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封面人物】


以人性關懷協助遊民重生


──專訪「食物銀行」推手陳大德執行長


洪樹旺


為貧困者送麵包也送關懷給釣竿要遊民回歸正常


十三年前,33歲的陳大德有一天到卡莎米爾麵包店買麵包時,店快打烊了,店員把賣不完的麵包放入垃圾袋,準備丟棄,他覺得很浪費,也很可惜,而興起一個想法:如果把這些麵包,送給貧窮飢餓的人吃,多好啊。他回家後開始蒐集資料,發現美國「食物銀行」的概念與他不謀而合,於是起而行,成立台灣第一家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


成立「食物銀行」收集麵包送弱勢


接著就是向店家募集麵包與招集志工,從事麵包的收集與分送。當時他與同伴兩人,到處跟店家接洽,常被認為是在找麻煩。店家擔心產品快過期,送人吃萬一出問題可能會挨告,因此多半卻步。經過他們的誠意勸說,表示會慎選食物,讓志工先試吃,並且留意個案有哪些疾病,不適合吃哪些麵包,做適當分類,才漸漸說服店家。於是從卡莎米爾開始,陸續有店家同意合作推動這項愛心麵包活動。起初還有接受麵包的貧戶質疑:「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免費的食物會不會有毒?」,剛開始各種狀況都有,慢慢的才被接受。有些人吃了幾天同樣的麵包後,還會要求換換不同的口味。


每年送出150萬個麵包 千百個弱勢團體受惠


「食物銀行」在台灣已經運作了13年,是一個專門整合食物資源的平台。在大台北地區,願意供貨的麵包店,從最初的14家到現在增加為200家,負責收送的志工有400多位,受惠團體也從30多個增加到130多個,對象包括獨居老人、啟能中心、育幼院、低收入戶等。平均一年分送超過150萬個麵包,減少食物的浪費超過數千萬元!雖然送的不是現金,但是這一個個愛心麵包,對有需要的人來說,卻是吃在嘴裡溫暖在心裡!


這中間也經過不少難關。例如九二一大地震、SARS事件,導致經濟的不景氣,許多麵包店無生意可做而歇業,造成「食物銀行」缺貨的窘境;而毒奶粉事件發生時,雖有貨源,卻沒人敢吃。2000年時,一家有10多間分店的連鎖麵包店宣佈撤店,對當時只有340家供貨店的「食物銀行」而言,馬上面臨貨源中斷的困境。後來他們努力的向其他麵包店一家一家接洽,才獲得多個店家共襄盛舉,慢慢恢復作業,供應的店家反而增加到60家。「食物銀行」的做法漸漸獲得更多的支持,見證社會處處有溫暖。


受惠者回饋社會 產生更多能量


「食物銀行」送出的食物分送到那麼多人手中,使他們心中得到溫暖,並且有了回饋。有個10歲的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可說是吃「食物銀行」的麵包長大的,如今不僅考上大學,還成了「食物銀行」的志工,反過來幫助他人。「被服務過的人,透過社會助力站起來,回頭再對社會弱勢伸出雙手,產生更多的能量。」這是最令陳大德感動的,也是他當初一轉念間成立「食物銀行」的目的。


陳大德服務的「青年和平團」除開辦「食物銀行」送愛心麵包外,也承辦台北縣政府送愛心便當服務。去年就送了18千多個便當,每天送出100個便當,給失業與弱勢家庭一個起碼的溫飽。


愛心便當改發食物券可創造多贏


前年政府為刺激民間消費,推出消費券。有這個前例,陳大德認為在送愛心便當的方式上,可以考慮推出「食物券」的做法:由社區的自助餐店、小吃店每天提供10個免費用餐的名額給社區裡的弱勢個案。只要有10家店同意,一天就能提供100餐的額度。他說:「有些老人平日足不出戶,食物券能刺激他們走入人群,與社區互動。持券到店裡用餐,可以選擇多種菜色,吃到熱騰騰的飯。」店家不浪費食物又可節稅,間接減少社福支出,一舉多贏。


去年9月,台北縣政府為結合社福團體和公部門資源,委託同樣由陳大德擔任執行長的街友關懷團體「財團法人鼓岩世界教育基金會」,成立「街友中途之家──社會重建中心」,來幫助遊民重生,讓他們重新走入職場不再流浪。


設立「社會重建中心」幫助遊民重生


「社會重建中心」設在萬里鄉龜吼村半山上,那是仁愛之家的閒置房舍。除了有一棟三層樓房,做為辦公室與宿舍外,大約1公頃的空地上全是雜草,像個廢墟,而且土壤是酸性、無法耕種的。身為中心主任,陳大德帶著第一批來到這裡的遊民,開始開墾。經過2次翻土、堆肥,慢慢的土地可以使用了,才開試種香草植物。這塊土地上至今共種植有20多種香草,取名為「優遊香草休閒農場」,今年43開始營業,成為全國第一座遊民休閒農場。


「社會重建中心」是遊民的中短期收容機構。剛開始由陳大德與社工到板橋及附近地區公園、火車站及醫院陸續「勸募」70多位男女老少遊民進住。農場的環境與生活最適合於遊民,照顧花草也有療癒功能,所以陳大德首先就把空地開闢為「優遊香草休閒農場」來安頓遊民。他要把重建中心打造成為遊民的「優遊之家」。


設技藝組職訓 培養重回職場技能


為了讓遊民們學習一技之長,以便早日回到職場,該中心設有學習種植香草的農藝組、學習做料理的廚藝組、學習做手工藝品的編織組、學習修水電的水電組。中心將進住的遊民予以分組,並且邀請專家們來教導。農場並販售遊民製作的盆栽、編織、吊飾以及餐點。


遊民中有不少過去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有一位曾是大飯店的主廚,陳大德請他負責廚藝組,教授烹飪,訓練幾個組員。幾個月後,時機成熟,陳大德在板橋找一家店面,讓他們開起「優遊便當城」,為全台第一家遊民便當店。每個便當賣50元,每天可賣到300多個。這個便當城是該中心第一個商業化的實驗模式,測試遊民能否順利重返職場。以往遊民就業多半是清潔工、警衛或作業員,以廚藝謀生還是頭一遭。


除依勞基法給基本工資外,陳大德也為3人在市區租房子,遊民僅付2,500元月租,家具、電器都由中心供應。


一年來,該中心已經成功輔導50名遊民重返職場,包括清潔工、警衛或作業員等。現在中心收容的50多名遊民,陸續依其訓練的成績與能力,除安排就業外,也輔導一些人開店。這對中心而言,是新的嘗試,也是挑戰。


打造成休閒農場 翡翠灣就在腳下


8月下旬一個颱風天的上午,本刊編輯來到位於台北縣萬里鄉的「街友中途之家──社會重建中心」,專訪中心主任陳大德。該中心緊鄰「台北縣仁愛之家」,原是一座廢棄多時的安養院。去年9月該中心進駐,經過整理後,社工與住民(中心對進住遊民的稱呼)將空地開闢成為「優遊香草休閒農場」,種植各種香草、蔬菜;坡地搭建兩層木造涼棚,擺放著休閒桌椅,由此眺望翡翠灣,一覽無遺,是個休閒、喝咖啡、吃美食的好地方。可惜在採訪時,風雨交加,視線不良,沒有美景可賞。


今年46歲的陳大德,人長得帥氣,有一張明星臉,從事社會福利服務工作10多年來,為社會弱勢族群付出無比愛心。本刊編輯訪問之前,基隆地院的受刑人觀護單位也派人來拜訪,希望他對受刑人出獄後的重回職場也能提供協助。


服務要週到精緻 考慮對方需要


接受採訪時,陳大德侃侃而談,由「食物銀行」的創設及社區化服務,談到資源平台之建立,達到「資源不浪費‧愛心不打烊」的理想,將其社服團體扮演的角色,由「食物銀行」進而擴大為「愛心資源銀行」。他強調,愛心事業應該由人性出發,兼顧施與受雙方的感受。在服務過程中,可以更細膩,可以更周全,讓愛心不打折,把人性光輝發揚出來。他試著建立愛心服務的模式與制度,並希望業界引用,推而廣之。


對非營利組織管理有專精研究的陳大德,在創設「食物銀行」並且運作一段時間後,發覺一個現象,就是志工的工作路線拉得太長,致服務時間太晚,對這些No Pay(無償)服務的志工,他感到過意不去。有些志工從台北市收集店家的麵包後再送到台北縣分發,路線太長,交通費時,往往晚上9點上工,要拖到12點後才能下工,既不經濟亦缺乏效率。於是陳大德做了調整,將「食物銀行」社區化:志工收集社區裡的店家麵包,直接分送給該社區裡的個案或團體。他說,這種「社區人服務社區人」的概念,減少了人力的浪費與行政支出,多了人性的關懷。幾年來,分區成立許多分行,如永和分行、新莊分行等,有了這些社區中心,運作更為順暢。


「食物銀行」社區化 送麵包也送溫暖


「食物銀行」社區化後,志工有較多的時間與接受麵包的對象問候寒暄,表面上送的是一塊冷冷的麵包,多了一層關懷後,一塊麵包就不只是一塊麵包而已,它的背後有溫暖。陳大德認為,這對施與受及服務者三方來說,是一種提升,一種感動。他常思考,要怎麼做可以讓愛心服務做得更好,更令人感動。


成立社區分行運作成功之後,社區經營的概念落實了,陳大德進一步想將愛心便當也做社區化的服務。通常愛心便當由中央廚房製作後,送到獨居老人或貧困人家中,剛開始吃了幾天感覺很新鮮,過了一個禮拜,也許還可接受,但日子一久難免生膩,於是開始有人表示希望換換口味。一般人的觀念多會認為,享用免費愛心便當的人實無資格挑剔菜色,但陳大德覺得,既然是送愛心做善事,受贈者的反應與感受不能忽略。送便當與送麵包一樣都是送食物,何不也改變一下服務方式,採取社區化服務呢?


愛心便當社區化 可以供、需、送三贏


他以每日送出100個愛心便當為例,也許可以換個方式:在社區裡找10家自助餐店,每家提供10份餐給獨居老人或低收人戶人家,這些人可以拿著社福單位所給的「食物券」,到社區內的自助餐店吃飯,不但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餐,還有多種菜色可選。如此不但解決吃膩便當的問題,還免了運送的手續,節省行政開銷,同時也照顧到社區裡的餐店,可謂一舉數得。


他指出,最重要的是,可以讓這些老人們走出來,與社區有連絡、有互動,進而融入社區,否則他們足不出戶,整天窩居在狹小封閉的劣質環境裡,難免會心煩氣躁、胡思亂想。這個可以創造出供、需與服務者三贏局面的構想,是可以一試的。


其實,陳大德還有更進一層的想法,基於施與受之間對等的觀念並顧及人性的尊嚴,他希望接受幫助者也可以做一些回饋。日本有一家餐廳,提供付不起餐費者機會,凡是可幫忙洗碗或清潔服務一個小時者,就可換取一頓美食大餐。他認為這種以勞力換取吃飯權的做法,可以借鏡。


提供勞力 以物易物 受惠者也是施惠者


他在工作經驗中發現,有一些年輕人不願白白接受他人的援助,或無條件的受贈物資,因為他不願別人看不起。陳大德常找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每個禮拜為孤兒們做二小時的課輔,就可以享受到物資的捐贈。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讓接受施捨者覺得他也是在幫助別人,心理上會比較平衡,並且不失人性的尊嚴。


提到受捐贈者的心情感受,陳大德最能體會。民國60幾年,他讀小學時,父親就過世了,由媽媽撫養他們3個孩子,別人覺得很可憐,常送東西給他們吃,有時發現裡面長霉了,讓他們感到心酸。像這樣的情況,捐贈者雖基於愛心,卻因忽略了食物變壞帶給受贈者的感受,而使愛心打了折扣。


傳統社會價值觀 造成愛心資源浪費


陳大德認為這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捐贈者送來的物資,受贈者只有接受的份,因為這是愛心啊,但是也因此造成施與受間的不平衡,甚至誤會。他說,社服工作者如果能夠在服務上做得更精緻、更周到一些,會是一件完美的事。為了使愛心事業做得完美,這是值得去挑戰的。


由於上述觀念的存在,以致很多社會各方捐贈的物資,往往硬性分配下去,不論對方是否有此需要,反而形成浪費。以前的勸募活動,往往募集了大批物資,一次發完就結束了,服務就暫停了,再等下一次的勸募。這類勸募大多是單方面的,甚少考慮到受贈對方的需求與意見,而類似的情況,一直重演,寶貴的資源因分配不當而形成浪費,實在可惜。因此,陳大德認為可以比照「食物銀行」的概念,成立「愛心資源銀行」。


設立「愛心資源銀行」 建構網路供需平台


如今陳大德在網路上建立起資源供需平台,物資供、需之資訊均可透過這個平台,互通有無,兩方均可獲得滿足,讓社會資源充分運用,不致浪費。而社服團體就是愛心資源的總站,將資源集中與分配,也就是「愛心資源銀行」的總行。總行透過設在各個社區的分行,將資源集中於此,受贈者拿著銀行發給的信用卡來領取其所需的資源。


陳大德指出,資源包括實體的與虛擬的。實體的物資有金錢、食物、衣服及用品等看得見的東西;虛擬的資源像人力、教育、旅遊、願望等。實體物品之供需可以放在該網站上,虛擬的也可以舖上網。例如有一個學生,他需要課輔老師來幫他補習,或是他有個願望希望達成,也都可利用這個平台尋求協助。甚至社區內的理髮廳願意提供愛心理髮等等的訊息,都可上網。當各種資源都在這個網路平台上出現時,社服團體就發揮了「愛心資源銀行」的功能。


這個資源平台的網站已經架設起來,並成功測試十幾個案例。他們邊做邊改,已經建立一個服務的模式,做出一個典範。他希望愛心團體或社服單位,也可以採用這個模式,不必擔心專利的問題。他說,社服團體的服務對象供需各有不同,這個服務模式的建立,在提升服務的品質,為資源供需雙方做最細膩精緻的服務。


成立「社會重建中心」 輔導50名遊民重生


去年開始,陳大德愛心服務的範圍擴大到輔導遊民的領域,這方面他有許多的想法與做法。短短一年的時間,「台北縣遊民重建中心」已成功輔導50位遊民就業,建立他們的新家,這是不簡單的事。


陳大德指出,過去一些輔導遊民的單位,多由遊民最基本的需求做起,即由吃的食物供給開始,頂多做到職業的媒合,很少人針對他們的身心做全面的輔導。根據過去服務的經驗,服務者常忽略了人性。人性是指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為模式,因人而異,一旦忽略了,輔導的一方常會陷入一個陳舊刻板的想法,常依自己的想法要對方必須這樣做、不能那樣做。


他說,遊民種類不一,造成的原因也各自不同。一般而言,他們的能力變得較差,心理也比較脆弱。流浪久了,要他們重生,重新走入職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來到重建中心的遊民,平均年齡是51歲,比北縣遊民的平均年齡50歲略高。大部分的遊民都有酗酒的習慣,一有錢就喝得醉醺醺的,大多是過一天算一天,沒有明天的打算,而且心性不穩定。


輔導遊民「大破大立」 勿背負太多過去


針對遊民的特性,陳大德採取「大破大立」的做法。首先,他要求他們不要背負太多的過去,過去所做的事要去面對、去處理。例如有犯罪的就去自首服刑,不要再逃避。身體有病的,就送他們去醫治。讓他們的人生重新來過。


來到中心後,他要求他們振作起來,給他們制服穿,並且幫他們辦理健保或協助繳清積欠的健保費,希望他們自此過著正常的生活。


中心設立的目的是要遊民們重生,早日回到職場,所以為他們分組做職業訓練。曾當過廚師或對料理食物有興趣的就到廚藝組,對種植花草有經驗或有興趣的就到農藝組,另外還有編織工藝組等。他說,這樣的做法是先教他們釣魚,再給他們釣竿,要他們自己去釣魚。


他針對遊民的專長予以訓練。例如:曾在大飯店當過廚師的遊民,請他在廚藝組教其他組員做菜,幾個月後,幫他們在板橋找一家店面,開起便當店,由34個組員去經營,讓他們合作,共同為其將來創造一個餅。不過卻也因有些人心性不穩而狀況頻出,有人拿了菜錢跑掉了,也有人故態復萌,喝醉了酒。所以半年來,該餐店的工作人員就換了3批。雖然如此,他把這個便當店當做是實驗商店。鑑於過去輔導的遊民多半只能當清潔工或保全員,他希望能以開店的方式建立一個遊民合作的模式,做為輔導遊民創業的參考。


輔導遊民就業 為他們打造新家


遊民造成的因素不一,或放棄家庭,或被家庭放棄。陳大德認為,他們在外遊蕩慣了,要他們重回職場反而比要他們回歸原來的家庭可行性來得高,所以不如另外為他們創造一個家庭。因此,輔導就業成功的,他就在他們工作地點的附近租房子給他們住,提供家具,由他們自己管理,只收便宜的房租,讓他們有家的感覺。例如有10多位組員在萬里清潔隊工作,他就為他們在萬里租房子,做他們的家;在板橋市便當店工作的,他也在板橋租屋給他們住。


有一個社福團體在中部開一個農場,讓遊民種植作物,自立更生,解決了部分遊民到處遊蕩的社會問題。重建中心也設立「優遊香草休閒農場」,其輔導的方式是否相同呢?陳大德表示,農場的工作與環境,確實是對遊民重生有幫助,對心性不穩的遊民有醫療的效果,是個很好的處理力式。這也是重建中心開闢香草農場的用意:希望透過墾山、種香草等與大自然互動、對話,安定他們情緒。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把他們關閉在封閉的農場裡走不出去,如何能夠重生呢? 重建中心的做法是:讓他們學習謀生技術,恢復其生存的意識,給他們機會重回職場,或由此創業,讓他們真正的重生。


每年年關前,有些社福或慈善團體會擺流水席、給紅包,提早為遊民圍爐過年,或提供物資給他們,動輒花費數百萬、數千萬元。陳大德說,辦酒席送食物,雖很有人情味,但筵席散了,關懷若無以為繼,對遊民重生並無實質幫助。重建中心希望以持續支持的方式,協助遊民重拾人生。


打造觀光休閒農場 重建中心新嘗試


總是有新點子的陳大德,在開闢「優遊香草農場」後,認為該中心位於萬里往野柳的半山上,依山面海,視野良好,美麗的翡翠灣就在眼底下,而且旁邊有一條魚路古道,觀光資源豐富,因此他有一個構想,要把農場打造成一個具有觀光功能的休閒農場,吸引台北都會人來此度假、看海、嚐美食。這對重建中心而言,也是一個新的嘗試。


為此,他在農場裡的坡地上,蓋了兩座涼棚,讓遊客們可以在這裡納涼看風景。木造的涼棚材料有一半是募集來的,請專業人士規劃指導,由中心的住民共同建造。


在餐飲美食的供應方面,對曾經開過複合式餐廳、熟悉餐飲業經營的陳大德來說,並非難事,而且有數名飯店大廚義務來此為住民上課,並提供餐飲方面的意見與幫助。他找來有飯店餐廳經驗的廚師規劃餐飲,部份食材如有機蔬菜和香草則取材自自家農場。本刊編輯前往採訪那天,有幸品嚐一頓美味午餐:蔬菜沙拉、義大利海鮮麵和南瓜湯,確實頗具水準。陳大德在旁講評,說明那些是自己所種的食材;他認為市面上餐廳囿於舊有觀念,菜色常一成不變,為什麼不能創新呢?例如烤雞肉總是拌著迷迭香,改用別的香料不行嗎?飯後他還露了一手,親自煮了一杯香濃的咖啡,令人回味。


台北縣境內的遊民有多少呢?據官方的統計約78百個,不過學者認為實際數字應該達10倍,也就是78千人。重建中心做為遊民重生的中繼站,一年來輔導過12百人,能夠順利重生返回職場者約50人,雖然已是不錯的成績,但為數多達數千人的遊民,何日能夠消失呢?


陳大德認為,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能拉回來一個是一個。重建中心繼續陪伴著這些曾經迷失人生方向的遊民,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早日重生。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0秋季號01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