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業是社會之痛


■林萬億


工業社會的勞動者以薪資所得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收入來源,一旦失業了,就面臨所得中斷,陷入貧窮的困境。貧窮帶來的後果,研究早已堆積如山。例如,營養不良、發展遲緩、身體不健康、自殺、精神疾病、嬰兒死亡率高、流行疾病感染率高、低教育水平、低學業成就、低技術、低薪、道德風險高、酗酒、過早性關係、財務犯罪、社會不安、被社會排除等。


 


螺漩狀下沈的青年失業困境


年輕失業者無太多就業經驗,甚至無任何就業經驗,即被就業市場阻擋在外。這些青年失業者雖然較少被期待負擔家計。但是,部分人仍必須承擔自身的教育貸款;更重要的是青年一旦面對失業,將產生一種螺漩狀向下沈淪的困境。當抱著燙金的畢業證書,自信滿滿地離開校門,進入職場,卻吃到閉門羹,其挫敗可想而知。當然,在家人的期待、朋友的鼓勵下,再度嘗試是常有的。然而,二度被打敗,求職的士氣自然低落不少。進而,懷疑自己所學、老師所教。鼓起勇氣再度嘗試,甚至降低薪資標準再三嘗試。如果一再碰壁,就會出現怯志的心理狀態。一旦怯志,要再站起來的機會相對縮小。就這樣地,日復一日地過去,一年後就成為長期失業者。


當青年淪為長期失業者,不但學校教育投資的成本無歸,社會責任也難以承擔,個人也因脫離職場、怯於婚嫁、迴避親友、疏離社會,甚至出現心理疾病。啃老族、尼特族就成為對這些青年的封號。其實,大多數青年絕不希望成為社會的寄生蟲。可是,這又是活生生的社會實境。


 


臺灣偏高的青年失業率


遺憾的是,我國20022009年兩波的失業高峰,青年失業率也跟著攀高。且青年失業率高於平均失業率甚多。其中15-19歲的青年失業率在2002年後升高到14.59%,後逐年下降,到了2007年,下降到11.22%,與20-24歲失業率成交叉狀態。而20-24歲失業率持續升高,從2002年以後的11.31%,升高到2008年的11.89%。再升高到2009年的14.67%2011年仍高達12.71%25-29歲的青年失業率也偏高。從2002年的6.46%2004年後微幅下降,2008年後,維持在6.38%2009年一度升高到8.77%2011年還維持在7.11%


 


高學率高失業現象


以長期失業人口來看,201115-29歲,有28,000人失業超過53週。其中25-29歲、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率,也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占長期失業人口的16.44%。這麼高比率的高學歷青年長期失業者代表高等教育的嚴重失敗。


臺灣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是總體失業率的2.84倍。高於日本(1.66%)、美國(1.90%)、韓國(2.74%),及OECD1.97%)的平均甚多;且高於南歐的西班牙(2.12%)、希臘(2.48%),只比義大利稍低。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訊,這個國家不只教育投資失策,也犧牲了太多年輕人的健康、所得安全、社會關係、家庭與婚姻;甚至未來的希望。當一個國家青年感到無望的時候。代表這個國家的未來競爭力逐漸下滑,且速度加快中。


 


為何青年失業率高?


有人質疑年輕人自己不努力,到處都是工作機會,為何不工作;或是將這一代青年定義為草莓、水蜜桃,經不起挫敗,一受挫就自殺或逃離。這種怯志青年因為職業生涯的高風險、沒有就業機會,或沒有適合的就業機會而選擇離開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一部份。


其次,傳統的經濟學的說法是青年容易因工作機會資訊不足與志向未定,而導致尋職選擇錯誤,四處逛街尋職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就是「青年尋職逛街」理論。臺灣青年求職期間的失業期不斷延長,高於平均失業的時間。表示有部分年輕人是不斷地在試探性向與工作適應。


第三,有人認為青年因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大專院校164所,每年招生275000人左右,升學率固然提高,青年獲得名目上的大學學位,但不一定學到一技之長;且大學的教育內容未配合產業結構變遷調整,致產學脫節;部分大學科系僅以系名調整吸引學生,並未達到畢業生實質就業力的提升,導致學非所用情形嚴重。這是人力資本論的說法。這的確也是部分事實。


 


溜溜球的青年就業困境


不過,進入後工業社會後,青年面對就業機會減少、勞動去標準化(彈性化、非典型化、部分工時化)、低薪化,使得失業率提高才是問題的核心。青年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四處碰壁,又回到原點;僥倖再出發,又碰一鼻子灰,還是撤退回到青年原點,這就是溜溜球理論。臺灣201115-24歲青年有工作機會,但未穩定就業者(53.10%),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待遇不好占三成,其次是地點不理想,再次是學非所用。而也有46.90%的青年未就業的原因是「沒有工作機會」。


 


國家要端出正確的青年就業政策


可見,面對產業結構丕變,青年的處境更加艱難。國家政策不能只是任由教育體制擴張、產業外移、青年四處尋職、到處碰壁,進而怯志,而必須採取相對因應措施。例如,預防於先,改革高等教育的質與量,讓無須受高等教育者接受技職教育,無須受科技大學教育者,接受高職教育即可。並在學校教育期間,即給予正確的職業性向引導,就業諮詢。避免初次尋職期間挫折過多,確認性向的時間延宕太久。而在進入職場受挫後,應立即提供個別化的就業諮詢,才可能針對需求提供服務。此外,不要重蹈日本覆轍,過度依賴短期、臨時、派遣人力的就業政策,才可能挽救青年免於陷入貧窮的溜滑梯社會。當然,創造就業機會,絕不可能依賴企業到中國投資,或是引進中國資金就可達成。而必須發展在地經濟,才能釜底抽薪。



(作者林萬億 台大教授 曾任台北縣副縣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2012秋季號02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