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後山鼓聲的呼喚─

花蓮仁醫陳麗雲聞聲救苦

醫術醫德與熱心公益齊名

張宜君

 

美國思想家梭羅筆下的「聽自己鼓聲行進」(march to your own drummer),曾經鼓舞了那些勇敢放下世俗眼光,追隨自己心底聲音前行的夢想實踐者。成長於台南鄉下,卻長期待在花蓮服務的陳麗雲醫師,便是聽見來自後山的鼓聲呼喚而來的仁醫。


↑陳麗雲在花蓮設立社區診所,深入基層做醫療服務。(楊永智攝)


           她個子嬌小,說話輕柔不急不徐,臉上總是綻放著笑容,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是一位聞聲救苦的小兒科醫師。在東部地區,她的醫術醫德與熱心公益齊名,是許多花蓮人心目中的「媽祖婆」。

棉被店的女兒 童年生活貧困

陳麗雲醫師於1960年出生在台南縣將軍鄉苓仔寮的農家,父母親靠做棉被維生。貧困的童年時光,陳醫師猶記得家裡總是無時無刻飛舞著棉絮,黏在她的頭髮和小學女生穿的黑色百褶裙上,怎樣也洗不掉,無論走到哪裏,大家都認得她就是「棉被店的女兒」。

小學時代,為了謀生,全家搬到雲林斗六賣棉被,身為家中老大的她,每天放學回家,就得幫忙棉被店做一些雜工。等到棉被製作完成後,還要踩縫紉車做被套,再用針線縫好被單的封口,每個程序都馬虎不得,費時又費工。全家人辛苦了一整天,只能完成一件手工棉被。她開玩笑說,看來註定她這輩子的使命,就像當年在斗六賣棉被的父母親一樣,要帶給眾人溫暖吧。

陳麗雲醫師從大學時期開始,便經常參與社會服務工作。1983年,醫學院大四的暑假,她參加了由台灣省政府舉辦的大專青年社會工作隊,足足一整個月的時間,她和夥伴們走遍了台東、高屏及嘉義的山地部落。當時,仍歸屬管制區的原山部落,醫療資源極度缺乏。工作隊的服務雖已結束,但部落兒童天真無助的眼神,卻始終烙印在她的心中揮之不去。這次的原鄉服務經驗,深深埋下了她日後選擇在花蓮行醫的種籽。

醫學院畢業前兩年,陳醫師受到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楊義明醫師的感召,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選擇來到花蓮門諾醫院實習。實習結束後,大部份的同學都選擇回到西部大醫院就業,只有她和另一位同學堅持留在門諾醫院擔任住院醫師。陳醫師說,當年選擇門諾,選擇在花蓮留下來,都是因為一個來自心中的聲音:「西部有那麼多醫師,我在那裡就像一滴水般不見了;而東部很缺醫師,多一個醫師就可以讓整個急診室存活下來!」就這樣,陳麗雲堅持留在後山花蓮,而且一待就是30年。

拯救雛妓 推開遮住陽光的手

陳醫師說,本來以為住在花蓮好山好水好幸福,但是1986年起,有幾件令人震撼的重大兒虐事件,活生生地在她眼前發生,因此改變了她的生命步調。她再也無法單純享受美麗的藍天大海,因為她發現,在花蓮蔚藍而乾淨的天空底下,竟存在著許多外人看不見的黑暗角落,不少失去祝福的孩子無助地在黑暗中獨自啜泣。因為放不下這些孩子,她一腳踏入花蓮弱勢族群和人道關懷的領域,至今不曾停歇。

陳醫師回想,1986年間,她曾照顧一名16歲原住民少女,因為骨盆腔發炎感染引發敗血性休克,送到門諾醫院緊急救治。經過所有醫護人員及社工員全力協助,終於逐漸康復。不料,當她出院的時候,竟被妓院派來的保鑣再度接走,被迫回到暗巷工作。陳醫師說,這位可憐的小山花,小小年紀就被賣到華西街從端臉盆的小妹做起,甚至不曾上學,多年來飽受肉體以及精神上的摧虐,心靈的創傷似乎再也無法彌平。

於是,陳麗雲醫師開始關注媒體揭露的華西街「秀林血淚」,也從一份玉山神學院研究生密訪的資料中證實,原來,她所接觸的這位不幸少女並非唯一個案,其他還有為數不少的原住民社區或部落存在「賣女為娼」的事實,這幾乎是生於貧困部落女兒的集體宿命!

預約無雛妓淨土 引起社會關注

陳麗雲醫師在震驚之餘,投稿花蓮東海岸評論雜誌我們的關懷來自我們的罪咎以及自立早報預約無雛妓淨土,引起社會很大的震撼和回響。她的文章這麼寫道:「回不了家的女兒,只能將青春繼續撒落在那條長長的黑巷裡…無情的嫖客和兇悍的保鑣,他們不會輕易放過她們身上任何一塊可供玩弄的皮肉。直到血流盡了,肉爛光了,只剩下鬆垮垮的皮,套在枯死的身骨上,像一具鬥獸場上搬下來的屍體…。」

於是,她試著聯合了教會的牧者、學校的老師、社工員以及醫護人員等相關人士,籌組在地的救援團體「花蓮善牧中心」,她在該中心的創刊號發文《我們為什麼成立善牧中心》這麼寫著:「希望透過一點點聲音,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回響,減少不幸少女繼續受害。推開那一雙雙遮住陽光的手,還給花蓮原住民少女,一個無憂的童年,一片蔚藍的晴空。」

因為接獲求救報案,陳醫師找到當年擔任花蓮地檢署檢察官的曾泰源協助,兩人聯手打擊人口販運,救回即將被賣的不幸少女。曾泰源說,他對眼前這位富有愛心、熱心和耐心的女醫生印象極好,兩人後來一起衝鋒陷陣,為關懷弱勢而感情日增,終於攜手結為夫妻,這件事情在花蓮地區傳為佳話。

婚後,夫妻倆不但出錢出力協助不幸少女,也關懷吸毒戒毒族群,並積極輔導這群社會邊緣人進入「主愛之家」戒毒重生,「主愛之家」於是成為長期心靈復健及避護場所。

鏗鏘執筆 為早產兒人權請命

陳麗雲醫師另一件令人感動的事蹟,發生在1988年擔任小兒科住院醫師期間。有個值班的晚上,她和主治醫師奮戰了一夜,終於救活了體重僅有635公克的極度小早產兒,命雖然救回來了,卻因為家屬擔心昂貴的醫療費用,堅持要醫院拔除早產兒身上的管子,結束孩子的生命。

不料,這個小生命在拔管2小時後,竟然還睜著眼睛,面色紅潤,揮舞著小手小腳。令人心痛的是,孩子的爸爸已經請葬儀社的人來收屍了,這時陳醫師忍不住掉下眼淚,並立即做了決定,堅持要留下這個沒有名字的孩子。

當時的法律實務,毫無早產兒人權保障。陳醫師於是振筆疾書,投稿兩篇文章到民生報醫療版是誰讓早產兒安樂死?」及「請讓早產兒活下去!」為台灣早產兒人權請命。她寫道:「有多少無辜的小早產兒被他的父母、醫師及這個不講理的社會『謀殺了』!即使他有心跳、仍有呼吸,想多看一眼這美妙的世界,想哭兩聲…但是,他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早產兒也是活生生的一條命,他也有活下去的權利,只因為他們的父母無力承擔醫療費,只因為這人權法律不彰的社會,不曾想要保護這群最弱勢的族群。然而孩子何辜?天理何在?」

參與兒童福利法修訂工作

陳醫師此舉不但引起相關單位的注意,旋即獲得許多民眾的回響及捐款支持。小巴掌兒最後的結局更是出乎意料之外,因為孩子的媽媽看到報紙知道孩子還活著,竟回心轉意來接回家。陳麗雲醫師使用這些善款,透過門諾醫院成立花東第一個早產兒基金,同時協助建立完整的醫療照顧,幫忙許多貧困巴掌兒存活下來,度過艱難的成長歷程。

陳麗雲醫師再接再厲,不間斷為兒童人權發聲,1991年還參與兒童福利聯盟之兒童福利法重修訂工作。終於在1993年修訂的兒福法中對早產兒的人權有進一步的保障,不再輕易被放棄。陳醫師說,當年那個小早產兒如今也已經成年,她的心智發展十分健康,雖然視障,但是她開朗活潑又孝順,熟悉電腦網絡,還是個優秀的按摩師,不但自食其力,還按月寄錢回花蓮照顧父母。幾年前,聽說她還去首爾自助旅行圓夢呢。

花東地區首位小兒心臟科醫生

早期的花蓮,還沒有慈濟醫院,門諾是花東地區主要的後送醫院,但是當年宜花東地區並沒有專攻小兒心臟科的醫師,只要病童有懷疑心臟方面的疾病,都必須遠赴台北檢查、開刀以及追蹤,花東病患既疲於奔命又要花很大筆的交通費用。

陳醫師為了幫助後山地區的小兒心臟病患,抽空遠赴台北榮總進修小兒心臟專科。在這段期間,她潛心進行學術研究,於1991年發表《心室中隔缺損超音波心圖之研究》,並獲得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美強生住院醫師論文〉首獎,也成為花東地區首位小兒心臟科專業醫生。

在她的牽線下,1993年花蓮與中華民國關懷心臟病童協會接軌,成立關懷心臟病童花東服務中心,從醫療、教育及術後照顧等多面向關懷心臟病兒童。二十多年來,經由陳醫師診斷並協助治療的先天心臟病患,遠遠超過500人。20073月,由衛生署醫策會籌畫製作的「厝邊好醫生」系列,第一集就介紹屬於花蓮洄瀾社區醫療群的陳麗雲醫師。

獲賴和醫療服務獎 捐助弱勢

陳醫師對花東病童的細心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最足以說明她的熱血服務事證,是她結婚的前一天,好不容易請了婚假,正準備出發南下台南結婚。沒想到出發前卻因臨時受命會診了一名全身發紫的心臟病童,儘管陳醫師已做好了完整的轉介程序,卻仍放不下哭哭啼啼的家長,乾脆另訂一張車票,帶著禮服和大包小包的結婚用品,親自陪著小病人到台北榮總,將小病人安全交待給榮總的主治醫師,才趕緊轉車南下台南,差點誤了終身大事。

1994年,她因投入雛妓救援、兒童醫療及原住民關懷工作而受到矚目,獲得第三屆「賴和醫療服務獎」的肯定,當她收到獎金後,立刻又分給三個她認為最需要的弱勢團體,在地方傳為美談。

陳醫師說:「做醫生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社會角色,但我覺得醫師真正要做的是『人』的事。」

致力推動花蓮文化環保運動

二十多年前,為了抗議水泥工業區及含有劇毒的TDI化學原料廠進入花蓮,陳醫師和一群朋友發起了反對運動,希望素有台灣最後淨土之稱的花蓮,能夠免於走上工業污染以及環境破壞的道路。陳麗雲醫師協助成道學老師以及區紀復先生等人,計畫在花蓮建造一片新的大同村「淨土」,力行回歸自然的環保簡樸生活。於是1988年,她將自己位於鹽寮海邊的土地捐出來,打造成「鹽寮淨土」簡樸體驗中心。區紀復擁有瑞士化工博士的高學歷,曾力諫台塑減輕水源及空氣污染,可惜不被接受,在失望之餘,他毅然離開待遇優渥的南亞化工,懷著信心和理念,來到花蓮海邊教導民眾過簡樸的生活,推動環保工作。

陳麗雲回憶,當時每天從醫院下班後,就和區紀復載著醫院改建剩下的舊木材原料,幫忙搭建淨土木屋。她表示,「鹽寮淨土」的設立目的,是為了讓人們能有機會體驗不同於今日以物質、消費、功利取向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力求改善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建立一個堅持愛與理想的大同村。「鹽寮淨土」如今已走過23年的歲月,仍持續在花蓮東海岸,繼續照亮著台灣環保工作和闡揚簡樸生活。

參與過無數在地環保運動後,陳麗雲終於深刻了解,只有少數人的抗議,終究敵不過政府的既定政策,原本蓊鬱蒼翠的花蓮山林依然冒出了怪手與煙囱。陳麗雲說:「為什麼花蓮的大多數民眾始終保持沈默?我們不斷地思考花蓮到底需要什麼?最後大家發現,只有從教育及文化扎根,影響民眾的價值觀,才有可能影響施政者的想法。」於是1992年與王浩威醫生、詩人陳黎、作家陳列等花蓮醫界、文化界及地方環保人士共同創辦「洄瀾文教基金會」,並集資陸續出版「洄瀾本土系列叢書」,這套叢書分為五個部分:《自然花蓮》、《歷史花蓮》、《人文花蓮》、《環保花蓮》、《觀光花蓮》,教育花蓮民眾瞭解並且認同自己的故鄉。他們並舉辦各類型講座、讀書會及電影欣賞等活動,將文化的種子,散播到花蓮人的心田。

投入社造 成立新象社區交流協會

19956月,陳麗雲號召一群熱愛花蓮的在地青壯年,共同成立「花蓮新象社區交流協會」,因為那年她從報紙上讀到花蓮有四個令人憂心的「全國第一」:離婚率、兒童受虐比例、青少年犯罪率及車禍死亡率均是全國第一。她憂心忡忡地說,看到這樣的結果,若沒有作為,只會留下更悲慘的社會問題和部落困境。

陳麗雲醫師深深覺得後山的花蓮一定要改變,而改變的根本就需從「社區再造」做起。於是以教育及創意活動設計,鼓勵後山居民站出來,關心社區大小事務,成立社區組織,進而改變花蓮。

與許多社團不同的是,花蓮新象社區交流協會的理監事成員,幾乎沒有地方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陳醫師表示,社團需要的是真正有心、有熱忱、願意做事情的夥伴,而不是有名氣的地方士紳,因此,她寧願選擇這些無名的英雄,一起投入花蓮的社造工作。

十三鄉鎮社區總體營造有成

從事社區工作時,陳麗雲醫師與她老公分別傳授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給社區居民,由陳麗雲負責帶領大家認識基本的醫療常識,有時也教簡單的養生穴道按摩或拍手功;她那位從檢察官轉任律師的老公曾泰源,則負責教導法律基本常識,或在社區報紙解答一般人會碰到的法律問題,兩人攜手為大家服務,在花東地區傳為美談。

就在新象協會成立的第二年,社區總體營造風由中央吹到花蓮,新象協會接下13鄉鎮「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培訓」的任務,從培養社區居民意識,到創造社區議題、社區觀摩學習及社區企劃人才培訓。喜見花蓮在地社區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種籽,並逐漸茁壯開枝散葉,成樹成林。新象協會曾經帶領花蓮境內14個社區,分別以各自獨特的議題,進行社區總體營造,至今留下不少優質的社區組織,譬如壽豐鄉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目前已是全國指標性的優質社區社團。

此外,陳麗雲為提倡公民意識,也曾經率領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美崙溪整治、豐田社區美化傳統文化空間、社區部落文化教室等公共參與活動。在資訊缺乏、地處偏遠的台灣後山,漸漸涵養出在地的社區營造人才與社區工作種籽,逐步強化社區工作者的本職學能,以持續擴大影響深度與廣度,拼出花蓮社造大版圖。

創造就業機會 培育專業管家

曾經擔任新象協會總幹事長達18年的趙慧萍說,新象協會有感於花蓮失業問題嚴重,中年失業婦女是失業潮中弱勢中的弱勢。於是自2002年起,開辦「坐月子及家事管理培訓課程」,透過專業老師之授課及實習訓練,將過去在家庭中的婆婆媽媽持家經驗,轉變成具有專業的技巧,並成為二度就業的工具。他們在4年內一共訓練培育了200多位婦女,成為專業的管家員。結訓後,再免費媒合找僱主,可說全程服務到家。另外,有些媽媽需外出工作而無人照料孩子,新象也提供這些家庭免費的「課後輔導」,嘉惠無數家庭。

從救援不幸少女、關懷早產兒與心臟病童,一直到洄瀾的文化扎根以及新象的社區工作,陳麗雲醫師在每一個領域,若不是扮演先驅者的角色,就是參與初期的草創工作,過程遭遇種種艱辛,她都咬牙克服難關。一旦社團工作逐步上軌道後,她就選擇往另一荒漠之地耕耘。面對這些領域的轉換,陳麗雲醫師說:「其實我並沒有放棄,依然關切著每一項我曾經參與的工作,只是在有人接手後,我覺得自己可以抽出一些時間,投入另一個領域。」

設立社區診所 陪孩子閱讀

當年陳醫師決定辭去門諾醫院的工作,最大的因素是為了孩子。夫妻倆經常值班,為了全家聚在一起,老公帶著孩子半夜陪她一起值班是常有的事。

她回憶說,幾乎每兩天值一次班,而且常常需緊急支援。她難得休假陪孩子,說繪本故事說到一半,醫院電話響了,三個孩子只好跟著媽媽直奔嬰兒室去救人。她生動描述當時的情景:「孩子還小,離不開媽媽,我只好帶他們洗手、穿隔離衣進嬰兒室。我在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這頭做心超檢查,還不時要對著護理站那邊三隻小毛孩揮揮手,以免他們驚慌哭泣。還記得他們個子真的太小了,穿隔離衣拖得長長的尾擺,我只好在衣服後面打一個大大的結,他們三個小娃捲著袖子,屁股後面拖著一個圓圓的大結,像極了三隻圓嘟嘟的小企鵝,又可愛又教人心疼。」這樣幾番天人交戰之後,她決定轉換醫療舞臺,選擇當個完整的故事媽媽,除了有較多的時間陪孩子,也可以利用假日推廣閱讀。

她選擇回到基層,打造了一個社區診所,這個診所與其他診所最大的不同是「四不一沒有」。陳醫師進一步解釋,所謂「四不」就是「不打針、不抽鼻涕、不洗喉嚨、不給苦藥」,「一沒有」是候診區沒有電視,只有繪本,家長和孩子在等候看診的時間,就自然而然的唸起繪本來了。

倡導親子讀書 成立繪本館

陳醫師說,當初推展「親子閱讀」活動,可以說是因為陪伴自己小孩閱讀延伸而來的,也可以說是彌補自己童年因為貧困沒有課外讀物的缺憾。

為了長期推廣閱讀,自2003年起陳醫師將診所樓上所有空間,提供給「國際母奶協會」、「花蓮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新象繪本館」、「花蓮小大讀書會」以及「中華民國關懷心臟病童協會」等數個公益團體共同使用。她並集資將三樓空間改造成一處溫馨的「新象繪本館」,作為花蓮最早的親子共讀基地。

他們初期讀書成員每人每月集資100元,積少成多,當作購書基金,從剛開始的500本書,到現在館藏接近3萬本,有各國繪本、橋樑書、少年小說、親子教養書等各類書籍,館內有溫馨的沙發,落地窗邊明亮的閱讀角落,也有小劇場空間,每週都有志工說故事,不少家長和國小老師都以此圖書館為充電站。

因為長期從事社造工作,走訪偏遠社區,陳麗雲醫師發現部落裡的孩子很多是隔代教養、單親或失業家庭的小孩,他們當中有些是有一餐沒一餐,有些是長期寄人籬下,甚至處在性侵的風險中,從來沒有人可以告訴他們生命還有其他的可能。於是,他們透過閱讀的陪伴,讓部落小孩不再孤單地面對這一切。在擁有閱讀能力後,將來可以帶著這把金鑰匙,打開知識之門,改變自己的命運!

部落巡迴說故事 協助災民

1999年陳麗雲發動新象第一次部落巡迴,向全國小大聯盟廣發英雄帖,邀請各地小大夥伴到花蓮部落說故事。這次服務的地點,包括大港口、玉里、萬榮、豐田以及水漣部落。每個點除了說故事之外,也留下一箱繪本,並招兵買馬輔導當地媽媽成立親子讀書會。隔年,第二次部落巡禮再度出發,這一次,轉戰秀林鄉的重光、民有和三棧社區,關懷的重點擺在培植當地母語故事媽媽以及鼓勵搜集部落傳說,並協助南難達道牧師出版部落神話繪本「巨人」。

第三次下鄉服務,是在2001年。當時桃芝颱風重創花蓮南區,光復大興部落遭土石掩埋,災民安置在臨近小學。當時,「花蓮小大」讀書會號召幾個故事媽媽接力排班,每天都有媽媽往返花蓮市到光復兩地,到臨時收容所,為無家可歸的部落小孩說故事,這次的「故事陪伴」足足維持了兩個月。

移動圖書館廣受部落孩子歡迎

其實剛開始,陳醫師的構想是買一部行動車,可以上山下海為部落的孩子們服務。但是,一部行動車從購買到改裝少說上百萬,新象協會沒有那麼多經費,只好另想變通方案。於是,陳醫師想到用「貨櫃」當圖書館,當時一個貨櫃大約是5萬元,為節省經費,請廠商贊助開門窗及做書櫃,同時也邀請在地藝術家免費彩繪…。就這樣,貨櫃屋圖書車每個月都跟著拖吊卡車移動一次,到山間,到海岸線,到「不山不市」的小學推動閱讀。而說故事的志工們就開著小車一路跟隨,如果部落太遠,無法當日往返,志工就要留在部落「homestay」。

陳麗雲說:「誰説部落孩子不愛閱讀?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同等公平的閱讀機會。」幾年下來,他們發現努力扎根後的部落小孩,人人愛閱讀,他們比平地孩子更珍惜每一次和繪本相遇的機會,她說,「只要每個部落中都有幾個被書『電』到的孩子,我們今天的工作就值得繼續下去…。」

閱讀打開雙眼 看見新世界

曾經,有個被老師列為不愛唸書的孩子小山,自從貨櫃屋進駐後,他竟像著魔似的天天來報到,唯恐繪本館離開後就看不到這些好書。有一次,他又翹課了,班導不相信他會閱讀,親自到繪本館來訪視,果真看到小山聚精會神地讀著繪本,她感到完全不可思議。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是小黑,他來自單親家庭,成長過程的傷痕和同儕的影響,使得他整天流連不良場所,不愛看書也不愛上學。直到讀書會進到他班上,在閱讀志工的魔法改造下,從完全排斥、故意搗蛋到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他覺得閱讀比打架有趣多了。後來,他變成校園故事小志工,為了到鄰近小學講英文繪本,原本英文字母拼不完整的他,竟學會查英語字典,還請人教導正確發音。

陳麗雲更進一步說:「閱讀不只打開了部落小孩的雙眼,讓他們可以透過文字去認識世界,也照亮了無數志工的生命,因為志工們深深了解,能為這些孩子說故事,是這一生當中最美好的事。」

信誼基金捐助行動圖書車

貨櫃屋圖書館載著滿屋的繪本隨拖吊車一村一村移動,巡迴花蓮極南極北和「不山不市」的資源貧乏之境。5年之後,櫃體開始不堪負荷,搖搖欲墜,陳麗雲決定在參與全國圖書館總統府大會師之後,讓貨櫃屋找個山明水秀之地退役停駐,於是就選定在慕谷慕魚入山之處的銅門,並交由銅門國小就近託管。

貨櫃屋長駐銅門退休,但是其他村落的孩子怎麼辦?陳麗雲說:「好不容易播撒的種籽,不能任之荒蕪啊!」就在煩惱著貨櫃屋不能再巡迴服務之際,他們長期服務部落的關懷行動,竟意外地感動了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率先捐助一部他們夢寐以求的行動圖書車,取名「小太陽ㄅㄨㄅㄨ車」,這令他們大感振奮!有了行動自如的「移動圖書館」,服務的面向更寬廣,以前托吊車進不了的深山小徑,現在都可以進去服務了,而且可以隨時不定期開回來支援假日市區的閱讀活動。

目前行動圖書車,以前進偏鄉校園為主,每校停留兩週,停留期間會安排繪本閱讀活動,也有延伸的多元學習,或安排作家進教室導讀,並進行一系列的深度讀書會。雖然,每次停留的時間很短,但是也算是美麗的邂逅,繪本種籽已慢慢在部落抽根拔芽,就像非洲的駱駝圖書館一般,多少可以撫慰部落孩子不幸的心靈!

部落設據點 守護弱勢兒童

陳醫師永遠不會忘記,在20101月,秀林鄉重光部落又發生了一樁令她非常難過的悲慘兒虐事件。那是一個單親失業的父親,他自己不想活,用藥迷昏兩個孩子,並且將門反鎖放火自殺。後來,弱智的大兒子逃出來求救,也救活了爸爸,但是這場悲劇唯一死去的,是他10歲的小兒子,也是新象協會在學校閱讀班的孩子。陳醫師哽咽地說:「這個孩子從一開始的冷漠、疏離、拒絕閱讀,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慢慢地開始享受被擁抱、被關懷,也終於能感受到閱讀的美好滋味,但是現在他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陳麗雲醫師在震驚心痛之餘,對孩子的同伴做了幾次團體的悲傷療癒,為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發動新象協會在重光部落設置據點,以便長期陪伴看管這群處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平常,除了閱讀之外,更多的時間和孩子談心,讓孩子有機會說出心裡的話,以便了解這些家庭根深蒂固的問題,也因而及時阻止了村子裏的罪行。

陳醫師相信,在花東地區,或是在台灣各地的邊緣角落,一定還有許許多多面臨高風險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懷和陪伴。他們也在假日設計課程,讓孩子有多元的觸角學習,從自我認同、自我保護,到職業價值的建立,進而開拓他們的未來謀生能力,協助他們未來可以找到獨立自主的好工作。如今,重光部落的駐點陪伴工作,已經進行3年了,明顯可看到孩子的改變和成長。

閱讀專業工作者加入行列

新象繪本館的館長,也是現任新象社區交流協會理事長許慧貞老師說,她本來是唸台大圖書館系,畢業之後,為了一圓當圖書館員的夢想,曾經在北部經營過兩間圖書館,但是,最後都是營運不佳,關門收場。設立兒童專屬圖書館的美夢破滅,許慧貞轉而到小學當老師,並以課堂上推廣閱讀,繼續圓夢。

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當她到花蓮考教職的第一天,就接到陳麗雲醫師的電話,邀請她一起來帶領新象繪本館。許慧貞老師疑惑問道:「妳難道不怕我弄垮你們的圖書館嗎?」陳麗雲回答說:「我在報紙上看到妳在學校推動閱讀的成效,我們的繪本館就需要有妳這種專業又有熱忱的老師來帶領,才能讓圖書館活起來。妳不用擔心,我們沒有預設任何框架,只要妳覺得可以執行的工作,我們全力配合。妳大可放手去做。」

就是這一番話打動許慧貞老師,也讓她接下新象繪本館的館長一職,持續到現在。算起來許慧貞老師移居花蓮那年,新象繪本館也剛好成立,好似冥冥中自有因緣引領她到花蓮協會協助陳醫師推動閱讀。

許慧貞老師也是一位知名作家,過去12年來,每年的新象繪本館慶,她都費心地策畫不同的年度閱讀主題,吸引更多的親子參與,持續激勵花蓮的閱讀風氣。由於繪本館的努力扎根,幾年下來,訓練和培植了不少故事志工,甚至也感動許多兒童文學作家,願意付出時間心力,陪著貨櫃屋圖書館以及小太陽行動圖書車一起下鄉服務偏鄉兒童。

2012年,親子天下雜誌出版的《坐車來的圖書館》一書,內文介紹的,就是以許慧貞老師及行動貨櫃屋圖書館為藍本而寫的故事,這本書也是少年小說家黃文輝在擔任新象部落志工時,親身經歷感人又真實的故事。

廣設小小自由圖書館 路邊奉書

最近,陳麗雲醫師在許慧貞老師的建議下,又在花蓮設置六座「小小自由圖書館」,它的概念發源於美國的社區運動小小自由圖書館(Little Free Library)。小小的書櫃由在地人創意製作,立在社區民眾可及之處。小小自由圖書館的訴求為「take a book, return a book」,藏書主人鼓勵社區民眾可以自在借閱,歡喜還書,自由捐書,有進有出,創造更多閱讀交流的機會,期盼往後到此活動的大人、孩子們,除了閒話家常外,也能自在的從小小自由圖書館借本書,滋養心靈。

典型在夙昔 兩位恩師影響一生

陳麗雲說,她會這麼「愛管閒事」,是受兩位恩師的影響。第一位恩師是高中時期的成道學老師。四十多年前,成老師推動資源回收及社福募款,她幾乎無役不與。另外一位恩師,是早期在門諾醫院一路帶領她的樂俊仁醫師。樂醫師視病如親,假日都在做人道關懷,深深影響陳麗雲醫師日後的行醫態度與生活哲學。

陳麗雲醫師助人的行動和生命的故事,是這個紛紛擾擾社會裡的一束火光,讓世間擁有足夠的溫暖和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