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齡社會桃花源  林依瑩展開柔性革命 

■洪樹旺

「不老騎士」開創不老夢想  建構「活躍老化」烏托邦

2007年底,17位平均年齡81歲的機車騎士,像年輕人一樣騎著機車馳騁在環島公路上,他們由台中出發,沿著車水馬龍的西岸向南行,到了屏東縣境左轉走南迴線,再從台東走蔚藍的海岸公路,奔向花蓮,然後走蘇花公路經宜蘭、台北,南下回到台中,他們花了13天,騎了1,178公里,環繞台灣一圈。 

這17人的團隊成員,他們都已是白髮蒼蒼,其中2人曾罹癌、4人戴著助聽器、5人有高血壓、8人有心臟病,而且都有關節退化的問題,儘管身體毛病不少,他們完成了環島的夢想。他們是引起空前轟動的「不老騎士」,不僅重塑了老人的形象,也重建了老人的社會價值。 

不老騎士颳起旋風  鼓動老人走了出來

這項名為「挑戰八十、超越千里──不老騎士的歐兜邁環台日記」活動,颳起的旋風既深遠且壯闊,其所帶動的「不老夢想」相關活動可謂開枝散葉,公民營團體相繼爭辦,主辦這項活動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年就要辦五項不老夢想活動。更令人注目的是,「不老騎士」不但吸引外國的「不老騎士」來台助陣,還要於八月走出國境遠征美國。

而「不老騎士」紀錄片受歡迎的程度更是突破空前紀錄,2008年紀錄短片在校園與公民營團體放映,多達300場;2012年推出電影版,票房達3,000萬元,破了紀錄片的紀錄。接著到香港上片,同樣破了紀錄片的票房紀錄。五月起登上韓國電影院,美國市場正洽談中,上片可能性高。

服務老人活絡老人  林依瑩看到2025年

 

一場活動能鼓動如此風潮,令老人活絡走出來,也讓社會改變對待老人的觀念,實是始料未及。但是對這項活動的推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來說,社會大眾給她的掌聲,更給她帶來莫大的鼓舞與信心。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原是台中市的一個社福機構,三年前轉型擴大為全國性的中型機構,也承辦政府長期照顧業務,為居家與社區老人服務。林依瑩雖然只是該機構的執行長,但是把服務與照顧老人當已任,深深了解到服務老人所面臨的困難,尤其台灣不久就要成為老人國,而引以為憂。她把眼光放到2025年,並著手因應超高齡社會的變化,因為到時候每5人就有1人是老人,如果等到社會對老人有感時,才來想辦法,恐怕來不及了。

 

三代同堂家庭和樂  取得碩士從事社服

 

林依瑩生長在彰化福興鄉的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小時候,父親由警察轉任村幹事,再當鄉公所民政課長,經常辦社區活動,她就跟著一起參加,因而對社會服務的工作產生了興趣。由於父母親工作忙碌,白天就由阿嬤照顧她,祖孫之間的感情尤其親密。後來她結婚在台中住一段日子後,夫妻搬回彰化老家,又和阿嬤住在一起,她回來後生了兩個寶寶,變成四代同堂,和樂融融。

 

林依瑩大學念合作經濟系,大四時讀了一本名為《邊陲的燈火》的書,受其影響,畢業後希望從事社會服務工作,但老師告訴她沒有社工學歷與經驗,難以被任用,於是報考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取得碩士後進入老五老基金會服務。工作一段時間後,回中正大學社福所修博士,博士班二年級時,轉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擔任執行長,一方面從事服務老人的學術研究,一方面從實務上服務老人

 

不老騎士機車環島  八旬老人不再悲哀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老人服務,承辦許多居家與社區服務等長照業務,林依瑩發現許多老人生活封閉,不是每天關在家裡「種」在電視機前,把「老了,沒用了」掛在嘴上,不然就是常跑醫院,愈跑愈覺得全身病痛。雖然基金會也舉辦槌球、橋牌等老人活動,但她覺得吸引不了長輩們的興趣,活絡不了老人家。

 

2006年到日本考察時,她發現日本舉辦銀髮族的「千里步行」活動,花了40天的時間由大阪走到東京,激勵不少長輩們走了出來。她認為台灣也可以來辦,但是考慮到年長者有關節退化的問題,如果走路、騎腳踏車都有困難,那就改騎機車吧!她把這個構想告訴老人會會長、86歲的老伯伯賴清炎,他當下就極力贊成,他說:「你不知道活到80歲的悲哀,大家都叫你不要動,坐著就好。大家都覺得我們沒用了。你這個活動一定要辦,讓我們有機會走出來。」他就是後來帶領著阿公阿嬤環島的「不老騎士」團團長,林依瑩得到這樣的讚聲,辦得起勁。

 

雖然外界反對的聲浪很大,但是活動揭露後,基金會的電話線全滿,都是搶著要報名參加的阿公阿嬤,實際只要15個人,結果竟然有100多人來報名。經過近一年的籌備,「不老騎士」於2007年11月13日上路,25日平安回到台中,他們完成了人生暮年的夢想,也寫下老人活動的歷史。

 

團員中有一位阿公帶著妻子的遺照隨行,不但同時完成了妻子的夢想,並且為夫妻間的恩愛,做出良好示範。又有一位阿公原本沈默寡言,參加活動後卻變得開朗有笑容。紀錄片上映後,團員們參加座談會,與「粉絲」簽名合照,阿公阿嬤笑得無比燦爛。

 

「不老騎士」紀錄片電影推出之後,觀眾看到80歲老人也可以騎著摩托車活躍在公路上,把過去總是被標籤為弱勢族群的形象,一下子翻轉過來,一個活動,一部紀錄片,就改寫了老人的定義,其意義多麼重大。林依瑩感觸最深,她說:「更深度的東西被看見,我們才清楚知道這活動不再只是一個活動而已,從組織內到外,其價值觀有很大的突破,影響力一直在發酵」。

 

阿公阿嬤活力秀  秀出七萬人參加

 

一場活動,就能改變老人們的生活與外界的觀感。林依瑩決定將它「發揚光大」。首先,她覺得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枯燥靜態,無法鼓動老人走出來。為了社區老人的活絡,於是從2008年起,舉辦「全國阿公阿嬤健康活力秀」比賽活動,鼓勵社區長輩組隊參加,藉由團隊演出拓展生活圈、建立自信。第一年就有150隊共2700人參加,阿公阿嬤為了比賽,又唱歌跳舞,又要做道具,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第三年參與比賽人數增加一倍,阿公阿嬤的表現感動了當時的比賽評審楊志良,他譽為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創導的「活躍老化」的本土版。不久他當了衛生署長,就把這個活動接去辦,成為衛生署的政策,今年預計會有七萬人參加。老人走出了社區,走上舞台去表演,真正活絡了老人的生活。這個活動的成功,再一次說明「活動不只是活動,也是一種服務。」

 

捲動社會不老精神  為阿公阿嬤們圓夢

 

2010年為阿公阿嬤完成組樂團與拍婚紗等不老夢想後,弘道基金會與民間企業再度推動「不老夢想 圓夢列車」活動,根據超過一千位老人最希望完成的夢想推出「十大不老夢想圓夢計畫」,費時一年的時間,基金會與企業志工一步一腳印陪同462位長輩完成夢想。

 

其中有位92歲的阿嬤,小時候是童養媳,未能上學受教育,平常靠賣粿維生。有天弘道的同仁與阿嬤聊天,發現阿嬤很羨慕當年公路局「金馬號」的車長小姐。於是,她們聯繫了高鐵,讓阿嬤成為「一日服務員」,讓阿嬤在高鐵上推車販賣飲料零食。阿嬤沒想到這把年紀,還可以『妝水水』當高鐵小姐,完成年輕時的夢想。為此,興奮了好一陣子,體會夢想實現的快樂。

 

不老夢想系列活動,有不老棒球、不老騎士、不老戰士、仙角百老匯舞台秀、老仙角戰鼓隊和不老比基尼等,其中不老戰士今年陸海空三軍種一起辦,讓「卡講講過去」的老兵們重溫舊夢,他們拿著「不老戰士」召集令,到關渡的部隊去當一天兵體驗當年勇。而不老騎士今年已是第四屆,將招募40名國內外的機車和電動自行車騎士,由墾丁白沙灣騎到台中市,全程300公里。

 

活動一波接一波  走出來就可圓夢

 

至於仙角百老匯──老仙角的奇幻旅程,則是讓過去曾經是傳統技藝表演者重溫舊夢,並將舞台拉到台北小巨蛋,把演出規模拉大、精緻度提高。以吸引更多的阿公阿嬤及其親友到台北欣賞演出,讓更多人看見年長者的參與。

 

林依瑩的腦海中還有許多構想,她想舉辦社區踩街,想帶老人去划獨木舟……希望更多老人的參與,讓他們在生命的後半場仍能發光發熱,天天充滿活力與快樂。

 

弘道的宗旨就是要弘揚孝道,多與家中長輩相處,就是孝順的表現,她鼓勵社會大眾,忙碌生活之餘,撥出時間陪陪家中長輩,鼓勵老人家走出來,就好像小孩上幼稚園需要時間適應。若子女可以陪著長輩參加活動,阿公阿嬤就會願意走出來。

 

服務人力遭遇瓶頸  整合本外勞新模式

 

弘道承辦政府長照業務多年,對長照工作的熟悉已有一定的程度,由於人力的聘用受限,且老人增加速度快,弘道也像其他社福單位一樣,面臨人力運用不足與成本過高的問題。長期以來,社福機構不能聘用外勞,只能聘用本地專業的照顧人員,但是本勞每月僱用成本高,且不願做家事服務,種種問題造成社福機構用人方面的困擾。

 

有鑑於此,弘道研擬一套整合本勞與外勞為一個組合的走動式服務,在每個社區據點設一個服務小組,每個小組有兩名本勞和兩名外勞,以走動方式對社區內老人提供居家服務,她們就住在出租的宿舍裡,把工作與休息分開,不像一般外勞住在僱主住處,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

 

林依瑩提出的這個革命性的服務模式,於今年三月政府公布社福機構可以聘用外勞後,獲得突破,弘道將於七月起先在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及台中市實施,。她期待這套兼顧外勞人權的辦法可以成功,使老人獲得適當的照顧與服務。

 

因社會主流價值觀  而有老人長照計畫

 

弘道推出走動式的服務,可見林依瑩在老人服務方面的用心,也因為如此用心,她對政府現行的老人政策──長照計畫有不同的看法。

 

她舉一個居家服務的例子來說明。依據長照的居家服務規定,個案案主去住院時,居家服務就要暫停。但是居家服務對象多是獨居老人,一旦生病住院,更需要服務人員前去幫忙照顧,但政府規定卻反而停止補助。這種僵化的規定,或基於行政考量,或因為財務考慮,不論如何,都與公益機構的全人服務理念不同,有違照顧老人的服務精神。

 

這個小小的例子,顯示出公家單位行政的制式與思想的僵化,也暴露出長照政策的消極性與侷促性,林依瑩指出,在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情況下,因普遍認定老人就是弱者,是社會的負擔與問題,才會有現在的消極性的長照政策。但是大家都會老,這樣的政策是你我所要的嗎?

 

她很贊同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老人應該「活躍老化」的理念,就是要鼓勵老人走出來,參與社會的活動,在他們有生之年還可以追求人生的夢想,發揮生命的光彩。這幾年來,她辦那麼多的活動,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組成「2025迎老聯盟」  推出活躍老化政策

 

台灣於20年前,老人人口佔7%,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再過幾年要成為高齡社會,而到2025年老人會佔20%,成為真正的老人國。

 

為因應老人國的來臨,民進黨政府於2007年推出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次年國民黨政府上台後,就想改弦易轍,要推動老人長期照顧保險。最近,長期照顧保險草案在立院審查期間,引起民間團體的激烈抗議。讓參與此事的她,見識到從未見過的抗爭,但朝野對立互不相讓,讓議事空轉,長照保險法的立法,還有得磨。

 

弘道基金會認為茲事體大,遂聯合幾個民間優質團體成立「2025迎老聯盟」,要將活躍老化的精神寫進去,訂定符合國情及可行性的草案,林依瑩表示,該聯盟定於兩年內提出最佳版本,由於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活躍老化的理念漸漸為大眾所接受,所以這套草案過關的可能性很高。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理念後,已經為世人普遍接受,林依瑩於2009年訪問北歐丹麥時,他們提出的老人福利政策報告中,就以「活躍老化」為主題,對失能者的照顧,只是其中一項。

 

她所希望的「活躍老化」保險,基本的概念是,積極性的、預防性的保險,也就是你所繳的保費,不只是等待你失能躺在床上時,用來給你插管、照顧你大小便之用,而是讓你可以參與活動,促進有助你的健康,讓你生活活躍起來。

 

她認為一個好的保險政策,應該是從積極面去活化老人的生活,活躍老人的生命,不是去增加失能者的照顧時間。像日本於2000年實施老人介護保險,十多年下來,他們發現老人的平均年齡並沒有增加,但是失能者的照顧時間卻明顯增加,因為失能者的臥床時間延長了。這樣的保險並沒有使人更健康,反而因對失能補助的放寬,讓他們只好賴著床不動。

為了使老有所終,老人可以快樂的過活,要建立一個老人的烏托邦,林依瑩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她是一個有想法與做法的人,相信目標終會有達成的一天。

愛心封面人物~林依瑩.JPG
※本文摘選自《愛心世界季刊‧
2013夏季號02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尊賢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