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爾—─從劇作家囚犯到總統(2)


                                                                                                     ■侯忠貞 編譯



重病提早出獄


  19831 月下旬,哈維爾突然發高燒病倒,渾身疼痛發抖,到了夜裡他抖得連床鋪都在搖晃。到了早上高燒已退,他報告生了病。獄方把他送到診所,他在那裡好幾天臥病不起,哈維爾說服診所給他檢查,照了肺部X光後立即給他服用抗生素,但沒告訴他是什麼病。


  之後又有一天,哈維爾體溫仍在攝氏40度左右,他被帶上手銬並塞進一輛救護車帶到布拉格的潘克拉奇監獄醫院。他穿著睡衣,沿路上被拳打腳踢,全身痠痛,呼吸困難。經全身檢查後開始治療,燒退了,也開始進食。妻子奧爾嘉到醫院求見未果,她回家後立即給她所能想起的人打電話,包括歐洲國家的總理或首相,提醒他們注意哈維爾的健康狀況,於是為他奔走呼籲的聲音響徹雲霄。


  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晚上令我終身難忘,當我準備上床睡覺時,突然有幾個士兵、一位醫生和一位不知什麼級別的女官員走進我的牢房,正式通知我,布拉格第4 地方法院已決定結束我的刑期。我非常驚訝,並問他們能否讓我隔天再離開。他們回答說,不可能,因為我已經是一個公民了……他們告訴我說,有一輛救護車等著送我去一般醫院。在那家醫院,我聽到醫生叫我『哈維爾先生』,而不是『哈維爾』,簡直叫我震驚,我已經好幾年沒有人這樣叫我了。」哈維爾在自傳中寫道。


  哈維爾在醫院待了一個月,接待著川流不息的朋友和崇拜者,讀著新的地下出版物,沐浴在友誼、關懷和突然降臨的閒適裡。他說,這一個月恐怕是他一生最美好的一個月。一方面是擺脫了坐牢的負擔,另一方面尚未為自由的負擔所累。


  美麗的夢幻終於過去,哈維爾回到現實世界來。1983年3月初,他因肺病出獄,未完的刑期被政府以「紀念解放40周年」為由赦免。


 天鵝絨革命  當選總統


  出獄後, 哈維爾繼續擔任77憲章的發言人,推動民主,並且不斷發表劇作與批判文章,多次被警方拘留。他1984年接受法國米瑞爾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發表「政治與良知」的長文,贊同政治是實踐的道德,對真理的服務,站在人類立場上對同胞慎重的關懷。1986年發表著作「生活在真實中」,鼓勵人們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這些都啟發並影響了捷克人民。1988年8月,他發表「公民自由權運動宣言」,他的民主自由理念深深地打動了捷克人,之後成立「公民論壇」,結合反對獨裁專制統治的不同背景勢力,掀起了一波民主運動。


   1989年,是哈維爾人生的轉捩點,也是捷克命運的轉捩點。這年1117日,捷克的民主運動終於來到了臨界點,當天上萬名學生和群眾在布拉格市中心的聖瓦茲拉夫廣場旁邊,紀念一位當年在「布拉格之春」遭到蘇聯鎮壓時自焚抗議的年輕人。結果,鑒於中國64天安門事件剛結束不久,驚弓之鳥的捷克共黨政府出動軍警強烈鎮壓,造成死傷,引爆捷克人民群情激憤,超乎預料之外的掀起一場非暴力革命。運動是由學生帶頭起來的,但是後來的發展,完全超乎人們的想像之外。哈維爾雖沒有實質領導這場革命的發生,但卻是重要的精神領袖與思想家。


  群眾示威引起了1127的總罷工。1128上午,哈維爾率領「公民論壇」代表團和共黨政府談判,下午政府同意宣佈從憲法中去掉「共產黨具領導地位」這一條文。「公民論壇」代表團沒有讓步。人群越來越多,近百萬捷克人聚集在首都布拉格的溫切萊斯廣場,要求共黨下台,他們不斷抖動手上的鑰匙發出聲響,面對成千上萬的鎮暴警察高呼:「還給我們吧!政府。」「共產黨,下台!」在寒冬的大雪紛飛中,當共黨政府宣稱他們代表人民,並恐嚇廣場上的民眾不要被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百萬民眾高呼回應︰「我們才是人民!」


  那時,哈維爾日夜置身於人民群眾中,他和「布拉格之春之父」杜布西克及反對運動團體「公民論壇」的成員們,一起站在可以俯瞰廣場的前麥蘭垂克出版社陽台上,用擴音器不斷向人民發表演說。他提出不容質疑的理由,要求共黨交出政權。接著,在政府所在地的共和國宮,哈維爾以「公民論壇」靈魂人物立場出現在共黨政府官員面前,代表廣場百萬民眾,用冷靜、沉穩、鞭辟入裡的分析,勸說共黨深明大義。在人民的力量支持和蘇聯領袖戈巴契夫宣示不會再動用軍隊干涉別國內政下,捷克斯洛伐克共黨終於簽署協議,交出政權。


  12月28日 深夜,哈維爾和他的戰友們再度走到前麥蘭垂克出版社陽台上,在無數攝影機鏡頭前,向徹夜守候在廣場上的數十萬民眾宣讀代表「公民論壇」和共黨政府代表團達成的協議。接著,是人民撼動天地的歡呼和吶喊,高呼「哈維爾,哈維爾」、「哈維爾,總統」,並將這個聲音傳到全國每一角落。
  1989年12月29日 ,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一次真正的民主選舉中,出獄僅42天的哈維爾被選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以非暴力手段終結共黨統治,政權和平轉移,即所謂「天鵝絨革命」。


步入民主  轉型自由經濟


  剛剛上任的哈維爾,突然從民運分子變成國家機器的掌握者,有一點水土不服。整個政府體制都是屬於共產黨的,哈維爾必須想辦法將這個尷尬反轉過來。
 
有趣的是,哈維爾身邊的親信全部都是文人作家與演員,他只好選擇這些朋友進入總統府。外面的人可以看到,這一大批穿著T恤、牛仔褲,態度輕鬆自若且滿口哲學觀的文人,竟然在總統府內指揮著前共黨政府一手培養的軍警特務,而且絲毫沒有任何「忠誠、政變」的問題。
 
哈維爾執政之後,最喜歡突擊檢查公共場所,從來都不事先通知。他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獲知捷克民間的真正情況,而不想透過幕僚層層轉手的各種輿情報告。哈維爾只靠著他作家的簡單哲學觀,管理複雜的國家機器。哈維爾從來不考慮對於競選連任有沒有利,他不計較個人的名位與權力,最痛恨「媚俗」,讓捷克人、甚至歐洲人,都對他如痴如醉。


  他擔任總統後,捷克與斯洛伐克分家的呼聲高漲,最終於1992年和1993年各自獨立,哈維爾在1993年1月獲選為獨立後的捷克共和國總統,並於1998年連任,2003年卸任。在他的領導下,捷克步入民主,轉型為自由市場經濟,加入北約,並在2004年加入了歐盟。2006年捷克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行列,2010年人均GDP18千美元。


愛妻去世  再婚惹議


  1996年至1998年,是哈維爾病得最嚴重的時候,牢獄的折磨加上長年吸煙,他的肺部和腸子均因癌症已切除大半。1996年,他曾7次被送醫搶救和手術。那一年,哈維爾曾面臨他生命中最大的挑戰,妻子愛爾嘉1月去世;12月,他因肺癌而瀕臨死亡邊緣,當時他高燒不退,雙目幾乎失明,醫生起初診斷為一般性肺炎,後來才確定為肺癌,並立即切掉右邊的半個肺,他連在手術台還在抽菸。


  有一天,住在加護病房的哈維爾突然呼吸困難,當時護士不在旁邊,幸虧情人達格瑪正好去探望他而拚命呼救,才把他搶救過來。


  達格瑪˙維什諾娃是捷克共黨時代家喻戶曉的最著名電視演員,她在關鍵時刻拯救了哈維爾的生命,19971月,哈維爾和她結婚。


  由於和他同甘共苦、廝守一生的妻子愛爾嘉太深得民心,捷克人一時無法接受哈維爾這麼快就再婚,使他遭致不少攻擊。有時媒體或他的政敵把他形容為是一個精力耗竭,並被野心勃勃的美艷妻子所奴役的病人。哈維爾不得不透過電視向全國民眾解釋他的私生活。他說,他本來決定單獨走完自己的人生,但愛爾嘉過世前堅決認定他不能一個人生活,可以再婚。


  哈維爾和愛爾嘉於1953年相識,1964年結婚,兩人恩愛一生。他出身資產階級,且一直是缺乏信心的知識分子。愛爾嘉出身勞動階層,冷靜有主見,不那麼多愁善感。哈維爾是在一個嚴厲又慈愛的母親懷抱裡長大的,時刻都需要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在身邊以便他求教。愛爾嘉正是他所需要的人,她能對他變化不定的思想做出反應,對他放蕩不羈的生活提出冷靜的批評,對他的公開活動給予背後的支持。她通常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讀者,也是判斷好壞的主要權威。


  哈維爾本質上是個60年代人,有著波希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方式,甚至帶點嬉皮性質,喜歡穿套頭衫和喇叭口的牛仔褲。剛當總統時,總統府典禮官要求他穿上前奧地利王子送他的名牌西裝接見外賓並主持國宴,他穿得渾身不自在,還說穿起來「會讓他看起來像男妓」。


政治人物的標竿


  持平而論,兩任總統任期期間,他的成就或許不若過去的劇作那般犀利,他心裡很清楚,很多人都嘲笑他是個人文主義者、夢想家、詩人,不會談論加值稅或其他重要的議題。


  然而,他為捷克留下了豐富的政治遺產。經歷民主和分裂成兩國的歷史巨變後,捷克的議會民主體制已經良好運轉起來。


  鑑於共黨統治時期的慘痛經驗,哈維爾強調「公民社會」的概念,他對以選票和取悅大眾的方式取得權力表示懷疑,擔任總統以來,他不去組織政黨和背後掌控政黨。他心目中理想的「公民社會」,應由個人、社團、教會、大學、工會、基金會、非營利公益組織、中小型企業以及居民享有充分自主權小區域自治政府組成。他認為議會民主應建立在此一公民社會之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他不屬於任何政黨,從不取悅選民。


  他任內最受批評的國際事件是支持美國布希政府對伊拉克的武力政策。2002年2月,哈維爾和7個國家領導人聯名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公開信,表示全力支持布希政府對伊拉克的戰爭。他因此受到了許多早年支持並聲援過他的西方知識分子的譴責和批評。


  13年前的革命激情已消退,民怨日增,批評者認為他已遠離了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說他對於國際事務的關注和投入,超過對捷克民間疾苦的了解,甚至說他是一個住在布拉格的外國人。即使如此,他離任時,仍擁有人民5成3的支持度,這對卸任總統是難得的。


  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哈維爾並沒有因權力而腐化。他擔任總統後,人們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一個不斷反省權力過失的權力者,他因此被各國政治首領稱為「政治人物的標竿典範」。


導演戲劇和電影  再創不可能


  2003年2月初,哈維爾卸下總統職務,進入他人生的最後時期,重返作家及世界公民的後總統生涯。


  卸任不久,哈維爾接受捷克「民眾日報」訪問時談到,他本來想當一個「造王者」,沒想到卻陰錯陽差地被推上了「王位」。不是機遇,而是命運,將哈維爾推上了政治舞台,他在權力使用上憑著道德良知,使他成為政治人物中的異類,一個有傳奇般業績,又保有良好品質的人。中國大陸異議作家貝嶺稱他為「一個簡單的複雜人」,並以此為書名。


  卸任後,哈維爾仍繼續與病魔搏鬥,靠著強韌的生命力和最好的醫療,使他得以一次次從嚴重的肺炎併發症中脫險。他也經由寫作重返了作家生涯。


  2007年,他的回憶錄「布拉格城堡的一個來回」問世,書中處處可見他對文學和政治的感悟與洞見,也呈現他在國際政治中動見觀瞻的文人身段。


  緊接著劇本「離去」出版,這是關於權力與權力喪失的故事。2010年,他親自執導戲劇「離去」公演;2011年,他導演的電影「離去」首演。哈維爾又把人生中的不可能變為可能,成為戲劇導演和電影導演。


奔走人權  聲譽崇隆


  哈維爾一生榮譽等身,獲得許多獎章和名譽博士學位


  199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協會名譽會員;1994年7月4日,他獲得美國費城自由獎章;1997年獲得法國杜卡大獎章;2002年第三次獲得捷克公民獎;2003年獲頒印度甘地和平獎、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及美國總統小布希頒給總統自由勳章;2004年獲頒中華民國一等特種大綬景星勳章。他曾數度被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雖沒得獎,但其成就已被肯定。


哈維爾對全世界爭取自由人權的人來說,都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力量的源泉。他在人權領域中協助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反對運動人士終結各自國家的專制制度,他認定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須做的人生志業。人權成為他卸任後的工作重心,他介入的每一件事都引起國際間的重視。


  2003918,他與波蘭前總統華勒沙和匈牙利總統根茨聯名發表公開信,並於14個國家的知名報紙刊登廣告,倡議成立「古巴民主基金」,呼籲國際社會關心古巴異議分子遭迫害的事實,敦促古巴卡斯楚政府開放言論自由、舉行自由選舉及釋放良心犯等。


  2008年俄羅斯入侵喬治亞後,哈維爾批評俄羅斯政府,也勸告歐洲領袖「不應視而不見」。同年5月,哈維爾呼籲國際社會強力施壓緬甸軍政府,以讓翁山蘇姬自由。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中國以敏感關鍵字啟動網頁重設的機制,過濾政治敏感的網站,引發國際強烈反彈,哈維爾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屠圖大主教等國際領袖731連署致函國際奧會,要求中國停止在北京奧運期間管制國際網絡,確保資訊的完全開放。


  2010年1月8日,捷克77憲章33周年紀念,哈維爾在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遞出一封公開信,抗議中國政府將「08憲章」起草人之一的政治異議人士劉曉波,以煽動顛覆國家罪名判處監禁11年20114月,他與歐洲作家聯合致信中國總理溫家寶,要求釋放艾未未2011年12月11日,過世前一週前哈維爾還拖著孱弱的身體,坐著輪椅在布拉格與來訪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晤,並參加了亞洲人權問題討論會。


告別人間  世人不捨


  20111218上午,長期罹病的哈維爾在位於捷克北部赫拉徳西克的週末住所過世,享年75歲。


  噩耗傳出,成千上萬捷克民眾,不約而同到位在布拉格市中心的溫瑟拉斯廣場,頂著嚴寒、冒著風雪,重回當年民主革命的示威現場,緬懷這位一代偉人。民眾中也有許多年輕人,22年前天鵝絨革命發生時,他們年紀還小,有些甚至還沒出生。


  各國領袖、政要、人權人士紛紛表示不捨與哀悼。美國總統歐巴馬掀起讚揚哈維爾掀起「和平反抗,搖撼了帝國的基石、暴露專制鎮壓意識形態的空虛,並證明以德服人的力量比任何武器更強大」。他透過聲明稿表示:「他在天鵝絨革命中的角色影響深遠。這場革命為他的子民贏得自由,也啟發後人在世界各個角落爭取民族自決和尊嚴。」「他幫助釋放歷史洪流,帶來團結、民主的歐洲。」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說,哈維爾「為自由的理想受盡苦楚,最終成為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他發表聲明說:「這位布拉格劇作家最顛覆的破壞之舉,就是訴說暴政的真相。當真相終獲勝利,人民選擇了高貴、迷人、謙虛而果決的他領導國家。」


  成長於共產東德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說:「他為自由民主的奮鬥,就和他高貴的仁慈一樣銘心刻骨。」「我們德國人欠他尤多,感激尤深。」他讚揚哈維爾是「偉大的歐洲人」。


  1223國葬這一天,數萬捷克人加入送葬行列,向他們的英勇領袖道別。披蓋著捷克國旗的哈維爾靈柩,從他創辦的藝術中心出發前往布拉格城堡,這趟旅程象徵他一生的轉變。


  法國總統沙柯吉、英國首相卡麥隆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以及數十國領導人齊聚在歷史悠久的聖維特大教堂,悼念這位國際人權巨人


道德風範  永為世人懷念和敬仰


  美國「時代」雜誌給予哈維爾的歷史定位:「他選擇了一個原本不曾想過的角色。看似有些荒謬,但是他親身教導了捷克人民建立民主的真正意涵為何。他雖然來自東歐的一個小國,但是他的理念卻傳遍全世界,如今這世界幾乎不再存在過去那般荒謬的專制政體。」


  2003年當他主動結束13年的總統生涯時,「紐約時報」發表社論總結說:「哈維爾沒有留下清晰可辨的政治遺產,但他給我們留下的是,國家領導人的品質。他(在擔任總統期間)仍然發出誠實的聲音,在人們期待的時刻,展示了個人的道德權威。無論是捷克,還是餘下的世界,都因有了哈維爾而變得更美好。」


  他對內以和平革命建立國家的民主自由,以道德權威治國;對外致力國際人權,深獲肯定。從囚犯到總統,哈維爾擁有與曼德拉等量齊觀的影響力。他的功業,永為世人懷念和敬仰。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2夏季號02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