨王文志的腳步,完整呈現其作品與思考,包括進入深山採藤採竹子、如原始編織巢穴般的創作過程、遠赴日本新潟、小豆島製作作品、在山上家中沈思創作等片段。

導演認為,全片體現出王文志對生命的哲思、與對土地山林的熱情。他就像是從山裡走出的靈魂—「山靈」。

在乎親情重視土地  牽著母親漫步山間

「山靈」片中最讓人感動的一幕是他握著母親的手,走在山間小路,輕聲細語的交談,呈現母子間相處溫馨的一面。另外,他和女兒的相處,無論抱著或牽著小手,處處都可見父女間親情的融洽。「家」對這位藝術家的影響勝過一切。

影片中一開始就呈現主角出現在一片翠綠的山林中,景致優美,主角神情如此祥和安靜,走在熟悉的土地上,他撫摸樹、抱著樹,回味年少時的種種。

導演除了詮釋山上的環境,給人創作的靈感外,也在訴說藝術家心中要有愛,對土地要有情,創作的作品才能感動人心。1993年,王文志從國外遊學回來,曾經停滯了三年之久。這期間沒有創作,是家鄉泥土的芳香,山林的氣息和童年的回憶,讓他頓悟,重新創作。

此次,王文志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他和工作團隊正在苗栗雕塑一個新的作品,計畫於中秋節亮相。專訪時,他談到創作的心路歷程,以下是採訪的摘要。

雕塑「自然的控訴」  風格強烈嶄露頭角

王文志的藝術生涯是由學習油畫開始,後來改攻雕塑。他曾創作一個名為「自然的控訴」的雕塑作品,以木頭與斧頭,深刻而強烈的展現人類對大自然破壞的不滿,讓人省思人與土地的關係。

斧頭尖銳的角錐直入天際,裝置在戶外,是如此銳利地直接表達出批判的意見,受到外界矚目。

該作品獲得「現代美術新展望」優選獎,因而創作出個人風格強烈的斧頭系列作品。但是,他並不以此感到滿足。遂於1990年到藝術之都法國巴黎進修,並遊學歐洲各國。

歐遊期間,曾參加過南斯拉夫「第三世界小型陶藝展」,參加法國「青年繪畫展」還得到入選獎。

歐遊三年眼界大開  回到故鄉找回自我

歐遊三年,接觸到不同國度的藝術家和藝術品,不但讓王文志的眼界大開,更令他感到震撼,促使他不斷思考自己所要是什麼?

自歐洲回國後,他的思維有了改變,並對過去的產品做一番檢視,斧頭系列作品是赤裸裸地表達批判的意見,卻與他溫和的個性,有不相融之感。他思考雕塑教人體學、幾何學…,真正用意在那裡?思考雕塑的意義是什麼?藝術、土地與生活的關係又是什麼?

由於一直摸索卻得不到答案,所以,他回來後的兩、三年間,沒創作的動力,沒有作品。

從繁華紛擾的花花世界回到自幼生長的土地,花了三年的時間思考、找尋,王文志感覺以前所走的路,都是跟著別人走,沒有自我。回到家鄉,踏在自己生長的土地,這塊有著生活感情的土地,讓他有踏實的感覺。終於了解自我,他要的是心靈的寧靜和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

回到山林中,他找回童年的記憶,五、六零年代,阿里山上的珍貴巨木,一車車的由小火車運送到山下,巨大木材是這個土地的產物,它給人寧靜自然的感覺,於是有了運用樹木和竹子為作品材料的構想。故鄉的土地,一片片的樹木和竹林山區,讓他找回童年及當代木工人的記憶,挑起他的藝術細胞,給他再度創作的靈感。

境由心轉,思維改變後,他的作風180度的改變,改用竹、木材和藤為創作素材,並製作出大型作品,為的是創造人與自己,以及人與自然的對話空間。這樣的藝術作品不但需要眾人的參與,而且可以讓人進入作品裡體驗。

規畫「雕塑嘉義」展  建立藝術城市基礎

有一天,嘉義在地的一位80歲老畫家,請他規畫一個「雕塑嘉義」的展覽,這是王文志藝術生命再起的一個契機。

他首先從認識嘉義市的藝術開始,對市內的戶外藝術品做一番檢視,包括吳鳳銅像在內,他畫了一張地圖,把所有的戶外藝術品都擺進去,發覺忠孝路有個岳飛銅像,又在一處路橋旁看到一個自由女神像,外國的東西放在台灣的嘉義,很不搭調,他認為奇怪又荒謬。

為了讓嘉義市展現新的面貌,他邀請10個藝術家,其中5個是在地的,重新規畫嘉義的新造景,把那些格格不入的銅像用紅布蓋住。這樣一個大型的展覽,得到不少掌聲,效果不錯。

第二年,王文志又受邀計畫「台灣裝置藝術展」,漸漸地把裝置藝術推展到台灣各地。他慢慢地改變嘉義,往藝術城市的方向走。

不過,他認為一個地方要成為藝術城市,必須要有長期的規劃,由地方政府來領導。首先,城市的首長必須要有心,不可一曝十寒,例如,至少每兩年辦一次藝術展覽,並且持之以恆。

另外,在地民眾的公共空間藝術觀念與素養,也有待培養。他舉例說,嘉義市有條寬廣美麗的人行道,有個公共藝術品,但是附近住戶卻把狗綁在路旁樹下餵養。

當初,王文志的作品,曾被某議員譏為是「雞籠」,他表示,連議員都不懂藝術,那麼一般人更不用說了。這樣,地方怎能變成藝術城市呢?

王文志在故鄉嘉義展覽過的作品最多,為建立嘉義成為藝術城市的目標做出奉獻。最有名的「月影潭心」,裝置在蘭潭水壩旁,成為嘉義的景點,而在嘉義市中心的「森林之歌」,也成為嘉市地標。

另外,有設置在高鐵嘉義站的公共藝術作品「天木」,在故宮南院的戶外也有作品。至於在嘉義的個展與聯展更多。

以木竹為創作材料  與地方撞擊出火花

王文志認為裝置藝術展與地方的關係至為重要,作品要與地方的人、事、物互動,彼此碰撞出火花來,才能顯出作品的價值,他最早在嘉義做裝置展,當時他就想到用木材來展現嘉義的特色,因為嘉義是木材的故鄉。

他記得嘉義早期有儲木池,阿里山的巨木砍伐後運到嘉義時,先入儲木池儲存,一根根的巨木,令他印象深刻,因此,就想到用巨木為材料,但台灣禁止砍樹已多年,那來的巨木?後來想到有木材商自國外進口原木,先儲存在各港口,可向他們借來用,俟展覽結束再歸還。這樣促成了他的作品「大衣櫃」,一株株原木堆成巨塔,聳立在市區內,提醒市民們—嘉義是原木的故鄉。

原木的取得不易,他的作品之後就少用原木,而改用嘉義盛產的竹子,這其間是有一段故事的。有一次作品展出時,找原住民朋友來配合表演,他看到他們帶來竹子編織器皿,是如此精緻美麗而驚艷不已,這就是他幾年來夢寐以求的,真正代表台灣的藝術。於是,他開始學習竹子編織技術,並且以竹子取代木材,做為創作的材料。

他將原住民的竹子編織藝術,表現在他的作品上,在國內外展出,讓台灣原住民傳統藝術之美,在國際藝術舞台上發光。

共同情感工作團隊  完成竹編藝術巨作

他指出,作品材料改用竹子,有很多優點,尤其要做大作品,竹子很輕,一卡車的竹子,就可做一件作品,取得及運送成本比木材省了很多,而且竹子再生力強,三年即可取用。

王文志的第一件大型竹編裝置藝術作品是「九九連環」,在草屯的九九峰展出,用九個圓圈的竹片編織而成。他會有這個構想,也是來自古早的記憶,早年山上人家採竹筍下來,就製作成酸筍,首先將筍子煮好後,放到一個竹子編織的圓筒冷卻,再用石頭壓在上面,讓竹筒裡筍子的水流出,半年後成為酸筍,拿出來賣。那個竹編圓筒,給了他靈感。

王文志的竹編是用人工編織而成,很少有裝置藝術品是用竹子為材料,使用純手工編織更是少見,因而成為其特點。因竹編需要大量人工,所以,他的作品另一特色是集體勞動,而非單純他一人所能完成。

這種集體勞動,牽涉到工作團隊的共同情感,團隊裡有會編織的師父,有取竹的,有破竹的,大家分工合作。作品製作時才集合在一起共同創作,平時則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他們有果農,有茶農。雖然臨時調動,但是都是親朋好友,這種感情和請臨時工不一樣,所以他的作品,可說是注入了多人的情感在內。

他說這種工作團隊的組成,與年輕時當伐木工人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他少年時到林班地去伐木,都是集合一、二十人,一起工作好幾天,大家住在山上,請一個人來煮飯,這批人因有共同生活的體驗,而產生共同的情感。

隨著他到澳洲、歐洲和美加地區的展出,有些仰慕他的青年也加入他的團隊,到日本製作作品時,就有幾位外國人參與其中。

他說,在這個繁囂的世界裡,多數人腳步匆忙,庸庸碌碌,一天之中,獨處沉澱的時間很少。他希望人們進到這個竹編空間裡,躺著感受從編織細縫滑進的陽光和空氣,和大自然對話;坐著和朋友輕鬆地聊天,享受悠閒。在這裡,你會感到舒適與寧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